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混合法测定物质的比热的实验中,常因操作不慎给所测定的比热值造成偶然误差。下面从几个主要方面定性分析一下不规范操作对所测比热数值的影响。分析的依据是混合法测定物质比热的原理所遵循的热交换式Q_吸=Q_放,设待测铜块的质量为m_1,比热为C_1,初温t_(01),量热器小筒内所盛水的质量为m_2,比热为C_2,初温t_(02),两者混合后的温度为t,将这些数据代人上式后,经整理可得待测铜块的比热的测定值为:  相似文献   

2.
测定物质的比热的实验,在初中物理热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实验所用器材多,实验步骤较烦,所要测定的数据也多,实验过程中总有热量损失,所以实验误差较大。通常实验中尽量减少热量损失,以减少误差。本文介绍另一种减少误差的方法。 课本中的实验是将被测物体(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为高温物体,然后与量热器中小筒里的低温水相混合(水吸收热量),现设各物质的比热、质量、温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比热既是热学的重要概念,又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认真上好“测定物质的比热”学生实验,对于巩固热量、热传递、比热、热量计算和热平衡方程等基础知识,掌握用“混合法”测定物质比热的原理、步骤,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一、自制实验器材 1.收集圆型废洗发精筒和包装家用电器的泡沫塑料制作量热器:用直径约6cm的废筒剪成高为10cm作外筒,用直径约5cm的废筒剪成高为9cm作内筒。用刀片加工泡沫塑料制成:(1)厚力1cm的“绝热底座”  相似文献   

4.
测定物质的比热是初中物理热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之一。近年来,在毕业会考和中考命题中,关于测定物质比热的实验试题时有出现,因此,对测定物质的比热进行系统而有重点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以及解题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用混合法测定物质比热的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生实验之一,在指导学生做好实验的同时,适当引导学生做好该实验的误差分析,是增强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下面就混合法测定的物质比热测量值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误差大小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刊1986年第8期“比热的测定值应比标准值偏大还是偏小”(以下简称“比热”)一文中米文柏同志对比热的测定值比标准值偏大还是偏小问题所做的结论是:放热物质比热的测定值比标准值偏小;吸热物质比热的测定值比标准值偏大。此结论如果在课本中所做实验条件(即:无论是金属块还是液体作为被测者,金属块都是放热物,液体是吸热物)下基本正确,但从“比热”一文的标题与文章结尾的结论来看,似乎作为判断“偏大还是偏小”的普适结论,那就欠妥。为此,下面对比热的测定值的偏差问题作一较为详细的分析。为了分析更全面和方便一些,先考虑量热器小筒吸收或放出热量以及散失热量的两  相似文献   

7.
量热器的内筒为什么要用金属做?有些资料介绍,用保温杯来代替量热器作测量比热的实验。量热器的内筒是用金属做好还是用玻璃做好呢? 肯定的回答是:应当用金属来作量热器的内筒,而不应当用玻璃(如保温杯之类)来做量热器的内筒。理由有下面四点: 第一、一个好的量热器,应从结构上保  相似文献   

8.
初三物理课本第三章、第六节详细地介绍了测定物质比热的原理、方法、实验步骤,但同学们在自己动手做此实验时总存在着误差,其产生的原因如何?课本上虽没有谈到,但根据初中已有的知识水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初三的同学还是可以接受的.下面以测定一铁块的比热为例:设铁块的比热为c1,质量为m1,初始温度为t01.水的比热为c2,质量为m2,初始温度为t02.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t.1.忽略了量热器小筒吸收的热量(设小筒的比热为c3、质量为m3,其温度变化与水相同)若考虑小筒吸热,据热平衡方程式有:Q放=Q水吸+Q筒吸.而Q放=c1m1(t01-t)所以c1=m2c2(mt1(…  相似文献   

9.
1研究目的在做“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活动时,我们小组的8位学生围在一起做实验,一位学生不小心,碰到了简易量热器上的木夹子,整套实验装置倾倒,险些造成危险。当时,我就萌发了想法,如果简易量热器上没有木夹子就好了。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教材中的简易量热器进行了改  相似文献   

10.
改进实验方法 ,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下面 ,我们从测量铜的比热的实验误差分析中 ,寻找在使用原有仪器设备条件下减小实验误差的可行方法 .实验 :测量铜的比热 ,采用感量为 1 0mg的天平和最小刻度为 0 .2℃的温度计 ,测得量热器的质量m1=(2 7.0 5 0± 0 .0 0 5 )g ,水的质量m2 =(1 95 .95 0± 0 .0 0 5 )g ,铜块的质量m3=(3 61 .2 0 0± 0 .0 0 5 )g ,水和量热器的初始温度t1=(2 1 .2± 0 .1 )℃ ,铜块的温度t2 =(1 0 0 .0±0 .1 )℃ ,盛水量热器中放入铜块混合后的末了温度t2=(3 2 .6± 0 .1 )℃ ,已知量热器的比热c1=0 .2 1 4c…  相似文献   

11.
“用混合法测固体比热”实验是一个传统的热学实验,它根据热平衡原理,利用混合法测定物体间热交换,是量热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所用的基本仪器是量热器。总的来看,这个实验涉及理论广,技巧性强,注意的问题多。教学实践发现,前几届学生实验结果并不理想,误差较大。后来我们经过反复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认为:实验过程中能很好地做到下而几点,效果较好。 (1)参量水的选择,实验的首要问题是对水的质量和初温的选择。我们知道由热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预习.比热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潮___,是物质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_值,它跟物质的___、___、___及吸热(放热)的多少无关。2某固体质量为m1,比热为c1,温度从t01降到t时,放出热量Q放=一——。液体质量为m2,比热为c2,温度从t02升到t时,吸收热量Q吸=___。3.高温固体与低温液体混合,固体将___,液体将_,且Q放_Q吸___。应用混合法,知液体比热,可测固体___;知固体比热,可测___比热。4.利用混合法测物质比热的主要仪器是量热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构成。其中___、___是热的不良导体,可防止_…  相似文献   

13.
一、比热教学的困难众所周知,物质的热学性质主要由物质的比热来表示,物体间传热前后热平衡方程的建立,物体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放热量多少的计算等等都依赖于物质的比热。首次学习比热概念是在初中,一般方法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观察到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如,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相同的度数时,吸收了不相等热量的结果后,为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出了比热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1]。  相似文献   

14.
比热是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物质的比热是反映物质在热平衡状态下的性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严格遵守这一点.使学生明白,在得到同样多热量时,同量的物质中,比热较小的温度升高较大.如下的常见的见解是错误的:在受热情况相同时,同量的物质中比热较小的温度升高较快.为了揭露这一见解的错误,建议选取与这一错误见解的结论正好相反的物质铝和铁来作实验.下面分别加以阐述:一、正确演示比热实验和说明比热的概念我们采用如下实验:把两块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进沸水中,待达到热平衡即铝和铁的温度达到100℃时迅速取出分别投入装着同量的冷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片刻待达到热平衡后,测得投入铝的那个烧杯中的温度比投入铁的那个烧杯中的温度要高.比较这两情况应当得到:铝比铁温度降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的实验内容是初中毕业会考和中考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学习时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得初中学生大都不可能在实验室里将所学的物理实验重新操作一遍来加深理解。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初中物理实验复习呢?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进行物理实验复习,现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联系法联系法:就是根据一个实验所需的器材,运用联系法去思考,这个实验的哪些器材可以解决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哪些实验,用通过复习一个实验以达到复习多个实验的目的。例如:运用混合法测定比热的实验,所必须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量筒或量杯、水、金属块、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量热器、细线等。在复习这  相似文献   

16.
提高测比热实验精确度的两点做法荆门市教育技术馆肖年志(434500)荆门市东光子校鄢茅志“测定物质的比热”是初中物理热学的一个重要实验。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和提高精确度的要求,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实验前,师生双方都应做...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比热容、音调与频率关系、音调与频率关系等三个重要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比热容实验1.实验缺点如图1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的一个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图,从教学上讲,能否做好该实验是学生能否理解比热  相似文献   

18.
“混合法测比热”中误差的分析古浪县三中赵天智甘肃省1994年初中毕业会考物理试题中,第44小题是关于混合法测物质比热的误差分析题。题中的实验是初中第二册物理教材中最重要的一个实验。试卷上反映出考生对实验中误差的分析抓不住关键,思维混乱,叙述不清,因而...  相似文献   

19.
“比热”历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其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比热”的演示实验不容易做好,演示实验温度的变化不能被学生直接观察;二是学生对“比热”意义理解上的困难。要攻破这一难点,搞好“比热”的教学,关键是做好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20.
第三章热量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要求热量和比热是热学的基本概念。本章就是在简单热现象的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热量和比热的初步知识。全章教材可以分为两个单元,1~3节为第一单元。本单元教材首先从学生已经学过热传递的基础上直接提出热量的概念。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给水加热的分析,引入了热量的单位“卡”。由于物体降温和燃料燃烧都可放出热量,教材又从实例出发引入了燃烧值概念及其单位。物体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同物质的多少和温度变化的大小有关,还与物质本身的热学属性有关。教材从“1克别的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否也是1卡”这个问题出发,并通过实验的分析,引入了比热的概念和单位。教材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