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群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城镇化建设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以温州为例,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指出在城镇化大发展背景下,要实现新一轮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有为”作用,从宏观层面合理规划、设定目标、积极引导、优化服务,助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陈玉龙 《成人教育》2016,(12):82-85
在城镇化经济建设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农民向城镇市民的转型,目前已然成为城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传统农民向城镇市民转化,这种身份的转型,可以说是离不开继续教育的.在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转型农民的继续教育新需求基础上,通过透析转型农民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从而深化对转型农民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带来失地农民数量的增长。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包括就业、生活方式、身份和社会心理等四个方面的城市化、市民化。面对这样的转型,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资本等方面还存在障碍,影响了失地农民面向城市的转型。为此,成人教育应该发挥其优势,对失地农民开展思想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资本教育,从而提升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数量也在迅速扩大,据预测,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达1亿人以上。近年来,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引起广泛重视。西南大学秦启文教授主持立项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转型研究——走出‘卷入式’负博弈困境",就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5.
马建富 《江苏教育》2014,(12):12-13
<正>建设新农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靠什么?关键是走"化民"之路,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训等路径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民自身素质的"华丽转身"。在去年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关于"县级职教中心改革与发展"课题研讨中,我们就在研究,在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推进背景下,县级职教中心该如何拓展服务功能,谱好为"四农"(农村、农民、农业、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市民化.目前在河南省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速度与城镇化速度不协调、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主体地位丧失、省内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距过大、城郊失地农民不愿市民化等问题.研究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对推动河南省新型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迅速催生的特殊弱势群体,快速城镇化导致的失地农民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能丰富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失地农民市民化及维护社会稳定.为此,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从政府、社区和失地农民三个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期望提高失地农民的体育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转型"已日益成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梳理这一热点问题的整个发展脉络,发现其已由最初的"国家意志"发展成为当下诸多地方高校的一种"实践行为"。审视与反思"地方高校转型"政策及实践,认为亟需从"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解决当前出现的困境问题:观念层面,亟需澄清本质性问题,以在观念上达成共识;"实践"层面,亟需实现核心要素的变革,包括"人"的行为的切实转变、课程模式的转型、保障性要素的配套等。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转型需要主动结合城镇化进程进行通盘考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指导农村义务教育转型的出发点,城乡教育制度一体化是农村义务教育转型的途径。农村义务教育要以此为依据,在功能定位、价值选择和发展思路上进行全面调整。在具体操作层面,科学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优化配置农村教师资源、完善师资保障机制和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农村义务教育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也在加快。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失地农民不可避免,农民失去土地将会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生存问题,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农民失地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必须在城镇化的进程当中加以解决。以当前加快城镇化发展为背景,分析失地农民面临的生存问题的表现,依据城镇化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论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心理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失地农民心理适应和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发现失地农民心理适应以积极的良性适应为主,但在身份认同上失地农民却仍然偏向于农民身份。此外,研究还发现,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与市民身份认同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可能说明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与身份认同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得出初步结论,从微观层面关注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和身份认同,并有效利用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将有助于帮助失地农民更快更好的完成城市化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王佩 《职教论坛》2014,(9):52-54
实现土地和人口的城镇化,需要社区教育引领失地农民融入社会。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社区存在着组织建设落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偏低以及服务内容狭窄等问题,为此要加强社区建设,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发展社区教育,为失地农民融入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失地农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分银行"的建设向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发起了挑战。国内外学者对"学分银行"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立法层面、国家层面及管理层特征,对于低碳转型这个背景几乎没有涉及。本文在考虑低碳转型这个大背景下,选择了从财务控制的角度出发,试图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失地农民问题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必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稳妥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是其市民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以C市为研究地点,发现获得城市户口的失地农民中只有四分之一认同市民身份,四分之一认同农民身份,而有二分之一对其身份状态特别模糊。在所有影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因素中,只有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和年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强化失地农民的市民身份认同,政府要对失地农民实现工作技能转换和财产形式转换,在居住空间增加失地农民与城市其他阶层接触机会,建立组织教育和提升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且建立覆盖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11省调研数据,本文从农村家庭教育需求视角探讨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问题。研究显示,农村家庭教育需求具有差异性。一方面,大多数家庭希望子女到城镇地区读书,农村家庭教育需求的城镇化趋向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大约13%左右的农村家庭希望在农村学校就读,这些家庭主要是农村弱势群体。鉴于农村家庭教育需求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学校布局调整不可忽略农村弱势群体的需求意愿和抗风险能力而盲目推进教育城镇化。从城镇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出发,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必须实现新的转型:从大规模撤并学校向基本稳定学校数量转型,从关注农村家庭教育的"强势需求"向关注"弱势需求"转型,从追求集中化办学向关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转型。重视农村学校的发展价值,以倾斜性政策提高农村学校质量,增强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建立起居住地与求学地相匹配,乡村、乡镇和城区学校各归其位、共同发展的格局是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角度探讨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权责"关系,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面对高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如何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转型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当前,我国高速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和工业化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对象范围、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统筹水平等多个方面带来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农村从"属于农村"转为"面向农村"、从"立足农村"转为"城乡统筹"和建立面向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职教体系三个方面的转型路径,为加快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是其市民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以C市为研究地点.发现获得城市户口的失地农民中只有四分之一认同市民身份,四分之一认同农民身份,而有二分之一对其身份状态特别模糊.在所有影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因素中,只有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和年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强化失地农民的市民身份认同,政府要对失地农民实现工作技能转换和财产形式转换,在居住空间增加失地农民与城市其他阶层接触机会,建立组织教育和提升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且建立覆盖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角色转型是城市化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然而,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角色转型却受到外在的制度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这无疑对作为终身教育重要前沿阵地的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人教育应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障碍因素,促进失地农民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