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剑 《江西教育》2010,(1):88-88
暑假,听陶继新作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两场报告.令我经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有一种重生再造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暑假,听陶继新作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两场报告,令我经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有一种重生再造的感觉。陶继新讲演的核心内容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感动之余,不禁反  相似文献   

3.
永远有多远     
房砚是一个居住在加拿大的中国人。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同自己少年时代所喜爱的读物《少年文艺》——也就是我们,“接上了头”。当得知《少年文艺》上设置有“海外”栏目时,她主动揽下了一项重活——采写小小年纪独在异乡求学的小留学生们。“我的想法是.找几种不同类型的留学生,以他们的成长为主线,尽量客观全面地向国内的读者介绍当今小留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房砚上大学时的专业是金融,目前从事的也是金融财务工作,但是她对这一份额外的“工作”很感兴趣。这真是很难得,文理兼修不说,光是她对《少年文艺》的这一份热心,就足以让我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呵呵。  相似文献   

4.
想象有多远?     
在讲《发散思维和创造》一课时,我没想到这些学子们一改以往沉闷的作风,叽叽喳喳的,脸上流露出兴奋的光彩。对着窗口,看着树木发新芽、花朵争红斗艳,他们说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说的时候还别有用心地看着我,意思是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对于这些,我笑而不答。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我说出“对着黑板,你  相似文献   

5.
张小失的《对门有多远》开篇道:“明天,我一定能买一张机票飞向天涯海角;但是明天,我不一定能抵达对门客厅的沙发。”在心灵引起巨大震撼以后,我追问自己:“明天,我一定还是一位教师;但是明天,我不一定成为名师。我离名师有多远?”不久前,笔者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有幸聆听了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潘小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朱乐平等三位名师的示范课和学术讲座。在惊讶他们娴熟的课堂教学艺术和丰富的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时,我终于明白:他们何以成为名师,我离名师有多远。一、尊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潘…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我像以往一样上着一节很平常的科学课。这节课我已经教学了几十次,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但今天的教学有些异样,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棘手的问题。我教学的内容是《看星座》一课,《看星座》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三课。由于星座繁多,难以辨认,因此本课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  相似文献   

7.
项秉健 《上海教育》2009,(19):10-10
十年前,我曾在董明传同志主编的《我的教育观》(成人教育卷)上发表一篇论文,题目是《上海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的教育取向》。目前中国的人均GDP也已超过了3000美元。据预测,今年就可能排在美国和欧元区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那么,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上海教育将遇到什么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1《大家》的主编李巍先生寄给我10本2000年第5期《大家》,托我赠给爱好文学的朋友。本人倒有些爱好文学的朋友,但由于自己供职于教学研究部门,就有了一份私心,想把这些刊物赠  相似文献   

9.
项阳 《江苏教育》2007,(8):57-58
故事发生在我被派往外校挂职期间。  相似文献   

10.
张小平 《少年月刊》2012,(Z3):13-15
"上帝在我生命中有个计划,通过我的故事给予他人希望。"这是他演讲时爱说的一句话。他从17岁开始演讲,介绍自己怎样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怎样满怀感恩之心乐观地生活。十三年来,他已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讲,直面受众超过两百万人。他用微  相似文献   

11.
科学有多远     
这是一堂《科学》习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目标着重于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轻松愉快地进行《科学》习作练笔。活动准备如下。1.活动器材、用品:酒精灯、铁架台、坩埚、石棉网、烧杯、电池、导线、小灯泡、铜片  相似文献   

12.
如果要我讲一个备课上课的故事,无需深思,不需选择,第一篇跳出来的课文,就一定是它——《岳阳楼记》。《岳阳楼记》的备课故事,像一枚钻石,镶嵌在我的教学天空中,熠熠闪光,且,永远保值,不断升值。当时尚年轻。一个显赫的美英教育代表团要来考察。听国学课,是他们此行的重要内容。讲授公开课的重任,最后落到了我的肩上。  相似文献   

13.
我们离童心究竟有多远?也许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说,我们天天和孩子在一起,我们把心全部扑在孩子身上,我们真诚地、无私地关爱着孩子,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难道我们与孩子还有距离?是的,笔者以前也是这样想。可是,当我读完《人民文学》2002年第3期上的中篇小说《王小二同学的爱情》后,我越来越感觉到现实并不像通常的想像,我不得不提出这个问题。8岁的王小二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读二年级。他平时爱看电视,能背许多广告语,常常用广告语来导引大家。他上课不专心,喜欢乱画乱写。一次上语文课,王小二玩新买的彩纸时,觉得彩纸上的女孩,有点像同桌的刘巧儿,就写了起来:“亲爱的刘巧儿,我永远爱你,我是天上的老ying(鹰),飞在天上,不会去(丢)下来。我是樱木花  相似文献   

14.
一位语文老师布置了题为《二十年后的我》的作文,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个人的宏伟目标,有的做妙手回春的名医,有的做叱咤疆场的将军,有的做名扬四海的作家……但是却有一个女生,写自己做了普通的农家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女,享受着家庭的温馨。语文老师很苦恼地问我:马老师,您说这样的作文算不算跑题?这样的理想是不是格调太低了?看着她“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有些啼笑皆非。想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这难道不算一种理想吗?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多少年来,我们似乎总是教育学生应远离平凡,崇尚伟大。而我们却没有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真…  相似文献   

15.
一位语文老师布置了题为《二十年后的我》的作文,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个人的宏伟目标,有的做妙手回春的名医,有的做叱咤疆场的将军,有的做名扬四海的作家……但是却有一个女生,写自己做了普通的农家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女,享受着家庭的温馨。语文老师很苦恼地问我:马老师,您说这样的作文算不算跑题?这样的理想是不是格调太低了?看着她“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有些啼笑皆非。想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这难道不算一种理想吗?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多少年来,我们似乎总是教育学生应远离平凡,崇尚伟大。而我们却没有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真…  相似文献   

16.
对门有多远     
明天,我一定能买一张机票飞向天涯海角;但是明天,我不一定能抵达对门客厅的沙发。永远有多远?就有我到对门的客厅那么远。在这幢楼住了近两年,但是,即使我的对门,也令我感到陌生。对此我感到抱歉,他们似乎没有任何兴趣认识我。而像我这样的人,似乎也不指望认识任何人。当然,如果很多年后的一天下午,作为老翁的我,在城市的公园里遇见另一位老翁,并产生一次愉快的交谈,我会期望他年轻的时候曾与我住过对门,这样,也不枉过去的那一点缘分。如果这世界的确有缘分存在,那不是在公园里的偶遇,而是偶遇过去的对门。如今的对门使我充满了想象力。在如…  相似文献   

17.
爱有多远     
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房间,躺在床上的我好像乘着一只小船,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妈妈走到我身旁,给我掖了掖身上的被子。我闭着眼睛喃喃:“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  相似文献   

18.
永远有多远     
永远有多远?十年,一百年,或者更远?到哪里才是尽头呢?世界末日吗?末日或许就在明天的明天,应该也不算永远。小忧的永远让我怀疑,如果一个人的诺言仅仅是永远,我不要许诺。小忧跟我一样,在六年级。我们是朋友,那种能够用一切去为对方办事的,感情比海要深的朋友。小忧的眼睛很漂亮,是琥珀色的,笑起来,可以让人从伤感中挣脱,逃过一层一层的寂寞,所以我好喜欢跟她在一起,活在最纯粹的快乐中。听妈妈说:“小学时候的友谊到不了永远,长大了就会知道,其实小时候所谓友谊很浅,泊不了小船。”我不信,我对妈妈说:“你不懂,不懂我,不懂小忧,不懂我们的友谊!”妈妈淡淡地笑一下,意味深长。其实我感觉得到,我对小忧所付出的要比她对我付出的感情多一倍。不过我觉得没什么啊,想让她对我再好一点,我就多为她做一些就可以了。可我又不敢,我怕把友谊弄得太深了,一下不注意,小船翻了怎么办啊?我们是面临升中学的孩子了,我无数次做梦,梦见我在一所学校上课,她在我校隔壁的一所重点中学,我俩隔着围墙大声地喊,直到哭得喊不出声。今天放学时夕阳血红。霞光下的小忧不同以前,她丢开了一贯的快乐,低着头走着,带着一抹淡淡的忧伤。她的身后是一大片冬日阳光,我望着她,觉得那些美好...  相似文献   

19.
对门有多远     
同住一幢楼,同走一条道,对门那家人却令我感到异常陌生。他们似乎并没有任何兴趣认识我,而我却常偷偷打量他们家的门。他们让我感到好奇,也为我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我开始想办法认识他们。我设计了一封寄往我家的信,里面装了几张白纸,为了增加可信度,特意找了一枚盖有完整邮戳的邮票粘上,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然后趁父母和对门那家人都还没有下班时,悄悄地放在对门门口的脚垫上,还把信的位置挪来挪去,好让它看上去自然些。不久,我听见对面有人开门,立刻迅速而悄无声息地跑到门口,趴在门上,偷偷地从猫眼里窥探。一个男人西装笔挺,肩背黑色手提电脑包。他已打开铁门,我设计的那封信在离他左脚边  相似文献   

20.
对门有多远     
明天,我一定能买一张机票飞向天涯海角;但是明天,我不一定能抵达对门客厅的沙发。永远有多远?就有我到对门的客厅那么远。在这幢楼住了近两年,但是,即使我的对门,也令我感到陌生。对此我感到抱歉,他们似乎没有任何兴趣认识我;而像我这样的人,似乎也不指望认识任何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