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自然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弓金环刘慧兰几点做法一、热爱学生,以情育人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好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热爱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热爱差生。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转变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同...  相似文献   

2.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教师表达教育爱的种种方式中,哪些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爱呢?为此,我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教师进行5步指导,应遵循的主要规律有4条。 1.热爱学生规律: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工作。教师不热爱学生就没有对学生的主动真诚负责的指导工作,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成效。教师不热爱学生,学生就不会亲其师,更不会信其道。  相似文献   

4.
热爱学生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中所产生的最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用爱培养爱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才能热爱和信任教师,进而与教师亲密合作,这样,教育成功就有可靠的保证。那么在“用爱培养爱”的教育过程要注意哪几个方面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区别于其他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宽容是教师爱学生的一种体现。只有真正关心热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爱的海洋里展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8.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往来,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对学生的爱,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学习方…  相似文献   

9.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教师表达教育爱的种种方式中,哪些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爱呢?为此,我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贾凤魁 《学周刊C版》2014,(6):206-206
赞可夫指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育就是爱,没有出自内心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爱才能架起沟通师生间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但这种教育的力量只有爱做基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奇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要转化差生,教师必须有爱心、信心和耐心。 爱心。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基于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以真诚、纯洁、无私的爱。特别是对差生,更要多爱护关心、帮助、鼓励,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熟悉。教师要了解、熟悉差生的个性、特征和表现,要了解差生的知识缺漏情况。还要知道他们的家庭情况:家务重不重,父母亲对子女学习情况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2.
唐绍荣 《教育导刊》2003,(5):22-22,21
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班主任工作和年级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克服对后进生的偏见,重新认识后进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热爱后进生;研究教育对象和教育策略,切实帮助后进生。只有这样,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才能真正凑效,学校教育质量才能全面提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对儿童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前提。爱生之情,特别是爱后进生之情,发自一个教育者使命感、责任感。转化后进生,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这类学生的基础上。从小处讲,教师…  相似文献   

13.
俞和平  时敏 《成才之路》2011,(36):79-79
一、中职班主任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可以说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是不少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托尔斯泰就曾经这样说:"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教育,就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射进学生的心灵。可见,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的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正在健康成长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有了老师这种爱的力量,就能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许多实践证明: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但教师对学生的爱,掺不得半点私心杂念,要爱得纯洁无私,没有界限,没有等级,一视同仁,要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7.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但实际教学中,优秀的学生人人爱,学生的优点人人喜欢;面对差生,有很多教师嘴上不说,心中则早已生厌,面对学生的错误,更是雷霆万钧,百般指责。但我认为,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没有不好的禾苗,只有不好的农民一样;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优秀的学生像茁壮的禾苗一样只需教师的稍加指导即可蓬勃发展,而差生才真正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学生的错误才是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实现教书育人的关键点。谁正视了学生的错误,谁才是真正爱学生,谁才能真正领会到什么是教育,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现代中学教师最显本的行为准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人类的道德标志,这种爱与父爱、爱同样无私。现代中学教师的爱生必须具有广博性,它不受学生成绩优劣、品行优劣、衣着容貌、家长地位等方面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应偏爱差生、穷生。只有严于律己,才能力人师表,只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教育好学生。教育活动和真地社会活动一样,真成果决非由单个人旁动所能取得,而是教师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位教师都是“有所长”者,也是“有所短”者,在现代社会中,要完成…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如何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使课堂多一些欢笑,少一些尴尬,便成为教师教学素养的最好体现。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偶发事件的处理也要以“爱心”为行为的准则。在偶发事件的处理中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负责精神。  相似文献   

20.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师爱”应该来自于每位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班主任都是热爱学生的典范。然而,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爱生。有的教师认为“爱生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事实上,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们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