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争议集中于中国是否存在技术进步以及中国技术进步的具体性质,但是不同的研究对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估算结果差异高达数倍,原因是对技术进步的界定和认识不清,同时国外成熟的模型对假设前提和数据样本可靠性要求相当高,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基于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在对要素进行有效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改进后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较全面的反映并分解中国的技术进步性质.中国存在技术进步,但是这种技术进步主要是以引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体现式技术进步,相对而言以研发为主的一般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不足.尽管这种技术进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但是要实现经济赶超,中国必须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论文运用GTA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间投入的物化技术溢出与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该理论假设的框架下进行实证模拟。模拟结果首先验证了第二产业的中间投入产生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产生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假设;其次,模拟结果表明北美第二、三产业的技术进步对中国所有产业的技术进步均有促进作用,其中第二产业的作用强于第三产业的作用程度。  相似文献   

3.
FDI对中国制造业技术溢出的渠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能  刘凤朝 《科学学研究》2007,25(2):261-268
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指标与技术效率指标,利用脉冲反应函数和Geweke分解检验分别动态模拟FDI对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种渠道的影响程度,以及FDI与两者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FDI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溢出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技术效率的提升表征出来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的战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战略模式是一国推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技术进步战略模式,决定不同国家的技术进步速度。 从狭义技术进步来看,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于技术引进和自主技术创新两个途径。而技术进步战略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阶段,采用某种途径来推动技术进步或者采用几种途径的有效组合来推动技术进步。一般情况下,当一国或地区的技术相对于别国和地区存在较大技术差距时,往往利用技术扩散和知识外溢效应引进别国的先进技术来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技术进  相似文献   

5.
韩行智 《软科学》1990,4(1):57-59
<正> 一、技术进步的分类笔者认为,我国的工业技术进步可以分为国家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进步两大类,或两个层次。国家技术进步:系指以国家为投资主体,以采用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为主,用  相似文献   

6.
技术转移发生的两个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转移是现代社会出现的特殊现象,技术进步和技术需求是技术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两者的交互作用成为技术转移存在、发生和发展的前提,认识技术进步和技术需求对技术转移的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技术转移规律,制定技术战略,参与技术转移运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兼论科教兴国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的技术进步测算   假定技术进步是希克斯中性的,资本服务流量与资本存量成比例,国民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A(t)*F(L,K),其中Y、L、K分别是真实产出、劳动和资本存量(不包括住宅资本),t为时间,A是生产率或技术水平,A代表技术进步。假设它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Y=ALαKβ,其中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两边取对数后变为: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内生化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技术进步内生化理论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回顾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因素的引入以及内生技术绵早期努力,详细分析了技术涔生化的几种典型机制,介绍了该领域的若干新进展,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该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9.
就技术及技术进步的涵义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比较详细的论述了工业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吴月良  杨旭 《软科学》1993,7(2):52-58
<正> 人们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的测度上,而没有更深入地研究引起技术进步的各个因素。本文以四川省三台县农业综合开发为背景在对种植业技术进步测度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定量测算了各项农业技术因素的作用,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探析了这些技术因素之间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