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斋近期问世的《宋词体演变史》《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曲词发生史》三部学术著作,可以称之为学术界近年来的焦点,或说是一种学术史现象、一种学术精神。这种学术精神,大体可用孤独探索、重写文学史来概括。对木斋学术研究的接受,以及对其研究的学术史意义的认知,也许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2.
2009年10月许昌会议上结识了木斋先生,并了解了他近年来为探索《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年代问题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卓有成效的成绩。在深为他的详细缜密论证和精彩结论所折服的同时,也在深思,他取得成功的理由何在?对当今乃至以后的学术研究是否有示范的价值和意义?在拜读了木斋先生的部分成果和几位大家的序文评价意见之后,我个人感觉木斋学说(为行文方便,本文将木斋有关十九首作者研究的成果简称为“木斋学说”)的学术贡献除了《古诗十九首》作者断代这一学术观点本身的价值外,对于整个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木斋将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成熟文人五言诗的产生时间确定在建安十六年以后,这有一定道理,但他认为《古诗十九首》等"古诗"都应该是与曹植有关,是曹植与甄后相恋事件的结果,这就为他的论证造成了困难。以《西北有高楼》《青青河畔草》为例,考察他对《古诗十九首》的解读,可以发现他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王船山与《古诗十九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船山把《诗经》与《古诗十九首》树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典范。他对《古诗十九首》的评语及其它论述 ,反映了其诗歌理论及诗歌批评标准的独特性与创见性、保守性与片面性。  相似文献   

5.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人诗的集大成之作,大抵为建安时期的作品。对丁《古诗十九首》中是否有汉代辞赋家枚乘的作品,历来学虽然多持怀疑的态度,但“《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人之手”已经被广泛接受。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说诗啐语》)由于这些诗歌的作姓名都已佚失,“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的生平和相关资料,客观上使研究对诗歌的不同解读集中到了对诗歌修辞下段运用的不同理解上来。“诗无达诂”,但这并不与为诗歌寻求更为合宜的解读相抵牾。以《涉江采芙蓉》为例,通过对各家分歧的梳理,笔认为,对于该诗的解读应该能够从修辞学的角度进行中肯的切入。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作为古诗文本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历来诗人对其评价极高,其原因之一在于意象的运用.在艺术形式上,《古诗十九首》通过运用意象对后世诗人创作五言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就是一例,文章通过分析曹植后期诗歌在意象方面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接受,力求达到对二者风格和艺术形式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的显著地位和影响,使它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对《古诗十九首》的百年研究史历程进行综述,从时段划分上,以1997年为界分割成前后两大研究时期。前一时段又细化为四个阶段进行诸方面的综述;后一时段则从创作时代、诗歌题旨、艺术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进行综述。历时与共时相结合,以期为《古诗十九首》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古诗十九首》内容大多是来抒发文人的内心情感,在思想表达、内容选择和情感抒发等方面都体现了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继承和发展,具体表现为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容量,且在语式变化、词汇选择等方面显示出了更大的自由,是一种发展成为固定格式的新诗。为此,文章以情感的表达为基本切入点,在分析《诗经》和《古诗十九首》创作关联的基础上,从语言艺术、情感表达方式、诗歌情境营造等方面具体分析《古诗十九首》对《诗经》的继承影响,旨在能够深化人们对《古诗十九首》和《诗经》的认识,将诗歌的艺术魅力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9.
《古诗十九首》中共有十首诗歌涉及植物意象。与《诗经》、《楚辞》相较,在植物意象的选取上,《古诗十九首》既体现传统而又多有创新;在植物意象的构造上,《古诗十九首》注重意象的组合;在艺术表现上,《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融入了诗歌的抒情话语,有机构成了诗歌的意境。也即,较之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具有唯美化、组合化和更为情景交融的特点,由此形成了《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0.
曹丕是帝王身份的文学家,作品多有流失。《古诗十九首》至今未定时间和作者,然其中有与昔日建安文人在西园聚会相似的描述,且与曹丕的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多有相通之处。通过将部分“古诗”与曹丕作品进行对比发现,其中有属于他的风格烙印。以往学者猜测《古诗十九首》为曹植、王粲等建安诗人所作,而今“建安说”和“感甄说”混淆,根据曹植是部分“古诗”作者的情况推论不存在的“植甄隐情”。通过逻辑分析,可撇清“建安说”和“感甄说”的关系,论证“建安说”的合理之处。结合“古诗”相关“数据”,从词汇和语境上综合分析,其中几首或为曹丕所作。  相似文献   

11.
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个意象。《诗经》的第一首便是《关雎》,此后从《楚辞》到《古诗十九首》以及建安正始诗人们的笔下,鸟的意象便逐渐具有了更多的意蕴,不单为双鸟或离群孤鸟形象,以比喻欢爱相亲或者别离,更常常是一种不受羁绊、超然高举的自由生命的象征。晋代大诗人  相似文献   

12.
《涉江采芙蓉》选自于《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评论家历来对其艺术成就有很高评价。明代王世懋的《秋圃撷余》道:"余谓《十九首》,五言之《诗经》也。"明代谢榛的《四溟诗话》评论:"《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更有钟嵘《诗品》":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甚至被推崇为"五言之冠冕",而《涉江采芙蓉》正是了解《古诗十九首》以及五言诗的一个非常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古诗十九首》在诗歌发展史上成就卓著,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魏晋南北朝诗歌,尤其是其间创作的《杂诗》更是深得《古诗十九首》的神韵,本文将且以魏晋南北朝影响较大的一些诗人所创作的《杂诗》为例,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探索《古诗十九首》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古诗”是晋南北朝时代对古代诗歌统称。梁代萧统编《文选》,把已失去作者姓名的十九首五言古诗编在一起,题作《古诗十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年代,学术界有争论,有不同看法。现在较为统一的看法是:这组诗非一人一时之作,大约是东汉后期桓帝、灵帝时代的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文人的作品。由于这些作品风格韵味略同,因此后人往往将它看作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5.
王船山的《拟古诗十九首》承袭《古诗十九首》的体制、语言及其艺术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有其积极的内容和鲜明的个性。这种方式对于我们继承传统诗歌形式,革新其内容,繁荣今天的诗歌创作也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古诗十九首》是由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五言抒情短诗,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古诗十九首》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被誉为“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古诗十九首》和《诗经》往往相提并论,它之所以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在艺术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  相似文献   

17.
埃兹拉·庞德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新诗运动中最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英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神州集》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收录了《诗经·小雅·采薇》《汉乐府·陌上桑》等十九首中国古诗的英译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这十九首诗歌里有十二首都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不仅想象力丰富,用典也极为巧妙。这些典故涉及中国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但由于中西历史文化的巨大隔阂,不可译性非常强,是古诗英译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从《神州集》中选取一些李白创作的包含典故的诗歌,对庞德译诗关于这些典故的翻译方式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得失。  相似文献   

18.
重言是《古诗十九首》诗歌语言的特色,重言作为汉语词汇复音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古诗十九首》重言现象颇有特点,分析其特点与功能:《古诗十九首》中的重言既体现出它对《诗经》等民歌中营养的汲取,同时亦体现出其文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的情感思想显得酣畅、深远,充满内在的张力。诗歌的张力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忧惧与狂欢,挚情与阴影,客游与愁绪。这些内容蕴涵着既亲密又紧张的情思,它们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发性,为《古诗十九首》带来了恒久的召唤力。《古诗十九首》的典范意义之一,或许正在于它对充满张力的情思的抒写。  相似文献   

20.
"苏李诗"与《古诗十九首》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们在主题、意象使用、写作原理与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是相近时代的作品。从汉魏诗歌嬗变、诗歌方位特点与汉末社会文化思潮等角度来看,"苏李诗"很可能是东汉末年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到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前的作品。其中反映人物行进方向的诗可能产生于黄巾起义(始于中平元年184年)前后,其余诗篇所产生的时代也应与《古诗十九首》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