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抢新闻”成了贬义词。一提“抢新闻”,往往同不择手段、“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新闻作风”联在一起。报上出现了失实报道,领导会批评:“谁叫你们抢新闻的?!”甚至连一些新闻学词典一面肯定“抢新闻是与新闻报道的时效观念的形成与加强分不开的,另一面也认为:“由于片面求快抢快,记者采访往往草率从事因事实不准确而毁及报纸声誉的情况也随之出现。” (注)一句话,“抢新闻”在相当一部份同志的眼里是个不祥之物,工作中常常忌讳它。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新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邓小平关于新闻传播的观点和学说的理论体系。虽然邓小平较少直接论述专业新闻传播,但他对党报和党领导的媒体工作有过许多指示、讲话,从中可梳理出关于新闻事业的性质、作用、特点等新闻思想, 并且邓小平把新闻工作归入政治思想工作,在那些与新闻宣传有关的思想政治战线方面的文章和论著里也自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他的新闻思想。作为中国改革  相似文献   

4.
彭湘蓉 《采.写.编》2006,(3):39-39,43
邓小平新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关于新闻传播的观点和学说的理论体系.虽然邓小平较少直接论述专业新闻传播,但他对党报和党领导的媒体工作有过许多指示、讲话,从中可梳理出关于新闻事业的性质、作用、特点等新闻思想,并且邓小平把新闻工作归入政治思想工作,在那些与新闻宣传有关的思想政治战线方面的文章和论著里也自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他的新闻思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总设计师和最权威的领导人,邓小平在从党和国家建设的大局考察新闻传媒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要成为国内外受众沟通对话的渠道、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发表了许多远见卓识,并渐成体系,形成完整的邓小平新闻思想.本文主要从媒体开展批评性报道,实施舆论监督的角度来论述邓小平新闻思想,体现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工作与新闻实践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工作在对新闻实践的规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培养新闻人才,推动新闻实践向前发展;新闻实践除了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素材外,也对教学工作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记者动笔写新闻报道,都想对实际工作有益,寻求良好的宣传效果,只不过因为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宣传效果有时呈现为圆圆的圆圈,甚至在社会上激起阵阵涟漪;有时则表现为有所缺陷的半圆形状。但不容忽视的是,批评性报道要收到良好的效果,则需要记者、媒体乃至有关权力部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社会新闻迅速发展成为新闻宣传的一支生力军。通过调查发现,社会新闻中的揭露性批评性社会新闻在读者中兴趣更大,反映更强,影响更深。然而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实:有的批评性社会新闻通过揭露矛盾和问题,伸张正义,促使了具体问题的解决,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的却一味迎合读者,投其所好,批评性报道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帮了倒忙,在社会上产生不良情绪。这种现状不能不令我们新闻工作者思考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把握批评性社会新闻的“度”?做到既敢  相似文献   

8.
陈青 《新闻记者》2012,(8):87-91
批评性报道,是媒体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从新闻自身的价值而言,批评性报道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主要手段。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而提倡信息公开、维护大众的知情权则为媒体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这使得见诸于媒体的批评性报道有所增加。本文以近年来相继发生的"三鹿奶粉"、"圣元奶粉"、"富士康员工跳楼"、"毒胶囊"等公共卫生事件为例,探讨如何正确把握批评性报道的导向,减少其负面作用,放大其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
刘增兵 《新闻窗》2006,(6):35-36
随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经济新闻呈现急速发展的态势。各种媒介纷纷开辟经济专栏或专题节目,也纷纷抢占这个当前新闻报道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0.
批评性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增强,由此引起的新闻纠纷案也多了起来。这种现象给新闻机构带来不少麻烦,但也象一副清醒剂,促使我们冷静下来,认真反思和研究改进批评性报道问题。  相似文献   

11.
批评性新闻的舆论导向问题,一直是困扰一线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重要课题。批评性新闻涉及面广,敏感性大,政策性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负面效应,给广播电视工作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目前,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许多过去闻所未闻的矛盾也一齐暴露了出来,例如,城市下岗人员的安置问题,农村的乱摊派问题,商业战线的假冒伪劣问题,农民进城造成的城市压力问题,还有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等等。批评性新闻通常有三个来源:一是来自纪检部门和公安司法部门;二是来自群众来信来电;三是来自政府机关的通报。其中,群众来信…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报刊上出现了一种可称为“批评性表扬新闻”的新闻文体。这种新闻对于我国的建设和改革事业,对于端正党风和纠正社会不良风气,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谓“批评性表扬新闻”,就是明显兼有批评功能和表扬功能的新闻。例如,前几年曾有一篇震动全国的新闻,说的是黑龙江省有一位飞行团长,在大街上只身与窃贼搏斗,被歹徒刺成重伤,当时围观群众很多,这位军官呼喊围观者援助,可是竟无人上前,致使这位军官壮烈牺牲。这篇新闻就属于批评性表扬新闻。它主要是表扬这位军官的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同时也批评了值得深思的不良社会风气。如果我们留心报刊的话,就会经常见到这种新闻。例如,1991年5月9日《河南日报》头版头条颂扬许昌县苏桥镇孟村治保主任杨荣德同志的新闻,与前面所  相似文献   

13.
韩良华 《传媒观察》2004,(12):62-62
社会新闻作为富有可读性、趣味性,为受众所普遍喜爱的一类新闻,现已成为众多媒体的主打产品之一。然而,在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的今天,要迅速及时报道不断变化的社会新闻题材,这对众多报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年来,宜兴日报在社会新闻报道上,围绕实现“三个第一”(第一需要,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目标,在增强社会新闻的“即时性”上探索了一些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古城日报》前不久策划了走进“打工经济”系列报道,共发稿5篇以及相关评论、后续稿多篇,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对谷城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该报刊发的最后一篇“总论篇”指出,打工者的资本累积到一定量时,就会投资家乡创大业,拉动家乡经济发展,吸纳众多乡亲就业,造福桑梓。文章提出,打工者要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体能型”和“准体能型”向“知识型”、“技术型”发展,才能使“打工经济”跃上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董媛媛 《新闻知识》2006,(12):35-37
所谓灾害,即指由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坏的现象。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可预知预防性低、损害性大、对外援依赖性高等特点。1灾害报道,顾名思义,就是以传递灾害信息为题材的新闻报道。灾害报道的新闻价值转变由于灾害报道内容的特殊性,我国新闻界曾经对其采取了审慎的态度,表现在具体操作上就是“报喜不报忧”,对灾害题材或弃置不用或借以讴歌“人定胜天”的革命战斗精神,这一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媒体判断灾害事件有无新闻…  相似文献   

16.
钱坤 《视听纵横》2006,(4):77-79
近年来,浙江各省级电视台本着“为民生服务”的理念,开辟了多档颇具影响力的民生新闻类栏目。其中批评类的报道在各类信息中与大众自身相关性更强,更具参考价值,在内容上更加精彩,因此引起观众更多的关注。但是综观多个新闻节目后,我们会发现这种基于民生新闻的批评性报道在评论和制作理念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受高收视率及随之而来的高广告收益的催动,一些电视机构盲目上马民生新闻,导致节目过多过滥,忽视评论水平;另一方面,节目制作者和管理者以新闻娱乐化为口号,追求事件包装,忽视对大众的关怀和责任。这些方面都致使民生新闻的批评报道热闹有余而价值不足,可能误导受众对民生的理解,使民生新闻走向旁道。  相似文献   

17.
阅读的“谋事”与“谋心”——兼为功利性阅读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对大众阅读中普遍存在的功利性倾向表示担忧与不屑,有位学术明星在一次书展活动中干脆提出:对他而言,读书是无用的,读书只是为了"谋心"……这里,这位学术明星提出了"谋心阅读"的概念(在此之前,也有人撰写过倡导"养心阅读"的文章),我想,与之相对应的当然是"谋事阅读",也就是功利性阅读.  相似文献   

18.
作为舆论监督重要手段的批评性报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批评性报道与舆论监督的区别、批评性报道自身特点出发,透视批评性报道中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并就如何进一步强化这一功能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话报道”——一种崭新的新闻样式,正在不同层次的读者中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在短时间里给整个新闻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奇特的效果,据说是连最初运用这一形式的记者们也始料未及的,从而引起了众多新闻行家们的深沉思索。现在要对“对话报道”作全面系统的总结为时尚早。但是,及时地对这一新闻样式进行剖析透视,以期引起更多人们的关注,却是必要的。本文试就“对话报道”的新闻效应作一粗浅的论述,以就教于广大读者和行家们。共振效应——  相似文献   

20.
赤日炎炎,酷暑到来。伴随着暑期开始,各式各样的夏令营又热起来了,火起来了。但是且慢,前几天,不少煤体上不约而同播发消息或文章,发表专家意见,给夏令营热兜头泼下一盆冷水,建议家长们莫要头脑发热,上了商家的当,为漏洞百出的“夏令营热”添薪加油。稿件发出,反应蜂起。不少家长如醒醐灌顶,如服用了及时及效的清凉剂,清醒下来,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