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也称对比,是确定对象之间相异与相同点的一种逻辑方法。它可以在相同或相异的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是分析、综合这些基本思维过程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中往往异中存同;学生解决同一个问题有正确的和错误的……通过比较,  相似文献   

2.
比较,也称对比,是确定对象之间相异与相同点的一种逻辑方法。它可以在相同或相异的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是分析、综合这些基本思维过程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中往往异中存同;学生解决同一个问题有正确的和错误的……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某些法则、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深刻理解有关法则、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比较法的渗透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比较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它是找出研究对象之间共同特征和相异特性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特征的确定或相异特性的辨析,可以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质量和水平。这种比较的方法不仅广泛地运用于物理学研究之中,也经常用于物理教学之中。然而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比较的运用常常只局限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辨析过程,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知识的理解水平,而且通常还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的。可以说,  相似文献   

4.
所谓比较法,就是找出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同点或相异点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区别概念和规律,还可以进行物质分类.一般地讲,比较有三种类型.一、异中求同的比较例如,我们比较人推车、拉锯、提水桶、压木板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比较是认识对象间的相同点或相异点的逻辑方法。比较法也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是将相同、相似、相异、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对比的方式分析其异同。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开始阶段,在此阶段,有效运用比较策略,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数学的定义和数学模型的本质,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6.
一、比较法的地位和作用现象与现象之间,现象的属性与属性之间之所以能够比较,是因为它们处于一种普遍的联系之中,它们既有相异点又有相同点,完全相同或完全相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要认识事物或把握事物,就得进行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所谓真理和谬误,香花和毒草,先进与落后等,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因此,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基本方法,比较既可以在异类现象之间进行,又可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事物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和谐”美学和中国古代“中和”美学是中西美学史上的双璧,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和西方不同民族在哲学观、美学观及思维方式上的相异与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和谐”美学和中国古代“中和”美学是中西美学史上的双璧,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和西方在哲学观、美学观及思维方式上的相异与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也是形成并证实新的认识的重要途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相近或相异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等进行差异比较、同异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可以体现各自鲜明个性,加深学生的感知体验,使认识达到质的飞跃,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鹏录 《贺州学院学报》2009,25(2):51-54,62
<常言道>和<何典>在语言艺术技巧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表现为:融大量"污言秽语"入文以"愤世";故意偏离方言、俗语的本意,达到揶揄嘲讽之目的;刻意造成语境和词义之间的背离,以消解描写对象的庄严性;使用"俗解"的手段,对比较典雅的熟语做通俗化处理.这使得两书在文风上,极为"风味相亲".当然,由于两位作者处世态度的不同,才情的相异,两书在语言艺术技巧方面方面也存在着相异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三十年代,金岳霖先生以欧洲传统演绎逻辑是唯一和普遍的逻辑学观念,对中国逻辑的研究提出了"中国逻辑"的名称能否成立的问题.否认逻辑与文化的联系,坚持逻辑的唯一性和欧洲传统演绎逻辑的唯一性与普遍性,这些是提出"中国逻辑"名称困难的依据.上述观点将会面对由逻辑学研究对象、逻辑学学科性质以及逻辑史所展示的事实所引发的诸多困惑与质疑.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属于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依附于人类的文化,即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当人类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统一状态时,包括逻辑思维在内的精神世界不仅有共性,也有由民族地域不同而显现的个性.在中国,先秦文化不同于古希腊文化,它的核心是伦理政治与社会人事,它的主要内容是伦理尺度与治国纲纪的构想、建立和实践,它的基本思维取向是现实的需要以及实践中的经验.以"类同"为依据进行"以类取,以类予"推演的"推类",成为先秦时期逻辑思维中居主导地位的推理类型,同时也成为先秦逻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逻辑学是有别于欧洲传统演绎逻辑的.研究中国逻辑离不开对欧洲传统逻辑的借鉴,在这种借鉴研究中,应用比较法的关键有三:第一,被比较的诸对象都把与之相比较的对象视为平等的他者,而不是对立者或规范者;第二,在见其同异中,比较以见其相异乃更为重要.第三,对研究对象的异点给出制约因素的分析,就中国逻辑研究而言,就是"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  相似文献   

12.
对比是指在各种对象间进行比较,并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过程.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通过与其相同或相异的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来实现的.本文通过正面和反面的对比、正确与错误的对比、正向与逆向的对比、题型之间的对比、解题方法优劣的对比五个方面简单地阐述了对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政治思想中,霍布斯和亨廷顿分别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和实践经验的角度来探讨强力的作用,相异之处显而易见。但两者又都面对着共同的社会对象,所以又必然会出现一种思维之间的兼顾与融合。本文试通过两种思维的比较来展现其异同点,加深对这一重要的西方政治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运用概念、定律进行推理1&#183;演绎推理演绎法是一种论证的方法,特征是从一般到个别,也就是以一般的原理为前提去论证个别事物,从而推导出一个新的结论。这里“一般的原理”包括概念、定律、规律等。生物学中通过运用概念、定律、规律等进行分析判断、计算,属于运用演绎推理法。2&#183;归纳推理归纳法是理论建构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是:第一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现象的因果联系,为认识规律作辅垫。第二透过现象抓本质,将一定的事实(现象、过程)归入某个范畴,并找到支配的规律性。完成这一归纳任务的方法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审慎地考察各种事例,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关系等一系列逻辑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说,然后再运用演绎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直至最后得到普遍性结论。生物学中通过试验获取大量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属于运用归纳推理法。3&#183;比较推理比较法是科学研究中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相似点与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客观事物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点。通过比较,既可以具体地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似,又可以具体地了解事物之间的相异,为进一步分类提供客观依据。比较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思...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结合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是事物的一种联系和重新组合,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它与同一性(统一性)是两个相异的概念.结合要释放能量,是事物稳定或破坏的力量.开放是结合之源.结合要注意目的、对象和方式的选择.这种认识会提高我们结合的自觉性、科学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也称对比,是确定对象之间相异与相同点的一种逻辑方法。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有联系而又有差异的知识,分别进行分析、区别、归纳,辨析异同,把握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比较思维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思维方式,它能使学生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比较,是把多种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以便确定客观事物或客观现象相同、相似或相异的一种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比较”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在比较中分析,在比较中概括,在比较中拓展;让学生在新旧比较、正反比较、正确和错误的比较中,深刻认识事物的各种局性,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确定对象与现象之间的差别,比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点进行得更顺利。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突出差异,把握本质为目的的对比思维…  相似文献   

18.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对高中生"化学反应原理"核心概念的相异构想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相异构想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转化这些相异构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用“物体受力分析”法并作出物体受力图,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而分析物体受力情况要知道“要领”,即:1郾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物体,可以是质点,也可以是物体系(如机械整体),对于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2郾弄清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运动).3郾一般问题中应首先找出与受力物体相关联的所有其他物体,然后按照重力、摩擦力……的顺序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现举简单机械系统中有关力学问题为例,用受力分析法来解答有关问题.例1向车上装重物,常用木板搭成斜面,把重物推上去(如图1)(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这样就比较省力,…  相似文献   

20.
成为“杂家”型老师,对于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高水准的企盼和追求,是一首美妙的诗篇。那么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应怎么做呢?可以先选自己感兴趣、较为熟悉的一门学科,进行定向学习、研究,系统地自学完大专乃至本科课程,自学中选不同版本的教材比较阅读,同时筛选视野相异、品味相异的论著进行对比研读,同时应有针对性地订阅几种对口的专业性报刊,这样定向自学2~3年时间,打下一门专业基础,成为某一学科的骨干教师。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学校又迫切需要的学科,再不间断地进行定向性自学研究史、地、生等学科,只要边教边学2~3年,就基本纯熟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