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飞扬。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让阅读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转换教学观念,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点拨下自读、白悟。“个性化阅读”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的意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个性化阅读模式,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笔者认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以师生双方都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阅读教学实践的双边共同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阅读风格。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些策略来实现个性化阅读目标。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最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不同个性的学生,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培养他们阅读反思的能力,并使他们的个性获得最优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这样的实施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个性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个性化阅读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阅读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灵动与生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  相似文献   

9.
桑来祥 《甘肃教育》2014,(13):48-48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把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收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它要求教师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个性张扬的天地.让阅读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个性化教学是指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中给他们提供发展空间,使他们最终获得最大发展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相似文献   

12.
谈个性化阅读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也就是说我们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收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它要求教师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个性张扬的天地.让阅读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这种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实现师生、生生多向对话,全方位呈现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学中彰显阅读个性",以人为本"开展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呢?一、尊重学生的需求与阅读特点高中生的思维更加完整和成熟,基本上已具备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正在飞速发展,认知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范虹 《现代教学》2008,(11):60-60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把阅读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其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这一建议,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阅读活动变成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不仅是时代的需要,而且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身经验的尊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教师无疑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向导.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强调思辨,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勘中指出阅读是人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活动。“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自主激活个性,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想象、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评价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