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突出,针对非智力因素的特点和现状,文章提出“试后评价”的概念,对非智力因素进行量化测评,分析学生答卷过程中造成失分的非智力因素,通过长期跟踪调查和专项训练,降低甚至消除其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教育报刊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说法: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同智力因素有关,更重要的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认为“转化差生仅仅强调发展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还要从培养非智力因素上去着手。”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等于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均见《山西教育》1991年第1、2期《差生的转化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说法,时下不仅相当普遍,而且大有扩展之势。从一些文章看,已经由学生扩展到教师和校长身上了。据我所知,“培养非智力因素”原是对青少年学生说的,是  相似文献   

3.
在有关“非智力因素”的讨论中,我认为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非智力因素”的提法是否科学。下面我来谈点看法。首先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智力”这个概念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关于“什么是智力?”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教育理论界把智力看成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判断力等,这只能代表一家之言。目前国内心理学界把智力界定为“人们在获得知识(学习)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①而国外对智力的看法更是众说纷纭。早在本世纪二十年  相似文献   

4.
对“非智力因素”讨论及有关问题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智力心理因素,当其论域为心理因素时通常叫做非智力因素或非认知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或认知因素而言的。十余年来我国发表了以“非智力因素”为主题词的文章约200篇,这还不包括以“非智力因素”及具体要素为关键词的大量文章。我们对此作了初步的、综合而简要的回顾并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程度对其成功就业有重要作用。在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非智力因素评估中,定性分析只是从概况上作出方向性的、大致性的初步评价,并不能深入地、全面地描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无法进一步研究非智力因素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复杂影响。为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文章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初步探究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非智力因素的量化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的教育报刊上出现了一种说法:培养“非智力因素”。坦白地说,我的心理学知识很肤浅,要对这个领域里的问题质疑,是不自量力的。但对一个新的说法接触多了,难免要思考一番,再由思考产生疑惑,进而质疑,也是很自然的。那时,不少教育类杂志经常提到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同智力因素有关,更重要的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认为“转化差生仅仅强调要发展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还要从培养‘非智力因素’上去着手”。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等于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此…  相似文献   

7.
首先,文章在归纳总结古今中外智力观的基础上,规范了智力的内涵,并确定了智力因素的外延。其次,文章界定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并从广义的非智力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及具体的非智力因素三个层次进行了阐述。接着,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分解为六对共十二个命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剖析。最后,文章介绍了IN结合论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对认识过程起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一方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再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就非智力因素的机制问题、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区别问题、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不宜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分割开来而分别确定其生理基础,应当从整体的观点去探讨非智力因素的机制。文章又从非智力因素和智力的所属范畴、所起作用、组成因素、结构特点、所属系统、构成方式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它们的区别。文章还认为,这一理论与我国的学校教育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并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教育目的论意蕴李国榕,杨昌勇近年来我国教育学、心理学界有些学者就“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科学性 ̄①和“培养非智力因素”说法的科学性 ̄②提出了质疑。那种认为非智力因素是逻辑学上所说的负概念而不能作为科学概念的说法,既不符合逻辑学原理又不符...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路红 《辅导员》2009,(21):9-10
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不像记忆力等“智力因素”那样帮助我们学得快、记得牢,但是,它具有“智力因素”所不能替代的神奇作用,尤其是在“探究学习”中,可不能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下面以大家熟悉的“兴趣”为例,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相似文献   

13.
肖宗六 《湖北教育》2003,(21):17-1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教育报刊出现了一种说法:培养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心理学上的名词。坦白地说,我的心理学知识很肤浅,要对这个领域里的问题提出质疑,是自不量力的。但对一个新的说法接触多了,难免引起一番思考。思考之余产生疑惑,进而提出质疑,也是很自然的。那时我经常看《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杂志,上面有些文章经常提到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同智力因素有关,更重要的与非智力因素有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能力与特长为目的的一门课程,它的开设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目的的重要举措。然而,语文活动课作为教学改革的新生儿,尚在实验总结阶段。笔者姑且以“基调”、“大调”与‘高调”的提法作点概述。 一、语文活动课的基调:以兴趣为源,以非智力因素为流,泽及素质教育之乐土。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等,它始终贯穿于一切智力活动之中,对智力活动起着定向、调节、强化等主导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前提。而…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非智力因素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陶行知先生虽未直接提及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然而在他有关教育的论述中多次谈到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强调这些心理因素在学生学习、成才过程中的作用。文章还认为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有关非智力因素的思想和实践,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而且对今天的教育工作也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函数。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与非智力因素有必然的联系,而与智力因素却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爱迪生认为:创造发明只要求一分的灵感,但必须付出九十九分的血汗。“灵感”是属于智力的,“血汗”是属于非智力的,是人的坚强意志和性格的表现。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差异并不悬殊,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函数”。 近年来,我们在重视和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关于“智力活动本身没有积极性”之说是不能成立的,“非智力因素理论”的正确性还有待证明。  相似文献   

19.
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是对当代大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大学生的素质一方面体现在对所学专业的掌握程度,也就是对本专业的知识的储备和对结构的掌握,这些构成了促进大学生发展的智力因素;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素质体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激励和发挥,可见,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界定;大学生素质的内涵;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这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素质的积极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郑璇玲 《教师》2010,(16):120-121
中学后进生问题是当今中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转化中学后进生的有效方法是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首先对中学后进生进行诠释和界定,认为对后进生的确切称呼应该是“非智力因素有待开发的人”:接着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及功能进行阐述,为运用非智力因素转化中学后进生提供依据;然后,针对中学后进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淡薄、情绪情感障碍、意志薄弱这四个缺陷对症下药,提出了优化中学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即进行近景性动机教育、情趣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