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鹏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2(4):F003-F003
<正> 李贺诗名,千秋灿烂,可他在故乡却身影依稀,如在雾中。个中因由,一言难尽。近日,当我有缘展读宜阳乔文博先生编写的《昌谷诗魂》后,空谷足音,乡情温馨,摩挲良久,欣喜由衷。面对书稿,我想起了《文心雕龙·知音》中的一段话:“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李贺终于在遥隔千年之后,得逢乡里知音,可喜可贺! 乔文博先生早年执教语文,后又长期主政宜阳县的教育工作。退休后,他赋诗明志,有“成名成家少年事,为诗为文老来闲”的志趣。他深感李贺在故乡的寂寞,决心为宜阳人走近李贺,做一番除尘扫径的工作。笔耕经年,劳作弥艰,乔文博先生终于编写了这本《昌谷诗魂》。在该书的卷末,附录了乔文博先生的两篇研究文章,对李贺的生平和创作,作了周详的介绍和中肯的评论。特别是有关李贺形象的定位,从身世、家境、气质、志趣、体质乃至坐骑,对传统成说一一详加分析。这些入情入理的辨证,为正确认识李贺,做了十分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3.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乡村学校主动融入乡村文化,以形成保持乡村学校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文化、促进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文化和追求乡村教师职业幸福的教师文化。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在于实现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重生、乡村学生文化的高扬和乡村教师文化的引领。 相似文献
4.
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后来它的主阵地发生了转移,进入了农村.向之论者对于这个转变过程关注不够,实际上,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通过对安徽农村党组织的统计来试图重建这一历史面相,以期探寻中国共产党这一转移历程的路径.经过统计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进入乡村并进行革命活动是从农村学校入手的,即乡村学校成为中国共产党进入农村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5.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偏远乡村孩子就近上学、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最后保障线,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也是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小规模学校发展中的教师变量、学校变量、乡村变量,从实施变量控制、关注人性之需,加快教育治理、改善教育生态,重塑教育价值、谋求特色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一些省份开启了新一轮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不少学者对此持批评态度。那么乡村振兴背景下,能否进行乡村学校撤并?对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厘清乡村振兴与乡村学校撤并的关系,为教育实践解脱思想束缚。文章回顾了二十年来乡村学校撤并的历程和学术界的态度,从而提出,乡村振兴不是一刀切,乡村振兴与乡村学校撤并并不矛盾,必要的乡村学校撤并正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客观认识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既不能夸大乡村教育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也不能夸大乡村教育对乡村文化传承的作用;推动部分乡村学校撤并是顺应城镇化发展的正当之举,应树立城乡融合的理念,摆脱狭隘的乡村教育观,推进县域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蕾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8):109-110
艺术作品的生成,可以说是艺术家与创作客体的完美结合。同时又是创作者的外在显现。然而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赋予了时代的烙印,更是作家整体素质的体现。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个人因素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项穆在《书法雅言》中所崇尚的书法乃心学也。然而与以往观点不同的是,项穆把"中和"这一概念贯穿始终,不仅仅表现在创作主体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创作客体的客观因素中,更重要的是审美标准的形成,可从接受者的角度加以体现。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项穆的这种"中和"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9.
10.
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学校建设与发展需要放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教育现代化三个坐标中去观察和理解。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和利用相关比较优势,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模式、开发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探索新的学校和班级管理模式、探索学校与社区融合发展机制,在帮助学校走出困境的同时也为教育模式创新提供理想的试验平台。振兴乡村学校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乡村学校建设基本标准和质量评价机制、资源统筹开发和项目建设机制、以中心学校为依托的管理机制、支持专业力量参与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5)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书包括基础篇、操作篇和模式篇三大部分。全书立足沂蒙山区丰富的本土资源,探讨其在乡村学校教书育人各个层面开发、利用的具体策略和基本模式。对乡村学校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育人环境,走特色化、个性化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乡村学校文化教育发展新的历史使命。乡村学校作为乡村办学机构,其承载着乡村政策宣传、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人才培养等重要责任。在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有的乡村学校文化教育发展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迷失方向、缺乏乡土特色的现象。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要求,乡村学校文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顺应乡村社会转型发展要求更新育人理念,筑牢乡村文化根基;凸显文化自信,重视校园文化引领;活用教学方式,助推乡村文化内化;加强师资培育,担当文化振兴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努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一些乡村学校却一步步走向衰落。本文以华北南部一所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该所学校在现代化的发展之中,作为乡村中传递知识的主要场所,并没有日益繁荣,反而日渐衰落。这种衰落是多种原因交织、慢慢衍变而成的,比如学龄儿童的减少、师资力量的弱化、村民对于教育的失望、撤点并校的国家政策,等等。乡村学校的衰落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乡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乡村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殷晶波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8-9
运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分析古罗马贺拉斯<诗艺>与中国清代叶燮<原诗>美学思想的异同,在中西美学追寻的碰撞中寻求两种美学理论的互相理解、认同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乡村学校呈现出整体衰退的发展态势,传统的乡村学校体系与不断突出的非权力性资源配置之间相互冲突引发师生人数的大量流失、资源分配的内部失衡以及乡土文化的失落背离.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为乡村学校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促进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新兴的教师发展体系释放教师教学机智、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实现城乡资... 相似文献
16.
17.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被称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里程碑。自问世以来,被多次印刷和拍成电影、电视剧、话剧、戏剧、舞剧等。迄今为止,对它的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不是很系统。它的英译本有很多,该文以英若诚的译本为基础,尝试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构成,承担着在乡村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文化培根的重要使命。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文化营造,乡村学校文化建设需要跟理想的乡村社会建设联系起来,一方面传承农耕文明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有效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创造一种新时代的乡村文化。长期以来,囿于知识教学的固化和城市文化的强势,乡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出现了边缘化、脱嵌化和外在化的倾向。走进新时代,乡村学校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需要在理念上注重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植根理想的乡村生活,注重城乡文化间的融合;注重师生文化建设的主体性身份,提升其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孙刚成教授新著《乡村学校的困境与突围》以乡村学校的存在现状为中心,针对当下乡村教育的功利化、乡村文明的凋零化、乡村学校的消逝,经由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逐步展开,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生态性、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学校发展模式。该书强调以乡土文明、乡土资源和本土化变革来重建乡村学校,最终回到乡村学生本身,回到“人的发展”这一主体性,以此为发展旨归探寻乡村学校及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发展与变革。即从乡村学生和学校的本体价值探寻出发,以乡村学校存在的价值和乡土文明、乡土资源的重要意义为着力点,探寻乡村学校的突围之道。提出让乡村学校的教育回归教育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精神生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等符合乡村学校发展本体性规律的观点,为乡村学校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道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