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现代西方思想的“中国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逐渐加深,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努力,并一次次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侵略的同时,也在积极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近代西方经济学由此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来华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对西方经济理论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他时中国的经济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使中国经济被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传统的自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中国开始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阶级结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变化。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产生了。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陈炽、郑观应等是早期改良派的代表,重商是其经济思想的共同特点。由此而表现出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兴起。其促进和推动作用是勿…  相似文献   

4.
一《资政新篇》是以洪仁玕为代表的太平天国革命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结晶。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最先开风气者,并不是洪仁玕。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这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发生着深刻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对“天朝大国”中具有开明思想的地主阶级士大夫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教训。他们中的一些人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主张,在中国近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是符合社会客观发展要求的。但是,他们都只是企图依靠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及战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主要有破坏性的一面,但也有促进性的一面.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更多的掠夺,广大农民生活更苦,同时,中国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延续几千年的小农自然经济体制解体,封建制度解体,由原来的闭关自守,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所以,鸦片战争在客观上又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商品社会.  相似文献   

7.
吕琮 《历史学习》2003,(12):9-10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和《南京条约》的丧权辱国,以及随之引起的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急剧变化,使一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抵抗派官员和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但新思想及其倡导者的实践活动并未挽救国运于危难之中,而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而中断。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从新思想的主张看,没有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大问题。地主阶级抵抗派出身科举,是开风气之先的进步人士,同时也是封建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可能看到西方先进生产、军…  相似文献   

8.
经济是基础。它是决定上层建筑和一切意识形态的条件。社会经济的变化既是社会生产力的表现,又直接影响着阶级关系的变化。所以,社会经济结构不单是社会经济形态的构成形式,而且在阶级社会里,它直接关系到阶级斗争的进程、特点和结局。鸦片战争前,就整个中国来说,它是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中国逐步丧失了独立的地  相似文献   

9.
通常认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化过程。但这种观点忽视了因西方国家影响引起的变化在中国社会整体中所占的较小比例,也忽视了西方国家现实影响力和潜在影响力的区分。事实上,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中国,继续维持着独立国家的地位。至于用“半殖民地”概念来界定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这一研究路径在近代外交史研究中存在着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10.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陈炽正处于这个转型时期的非常时代即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代。作为一名背离传统思想的有志之士。他为追求国家富强、探寻经国要术,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整顿吏治、改革司法制度、设议院、采取君主立宪政体等诸多有价值、有远见的政治改良主张。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从许多方面动摇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为中国了解西方、走向世界打开窗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始显示出西方资本主义的特色,与此同时,国人的西学观念也已开始形成。从西学观念的形成背景、西学观念的表现和影响三个方面探讨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西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前夕,银贵钱贱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往以清政府定例银一两兑制钱一千为参照系数来说明鸦片战争前银钱比价的上涨幅度的提法是不妥当的,它忽略了银钱比价中市阶与例价的区别;银贵钱贱现象产生的时间也被人忽略。比较嘉、迈以来市场上银钱比例的变化,可以认为银贵钱贱开始于乾隆中期,而不是与鸦片走私贸易泛滥同时出现;这一货币经济现象产生于中国社会经济内部的发展变化,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鸦片走私贸易导致白银外流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正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一目《经济结构的变化》有如下表述: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构成社会经济稳固的基础。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用的大部分手工业品。这种经济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其特点是耕织结合。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  相似文献   

14.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步步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梦想,不屈不挠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中国,在欧洲风暴的冲击下,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起步。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化乃是一种化的变迁,是传统化在新的经济政治和外来化冲击的条件下发生的深刻变革,并由此而导致新的经济政治的长足进步。因此,伴随着晚清中国现代化的起步与发展,中国现代化思潮也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演进着,从观念和化的深层结构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斌胜 《广东教育》2005,(12):39-39
我校的历史教材选用了岳麓书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为《经济成长的历程》,第二单元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展示了鸦片战争后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并探索这些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思想史》近代部分共六章,其中二、四、五章为重点学习部分。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社会思潮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社会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阶级关系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社会思潮的转向明显地表现为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包世臣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货币问题纷复杂乱 ,通货种类众多 ,比值不定 ,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不便。鸦片战争前后 ,随着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大步入侵 ,中国货币问题开始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从世界主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是A.主权逐步丧失,沦为半殖民地B.中国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沦为半封建社会C.中国思想界出现了“西学东渐”趋势D.中国民主革命开始要正确回答此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世界潮流”“根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方法的指导下,结合世界史的知识,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正确答案是B。“世界潮流”在近代史上共有三股:资本主义潮流、民族主义潮流、社会主义潮流,这三股潮流在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主潮流是资本主义潮流,它…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是封建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转拆点,作为经济关系在意识形态上最直接反映的经济思想随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封建经济思想逐渐衰落,地主阶级改革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相继兴起,并先后处于主导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