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世荣 《初中生》2008,(3):53-55
汉语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组成一个词的两个字,只是前后颠倒一下,意思便会大相径庭,如:“语法”与“法语”、“子女”与“女子”、“清明”与“明清”等。这种因词序有异而词义不同的现象在英语中也不乏其例。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组成一个词的两个字,只是前后颠倒一下,意思却大相径庭。如:"语法"与"法语"、"子女"与"女子"、"清明"与"明清"等。这种因词序有异而词义不同的现象在英语中也不乏其例。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3.
汉语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组成一个词的两个字,只是前后颠倒一下,意思便会大相径庭,如:语法与法语、子女与女子、清明与明清等。这种因词序有异而词义不同的现象在英语中也不乏其例。现举例说明如下:1.all of与of allall of 后接名词或宾语人称代词,表示所有的……。如:  相似文献   

4.
阅读文言文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有一些字不认识,不知道这些字所写的词是什么意思;有些字虽然也认识,却弄不清它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在阅读中所遇到的词汇、词义问题。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在漫长的语言流变历史中,一些词被淘汰了,它们成了历史上的遗物;一些词跟随历  相似文献   

5.
一、从结构上类推 有些成语往往是由两个意思大致相同的并列短语组成的,因此,可从一个短语中的某一个字类推出另一短语中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同的字.如"循规蹈矩"就是由"循规"和"蹈矩"两个短语构成,其中"循"、"蹈"是"依照、遵守"一类意思的"同类字",所以,由"蹈"就能推出的是"循",而不是"寻",否则,"寻"和"蹈"两个字的意思就不一致,整个词语的意思就令人费解.有些成语是由一个词分开说的,如由"奢侈"一词生出"穷奢极侈"的成语,而"侈"不能写成"耻";由"奸猾"一词引出"老奸巨猾"的成语,而"猾"不能写成"滑".  相似文献   

6.
打好学生朗读的基本功 朗读首先要正确,不读错别字,发音响亮不唱读、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能读准轻声和儿化音,纠正含糊不清的字。有些学生吐字不清,这样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要纠正学生把句子拉长声音,一字一词形成唱读。正确朗读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把字词认准,有些学生把字读错是因为不认识字。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学习的难点之一是需要记忆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字词含义.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文言文离今天已经成百上千年,其中有些字(词)的意思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兼词"是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对于兼词,我们可以从词义和读音两个方面去理解。从词义上说,兼词的词义是两个词的词义的组合:从语音角度看,兼词基本是合音字,即其读音是由两个字的声韵调拼合而成。杨伯峻在《文言文法》中说:"这类词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那么,这一‘诸’字便同时既起代词  相似文献   

9.
从咿咿呀呀学语言开始,我便会说很多词儿。 上小学以后,老师教了我们很多有趣的字和词儿,我渐渐地发现了词儿真奇妙。 你看,有些词儿(如一本正经、七上八下……),这些词儿带着数字;有些重叠词儿(如开开心心、明明白白……)它们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有些词儿的意思相似(如美丽对漂亮),它们可以让你换个说法用;有些词儿(如万紫千红、青山绿水……),它们中含有表示颜色的词;还有些词儿……  相似文献   

10.
周飞 《小学生导读》2008,(Z2):36-37
谐音,是字、词音同或音近的一种语言现象,可以用一个词、一句话同时表达表面与暗含的两种意思。往往表面意思是次要的,而暗含意思才是主要的,即所谓"言在  相似文献   

11.
杜娟 《考试周刊》2014,(18):18-18
语言分析有分与合的问题。汉语说与写基本一致,书写以字为单位连写,词与词之间无间隔,按照语流和意群断句,因此,在接受语言信息(听与读)时,就要在一个语言片段中切分出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义单位——词。切分的不同,所领会或表达的意思就不同。文章对翻译思维中的语言分析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竞和竟     
这两个字的意思完全不同,只是因为字形相近而容易误用。竞的意思是竞争、比赛,一般不单独使用,组成的词主要有:竞争、竞赛、竞走、竞技、竞渡、竞选、竞  相似文献   

13.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常用汉字不过三千五百个左右,可是由常用字所构成的常用词却远远不止这些。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词才是表达意思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词组成句,句组成段和篇),无论  相似文献   

14.
一位日本学者从汉字“善”入手,研究汉民族的审美意识,洋洋洒洒几十万言的考证,最后断定汉民族的审美意识起源于味觉。《说文》中说:“美与善同意”。“美,甘也,从大从羊”,“羊大则美。”这儿的“甘”即味觉词。“善”字由“羊、大、口”三个字组成,取羊肥人口——甘美之意。此后,由羊字偏旁组成的字均有“吉祥、美满”的意思,可见汉民族最初的审美意识确实起源于味觉,而后才发展到视觉。 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取汉语材料来佐证。汉语中反映食文化的词比哪一个语言都丰富,  相似文献   

15.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自己不熟悉的词语的含义,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通过注意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揣摩上下文的意思而求得悟解的。  相似文献   

16.
词,是语言中具有一定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词语,一般是指说话、作文所用的词和词组;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词语的总和。词、词语、词汇三个名词有各自不同的概念。有些教师由于分辨不清,在实际运用时概念混淆。学生辨认字的音、形、义时教师常采用“组词”,学生的答案常是词、词组不分,如“战”组成“战斗、战场、战争”;“信”组成“送信、写信、信纸”;“机”组成“机会、飞机、机器”……类似的命题,还屡见于中小学的一些课堂作业、复习资  相似文献   

17.
答读者问     
问:什么是词组?什么是成语?怎样区别词组和成语? 答:词组是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能作句子的某种成分,但不能独立地表达思想的语言单位;成语是“现成话”的意思,它是—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词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区别它们: 第一,从意义上看:组成成语的各个成分在成语里都失去了它的独立性,整个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成分的意义的直接总和,因此,我们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如“负荆请罪”是“认错赔罪”,的意思,“势如破竹”是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的意思,它们的真正含义都是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的。一般词组则不同,它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据表达意思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组合起来的;这种词与词的组合是暂时的,组成词组的词的意义在词组里仍然是  相似文献   

18.
日语语言文化受中国的影响较大。现代日语中有很多四个汉字组成的词,一般被称为四字熟语,四字熟语中大部分是从中文成语中引进过来的,但意义却不一定和中文相同,日语赋予了这些成语新的含义。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时不但要注意区分这些形式相同或相近但意思不同的熟语,更要进行对比分析,从中了解和领悟日本语言文化的渊源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诗的语言是很灵活的,它与散文、小说语言有些出入,有时不合习惯,有时甚至违背语法规则,至于重叠、增减更是常事。然而,却善于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意思,某些特殊的感情,只要不弄得背谬情理,就可以发挥其灵活性。比较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类: 受平仄、韵律或字数的限制,或颠倒词序,或改变习惯用法,或增字减字等。例如,毛主席的《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这里的“重宵九”是“九重宵”的倒置,目的是为了押韵。  相似文献   

20.
提示:让孩子说出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记住它们的顺序,然后认识下面的字、词,理清它们的顺序,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说出整个句子的意思。然后,家长可以把这三个字、词的顺序打乱,让孩子理解,每一句话里的字、词不是可以任意排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