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楠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少教师站在关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课堂生成,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观。但目前有的教师忽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教学处于静态化、程式化.一次次失去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统一体,语文的人文性赋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生命教育是指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的、人文意识的培养,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  相似文献   

3.
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是鲜活的,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更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发生。教师要捕捉这些闪烁不定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运用教师的智慧去耐心引导学生,使数学课堂异彩纷呈,充满活力。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4.
张高平 《江苏教育》2010,(12):62-62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在互动的课堂中,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那么,如何在互动课堂中激发师生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透视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有这样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课堂上只有数字、符号、公式,而没有激情,没有高潮,缺乏生机和活力。一节课上下来,老师往往是口干舌燥,学生却收获甚微。我把这样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丰富的、复杂的课堂生成现象出现在老师眼前。面对生成,该怎么办?笔者以为,"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以生成为教学资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捕捉寻找教材之中的"生成点",做好预设,教学之中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随时捕捉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有力引领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8.
让化学课堂在动态生成中焕发生命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动态生成"观是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会从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教师对教育过程能灵活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也就能把握好这种动态生成,使教育能力上升到教育智慧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曹海燕 《教师》2011,(25):66-66
一、案例呈现 在我上四年级上册《面对欺负和威胁》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不做小霸王”。我先让学生观看插图,图上一位男生在拉扯女生的辫子: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会怎么做?”学生讨论完后,我又对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开放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学不再按照预设的路线前进.这就要求教师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数学课堂教学,它要求我们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动态变化新特点.本文结合课例分析,阐述一个普通教师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去年开设了一堂英语公开课,上课内容为高三英语Unit 10 A sacrifice for love当时有十几位英语教师参加了听课,课后,我们一起畅所欲言,对本堂课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听课的几位老师对这堂课的课堂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终端效果持肯定意见,但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当时的课堂设计为: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去年开设了一堂英语公开课,上课内容为高三英语 Unit 10 A sacrifice for love当时有十几位英语教师参加了听课,课后,我们一起畅所欲言,对本堂课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听课的几位老师对这堂课的课堂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终端效果持肯定意见,但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3.
<正>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完全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当中,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一、构建有效教学,让语文课堂真起来1.目标设定要注重实效。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是  相似文献   

14.
一、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 “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又译为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相似文献   

15.
严卫 《今日教育》2008,(3):42-43
“我很喜欢你们这种宁静致远的学校育人环境。”面对一些资深教育前辈的赞许.作为校长的我很感动。是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广阔的社会舞台呈现给我们的是缤纷灿烂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6.
叶谰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少教师站在关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课堂生成,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观。但目前有的教师忽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教学处于静态化、程式化,一次次失去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机会。如何把握课堂生成,让语文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17.
一、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又译为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1]学习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后决定了人的生命的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学习是他们“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2]美术学习策略和美术学习倾向的积累,则是他们在这一段生命经历中美术学习生命的质量,这一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现在及…  相似文献   

18.
张丽 《陕西教育》2006,(10):27-27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即非预设性生成.在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若能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这些非预设性生成的资源,将促进课堂活跃,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审美体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激励和整合人格的力量。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审美体验价值”的新观点,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且在审美体验中展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审美体验的价值,是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为了使生命活力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涌动起来,实现审美体验价值,音乐课堂教学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20.
欧欣欣 《教师》2015,(3):23-2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把教学的重点落在“语文”本身,强调学生自主实践,关爱学生生命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