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部分说教材一、教材简析《大海睡了》是一首儿童诗,写喧闹了一天的大海在夜晚渐趋宁静,表现了大海的温柔和可爱。诗文虽短小,字里行间却充满童趣,充满美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理解生词,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练读、讨论、评价、欣赏、背诵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第二部分说教法和学法这一课需用两个课时完成。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一、教学1.指导观察法遵照学生的认知规…  相似文献   

2.
3.
正一、紧扣生活,引入新课1.学生的已知经验是其思维的源泉。首先,教师请学生猜谜语:胸怀真宽大,江河容得下。潮涨暮就落,风起掀浪花。学生回答是大海。接着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旅游,有谁见过大海?""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在一部分学生骄傲地说出了自己对大海的感受后,我及时邀请大家到大海去旅游,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初步激发学习的欲望。2.映示多媒体课件。随着画面的展示,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澜起伏、时而惊涛拍岸……千姿百态,尽显眼前。教师和着音乐  相似文献   

4.
学习《大海的歌》要完成如下任务 :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学习作者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的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对祖国海洋事业成就的自豪之情。大海两次“唱歌”是学习的难点。学习步骤安排如下 :课前实践活动 :查阅资料或访问家长、自然科教师 ,了解有关港口和我国海上石油开采等方面的知识 ,并做简要的笔记。第一课时初学课文感知内容一、创设情境 ,唤醒并丰富表象 ,激发阅读欲望。启发谈话 :同学们 ,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说说大海的景象?提问后放录像。教师描述 :刚才 ,我们见到了繁忙…  相似文献   

5.
6.
《大海的歌》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习了《瀑布》、《美丽的小兴安岭》两篇讲读课文,在懂得了什么是用词准确,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及用词准确有什么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本课的作者怎样用准确的词语来描写事物和表达感情的,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之形成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是体会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和表达的感情:理解作者以“大海的歌”为题的用意。  一、整体入手 理清思路《大海的歌》以作者游览的行踪为序,对“码头上”、“海港里”和“大海中”三处典型地点的景物进行了仔细的…  相似文献   

7.
年级:一年级。教材:人音版试用教材第二册。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课型:综合课。课时:第一课时。设计思路: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旋律入手,围绕着歌曲进行律动、聆听、表演、创造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音乐教学中的“感受与鉴赏”、“演唱与演奏”、“创作活动”、“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教材分析:一、歌曲《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3/4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波相逐远去的海面。这首短歌如诗如画一般的意境,让人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1、《大海摇篮》是一首具有民歌风格的少儿歌曲。采用2/4拍,宫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较有规律的节奏似平静的大海般摇荡,配以抒情性的主旋律、诗一般歌词,歌唱了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围绕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所见所闻,热情歌颂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整篇课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兴奋、自豪的思想感情,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作。教学时,要抓住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角度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体会“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和“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邀、荡  相似文献   

10.
设计思路: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旋律人手,围绕着歌曲进行律动、聆听、表演、创造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音乐教学中的“感受与鉴赏”、“演唱与演奏”、“创作活动”、“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歌曲《红星歌》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邬大为、魏宝贵词,傅庚辰曲。影片《闪闪的红星》是描写贫苦农家少年潘冬子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成为一个革命战士的故事。全曲为一部曲式,D宫调式。歌曲的前奏雄壮有力,演唱部分既雄壮又带有抒情性,并具有少年儿童天真的情趣。音乐形象十分鲜明,仿佛使人看到一队革命少年,肩扛梭镖、木枪,威武而神气地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全曲由六个乐句、二段歌词组成(除前奏部分),第五、六乐句是第三、四乐句的重复,仅在结尾处作了变化。唱起这首歌,人们就象身处在党的温暖怀抱,对党的爱恋之情从…  相似文献   

12.
年级:一年级教材:人音版试用教材第二册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课型:综合课课时:第一课时设计思路: 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情绪入手,围绕着唱歌曲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如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言:“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因而,审美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培养目标。这里仅就《大海的歌》(六年制第六册)一课的教学,拟定出“三美”导读设计。(一)领会景色的美课文的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出海前,在码头上看到的景色。按照由上到下(蓝天、白云→碧绿的海),由近及远(眼前的……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的空间位置描  相似文献   

14.
《大海的歌》,以清新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海港繁荣的景象和大海美丽的景色,歌颂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的新貌。课文是按空间的转移来组织安排材料的,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抓住空间转移,理清文章脉络课文按照空间转移的顺序。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景物加以描述。抒发感情。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说说各段都写了什么地方的哪些景物。课文首先写码头。写了“蓝  相似文献   

15.
《大海的歌》教学谈沈阳市皇姑区教师进修学校路雅琴《大海的歌》(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第五册)是一篇融情、景、事为一体的讲读课文。主要内容写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和大海中看到的美丽、壮观的景色及喜悦的心情。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作者对祖国无比...  相似文献   

16.
《大海的歌》备课思路薛法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确立三个意识:学为主体的意识、目标达成的意识、语言训练的意识。现结合《大海的歌》(六年制第五册),谈谈自己的备课设计。《大海的歌》描述了“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云南歌会》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开篇之作。第四单元的课文编排是围绕民间文化,叙写各地节庆风俗的文章。本单元课文如画得有声有色的民俗画卷,能让学生陶醉其中,感受日常生活的无穷乐趣。其中,《云南歌会》是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的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三个不同场面的民歌盛会。三个场面的描写各具特色,侧重点不同,手法也不尽相同。故此,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相似文献   

18.
黄云霞 《化学教与学》2011,(11):74+77-74,77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笔者曾就“离子反应”一课,在南通市优课评比活动中进行过交流。现将其说课稿整理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苏科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的说课设计.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教材通过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本节内容综合性强,教学时应十分重视科学方法教育,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上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节的内容。重点体验物体的相对性。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 在具体的活动中 ,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初步培养其的空间观念。2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 初步培养其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 使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课程标准中相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 让其体验上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