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两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的“相”究竟指代谁?部编教材没有注明。我以为此处的“相”代“姥”,而不代“刘兰芝”。理由有三:一、根据循文求义的原  相似文献   

2.
一、“相”的用法《孔雀东南飞》中的“相”有十四处。其中有两处是“互相”之意。如: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其余十二处的“相”是置于动词之前起称代作用,接受它后面那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充当行为的受事。在这种情况下,把“相”看成人称代词,说它在句中是提前的宾语,亦无不可。不过在不同的地方,所称代的身分不同.称代第一人身的,可译作“我”。如: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孔雀东南飞》一文“相见常日稀”、“久久莫相忘”中的“相”字的意义。告诉大家在解释古汉语词语时,不仅在这里讲得通,在那里也讲得通,要符合语言的社会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相”,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个虚字。“相”的词性,《马氏文通》卷二把它跟“自、交”诸字,都当作“互指代词”。刘復《中国文法讲话》拿汉语与英语比较后,认为“相、交”是副词,“自”是代词。①按“相”字的语法功能论,作副词是恰当的,而马氏分析“相”与动词结合时,含有彼此交互义,有一定的称代作用,也基本符合古汉语实际。但是“相”不能独立作代词使用,它总是附着在动词之前,表示动作有关的方面,所以后来人称它为特殊副词,就比马、刘两家更全面、贴切。②特殊副词“相”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在使用中又有什么特点?对此,许多语法  相似文献   

5.
“相”字是古诗文中的常见字。大体说来,它有副动名介四种不同用法。相字作介词,词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把、对于、与(跟)”。对于这一点,某些同志似乎没有足够的认识,《中学语文》81—4期的《谈“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简称《谈》文),就是一例。《谈》文指出:“相字是副词,兼有称  相似文献   

6.
《陌上桑》为汉乐府民歌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行者见罗敷 ,下担理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巾肖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几句诗 ,运用赋的表现手法 ,排比铺陈 ,形象地再现了众人见到罗敷后的不同反映 ,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貌。但对“来归相怨怒”一句的主语究竟是谁 ,却有多种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指“已婚男子” ,如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称 :“缘观罗敷 ,故怨怒妻妾之怒。”有人认为即指前句中“耕者”、“锄者” ,如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选》称 :“耕者、锄者 ,归来后彼此怨怒 ,只是因为看…  相似文献   

7.
“见”与“相”在古汉语中可用来表示称代。分别叙述如下。“见”,用在动词前,且处在主动句中,表示称代,用于表示第一人称,根据上下文可译为“我”、“我们”或“自己”。例如:①(吕布)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后汉书·吕布传》)。②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例中的“见”实际上倒置动向之前,“卓几见杀”意即“卓几杀我”。“见恕”即“恕我”。一般认为是因为动词“见”的活用。“相”,表示称代时,也是居于动词前。“相”的称代用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如果它后面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由双方发出且接受的,就称代双方,常表示一种互相对待的关系。可译为“互相”、“彼此”等。例如: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三百五十多句,而虚词“相”竟有十八个之多,“见”也用了四个,这是其他诗作中少有的现象。同此,正确诠释“相”、“见”在诗中不同地方的不同用法,对更好地理解这首长诗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 “相”(xāng) 杨树达《词诠》卷六云:“相”,副词,“交相”、“互相”之义。这是虚词“相”的常  相似文献   

9.
“见”是古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常译成动词“看见”、名词“见解”等。但在现行中师《文选和写作》第二册《孔雀东南飞》一诗中,“见”字出现五次,却无明确注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见”究竟属于哪一种用法,学生常常提出疑问。现简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2期刊登了左民先生的《一种特殊的宾语前置现象》一文,认为:“及时相遣归”、“翼君实或见恕也”这类句子是一种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式,“‘相’和‘见’有称代作用时常常置于动词谓语前”。不少语法学家注意到了这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他们认为:“相”:①助动词,见也。(杨树达《词诠》)②副词,表受事,表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将相和》和中学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都有“蔺相如”这个人物、但是许多人把“相”字误读为四声 xiàng(向),其实应该读成一声 xiāng(香)。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说:“‘相’作虚词,都读第一声阴平。若读第四声去声,则是实词,或为名词,‘宰相’、‘相国’之义:或为动词,如‘吉人天相’、‘相礼’,辅佐之义,‘相’字下若是外动词(即及物动词——笔者),又没有宾语。‘相’字便兼起代词作用,可以代本人,可以代对方,可以代第三方”(《古汉语虚词》)。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六册《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中的“游泳”二字,不少教师把它当作一个词,释为“在水里游动”,这不妥当。“翔”,回飞也,动词;“集”,群鸟停歇木上也,也是动词。这句的词序是名——动——动。但如把“游泳”作为一个词,则“锦鳞游泳”的词序就是名——动,与“沙鸥翔集”属对不工。其实,“游泳”是两个词,《说文》:泳,潜行水中也。《诗·邶风》:“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朱熹集注:  相似文献   

13.
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应怎样理解才正确呢?肖文苑在《唐诗琐语·再说“诗眼”》中说: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是腐臭之意,从语法结构上看,它是动词。”而林安在《“诗眼”不一定都是动词》一文中却说:杜甫的“这个‘臭’字也只能是形容词啊!”(《福建文艺》  相似文献   

14.
《景阳冈》(义务教材五年制第十册)中有一句:“却把大虫吓唬我?”其中“把”宜改为“拿”。普通话中,“把”有三种用法:①“把”的宾语是后面动词的受事者,整个格式有处置的意思。如“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②后面的动词是“忙、累、急、气”等加上表示结果的补语,整个格式有致使的意思,如“把我累坏了”。③“把”的宾语是后面动词的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描写刘兰芝离开丈夫焦仲卿家之前辞别“阿母”,又辞别“小姑”。在辞别“小姑”的时候,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意思是要小姑今后在“初七”或“下九”嬉戏高兴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她。那么,“初七及下九”的“嬉戏”到底是什么呢? 先说“初七”的“嬉戏”。“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妇女们在这天晚上要进行“乞巧”的活动。“乞巧”就是“乞求智巧,乞求技术”的意思;织女善女红,心灵手巧,是劳动能手,故妇女们希望从她那里乞得智巧。七月七日,民间本来有各种活动,如祭祀牛郎、织女以乞求富寿,拜祭天神以乞求送子,有的在这一天制药丸、曝衣物、晒经书。晋周处《风土记》记载:“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露天设置)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乞富乞寿,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汉语中,“相”有去声和阴平两个读音。读去声时是动词和名词:读阴平时,是副词。 做动词的“相”,当“观察”、“审察”讲,如“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鄘风·相鼠》),“伯乐学相马……”(王充《订鬼》);也当“辅佐”、“帮助”等讲,如“至于幽暗昏惑而又无物以相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做名词的“相”,当“容貌”讲,如“儿已薄禄相’(《玉台新泳·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当“百官之长”讲,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在这些时候,“相”是实词,它直接担负句子的一个成分,其作用清楚,含义明白,毋庸赘言。本文着重分析当副词用的“相”。  相似文献   

17.
许海丽老师在《(孔雀东南飞>中“见”字解》(载《语文知识》1996年第9期)一文中,对《孔雀东南飞》中出现的五处“见”字都作了明确解释,但其中把“渐见愁煎逼”的“见”解释为“介词,表被动,译作‘被’”,笔者认为是错误的。略作阐述如下:“见”表被动在古汉语中尤其先秦两汉文章中是最常见的。但“见”表被动有不同于“为”、“被”等表被动的语法特征:(一)表被动  相似文献   

18.
“所”作为代词,位于动词前与“之”组成所字词组时,所字称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性限制的人、事、物。当所字位于介词前与“之”组成所字词组时,所字称代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原因、工具、条件、方式方法等等,这时所字称代介词介绍的对象.所字的称代内容理论上清楚易晓,然而接触到纷繁万变的文言文句,却往往使人费解.《例说》(载《语文教学通讯》1984年第11期)作者认为《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诺,恣君之所使之.”一句的“所”是名词,应解作“意”.这实际是把代词所当成名词来解释了.诚然“恣君之所使之”一句中的“所”不能与后面的“使之”直接结合构成所字词组,然而由此判定所“非代而名”却也失之武断。“所”之所以是代词,是因为“所”在句子里有其称代的内容,在“恣君之所使之”一句里,“所”称代“使之”的方式方法。先秦文言文里似“恣君之所使之”这样结构的句子并不乏见。例如:  相似文献   

19.
一、“相”字应分立一类代词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应当是统一的,词的分类也是如此。恰当地区分古代汉语词类,对于准确理解句子结构和词的意义都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古代汉语里的“相”字是较复杂的一个多义词,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说文》:“相,省视也。”也就是说“相”的本义是“仔细看”或“察看”的意思。如“相鼠有皮”(《诗·鄘风·相鼠》)。“相”原是个动词,又引申为“扶助”,如“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左传,昭公三年》)以后辗转引申才作副词“互相”用的。可见“相”作互相讲,并非它的本义,而是词义发展变化的结果。而后,“相”具有称代作用,也是词义发  相似文献   

20.
田作 《语文知识》2000,(4):38-39
渠,在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注为“水所居”。这是它的本义。但在古诗文中间,“渠”作为代词“他、它”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如不了解这个用法,单凭字面意思望文生义,便会造成理解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请看下面几例: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宋·杨万里《插秧歌》中有“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插秧只不答”;宋·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