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斯瓦尔德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然而,他在选择化学专业之前,还有过一段曲折的经历.起初,父母为他选择的是走文学的道路,不料老师对他的评语是:" 他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很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父母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改为学油画.  相似文献   

2.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此时,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  相似文献   

3.
奥斯特瓦尔德在读中学时,开始想成为作家.便主修文学,结果老师对他的评语是:“他勤奋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不可能在文学上有什么造诣。”随后,父母让他更弦易张,改学油画,谁知,情况更糟,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变得简短而严厉:“他是绘画方面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结论,他的父母和学校老师一起给他“会诊”。  相似文献   

4.
瓦拉赦效应     
<正>瓦拉赦刚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赦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赦既不善于构图,又  相似文献   

5.
奥托&;#183;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  相似文献   

6.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  相似文献   

7.
<正>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男孩,他性格内向,做事踏实、认真。上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是这个小男孩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和悟性都很差,美术成绩全班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男孩,他性格内向,做事踏实、认真。上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是这个小男孩不善于构图,又不懂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和悟性都很差,美术成绩全班倒数第一。学期末,老师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相似文献   

10.
天使的翅膀     
《家教世界》2013,(9):42
他一生下来就给了父母当头一棒,他是个脑瘫儿。虽然这样,父母还是把他精心地养育着,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他3岁才开始学说话,6岁才能勉强走路。6年来,他是父母的惟一。6年后,父母又给他生了一个健康的妹妹。妹妹两岁的时候,父母把她送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她,说她长得像个小明  相似文献   

11.
张锐 《天津教育》2004,(3):34-36
德国有机化学家瓦拉赫在上中学时,最初,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成文学之才。”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他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名列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大部分教师认为他成  相似文献   

12.
破窗户     
易水寒 《广西教育》2005,(7C):36-36
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了文学这条路,但是只上了一个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如此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泥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13.
孩子刚满1岁时,年轻父母们或许没有意识到管教的问题,只知道孩子饿了给他吃,渴了给他喝,脏了给他洗。实际上,这些已是父母们对自己的小宝宝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了。当然,抚育孩子不会这样简单,尤其是对1岁多点的小不点儿,有好多细致的事儿待父母去妥善处理。大致说来,和这个阶段孩子相处的重点,不是要他怎样地服从你,而是要先估量他的生理心理能力达到了什么程度,能做多少,这样,你的要求才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下面这几条建议,年轻父母们不妨试试看。1.巧妙地转移他的注意力这阶段的孩子语言能力很差,许多日常用语还不  相似文献   

14.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 ,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 ,一个学期下来 ,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瓦拉赫很用功 ,但过分拘泥 ,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 ,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 ,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关心构图 ,又不会润色 ,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 ,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 :“你是绘画艺术上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 ,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 ,具备做…  相似文献   

15.
梁伟 《早期教育》2006,(10):1-1
奥托·瓦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曾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但他的成才过程却经历颇多曲折,极富传奇色彩。据说,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面对如此令人失望的评语,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教师的评语比上一次更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的人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是“朽木…  相似文献   

16.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长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刚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相似文献   

17.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些典型的“心理效应”故事,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启发和帮助,可以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使我们的智慧和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1.瓦拉赫效应管理者应该是个发现者。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他在开始读初中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的。”为此,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够,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  相似文献   

18.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相似文献   

19.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老师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调色,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够,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堪:“你在绘画艺术方面是不可造就的。”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不少老师都认为他成才无望,唯有化学教师看到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  相似文献   

20.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