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中国当代词人方文山,其歌词在意象、意境、韵律和辞藻上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传统,又通过蒙太奇的艺术手法、"以旧换新"的题材和现代口语的叙述对古典诗词传统进行了全新的改造。他的作品拓展了传统歌词的领域,运用了创新的艺术手法,将古典诗词元素注入现代歌词,用现代的手法和思维对古典诗词传统进行了现代转化。本文旨在通过方文山歌词对古诗词传统的承传与现代转化来探讨其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今流行歌坛颇为流行中国风类型的歌曲,尽管歌词的创作远不及古代诗、词、曲、赋的创作那么要求严格,但仍继承了古诗词曲赋的部分创作手法和技巧。本文简单叙述了当代歌词与古诗词的渊源,分析歌词创作从语言特点、内容形式、表达技巧和审美特点等方面对古诗词的借鉴和传承,论述古典诗词对现代歌词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大多以古典诗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黎英海选取了古诗《登鹳雀楼》创作整理成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诠释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文中主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演唱分析,充分展现作品内涵与音乐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从诗歌诞生的那刻起,诗与歌就开始了它们之间割不断的联系。即使在歌曲风格狂飙突进的今天,歌词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借鉴也从未消退。继承与借鉴而催生出来的歌词,也是良莠不齐:有取其精华,成就经典的佳作;也有生搬硬套,受人诟病的劣曲。对现代歌词借鉴古典诗词的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歌词创作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当今社会流行歌曲的标题、歌词与古典诗词的关系,懂得直接引用古诗词或化用古诗词名句或全文,了解歌词创作的部分方法,并借鏊古诗词营造的意境与情调及古诗词对语词的斟酌锤炼方法,另辟蹊径,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古典诗词在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歌手许嵩的专辑中的歌词为文本,整理和分析许嵩的歌词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典故的化用、意象的使用以及意境的营造,理出现代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现代歌曲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现代流行歌曲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当代流行歌曲的研究,探讨了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共通性,并从多视角考察了现代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和继承,以期能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探寻出新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8.
作文一直是各位中学老师教学努力和探索的方向,通过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得出,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积累运用是一条步入写作通途的捷径。是提高中学生作文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探寻古诗词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词的写作方法,积累古典诗词的语言,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本文浅谈了古典诗词在语言、素材、表现手法上的优势,并对中学作文写作中如何借鉴,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代流行歌坛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借助古典文化传统的力量,大量的歌词借鉴、模仿乃至套用古典诗词的语言形式,营造出古雅典丽的情致和氛围,彰显出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品格和道德理想、传统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体现出浓郁的中国精神和中国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好古典诗词,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四步法(即四大闯关"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拓诗境"),引进了竞赛机制,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很受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流行歌曲中加入古典文学元素已成为另一种"流行"趋势。从歌众接受的角度来说,首先是因为当前流行歌词的雷同、低俗等不健康、不积极的状况不能满足受众文化程度和艺术品味不断提高的需求,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品味,满足了人们的心灵需求;其次,距离产生美,古典文学自"五四"开始被人们疏远,现在反而愈加显示出悠远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阳关三叠》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中的一首经典性的古诗词歌曲。由唐代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改编、谱写而成,歌曲中短短几十个字不但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与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歌曲流露出浓浓的惜别伤感之情,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音乐"是指在内容上以古典诗词为歌曲内容的音乐作品,它的审美特色有:词的尽善尽美,在乐曲方面表现出结构性抒情的特点,思想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音乐"审美特色研究,探讨了它的现代美学功用。  相似文献   

14.
“国风” 是《诗经》中的精华,这些民歌感情真挚,抒情技巧高妙。“国风” 的抒情技巧主要表现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及使用复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从《诗经》到陶诗看田园诗的发展与成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渊明的田园诗比《诗经》中的田园诗成熟,其表现为:一、由无名氏创作的四言诗到诗人创作的王言诗;二、由叙事性的田园诗到抒情性的田园诗;三、由理想田园生活的笼统概念到优美的学蓝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大量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对照,发现流行歌曲通过吸收古典诗词的营养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内容、情感和意境,提高了自己的整体水准和品位;同时又因为流行歌曲的广泛传唱,使人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古典诗词之魅力,为古典诗词增加了一种新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总之,古典诗词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隽永的情感韵味影响了一批优秀的流行歌曲,而流行歌曲在古典诗词的传承发扬上,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朦胧诗是我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现代主义诗潮,它在国内外诗坛均产生颇大反响。对朦胧诗和后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缘由及其美学特征,还有一些代表诗人、代表诗,以及对当时某些诗评家不确当的批评,诸如“朦胧诗表现‘小我’即‘自我’”、“朦胧诗看不懂”等,应恰当评价。朦胧诗和后朦胧诗既注意吸收古典诗和民歌的优点,又借鉴了现代诗的长处,为探索建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新诗积累了经验,使新诗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早期现代长篇叙事诗是现代叙事诗最初的花朵 ,不可多得的菁华之作。它不似现代抒情诗一刀挥断与传统诗歌的脐带 ,而是以较为亲和的姿态 ,表现出与传统叙事诗同源的民间情结。本文试图揭示其情结之处诗人以现代立场和眼光对传统的承继和发扬、创新与丰富 ;展示民间的滋养所给予叙事诗的色彩、芳香和情味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的诗歌之旅,始于旧诗,更为新诗,归于新诗格律化。其《诗的格律》旨在匡正时弊,救治新诗,于新诗格律化有倡导之功,惟其言说属急就章,缺少学理的缜密。其后,中国新诗格律化继续探索前行,却是道阻且长,至今尚未走出困境。在中国新诗格局中,自由诗与格律诗各有所长,将会长期共存。人们期待中的现代格律诗的几种主导体裁应该是:古典加民歌式的三顿体,突破古典和民歌的四顿体,以及歌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