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何故"炙手可热"曾经见到过一篇题为《"汉钞"收藏炙手可热》的新闻,里面有句话是这样的:"湖北省钱币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湖北地方的货币,尤以‘汉钞’最具代表性,如今它是炙手可热的收藏品。"这句话中,"炙手可热"是明显用错了。  相似文献   

2.
《出国与就业》2008,(9):39-39
8月15日下午,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介绍中国教育开放与国际合作等方面情况。针对中国采取哪些措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的问题,章新胜认为,中国所确定的留学工作的三句话的方针中,核心工作也是"鼓励回国"。这也是绝大多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播报方式以严肃、认真的"八股腔"持续了许多年.几年前,新闻的播报方式改成说新闻之后,其轻松、自然的主持风格得到了观众广泛的认可.这种新闻播报方式的改变开启了新闻娱乐化的先河.于是,很多电视台都在新闻主持人娱乐化方面冥思苦想--新闻娱乐化的外在表现;而现在就连新闻的内容也越发地娱乐化了,各地电视台都以猎奇、趣味的新闻娱乐受众,变"硬新闻"为"软新闻"--新闻娱乐化的内在体现.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地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地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翻翻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你会突然发现"有钱就是任性"这句话成了当下最红的流行语。据说这句话出自一则"老刘网购被骗"的新闻帖:老刘网购累计被骗了54万余元,其实在被骗7万元时他就已发现上当了,但他选择继续被骗,理由是"想看看骗子究竟能骗走多少"。有人便在新闻后评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人们公认的至理名言。作为新闻单位建立良好信誉的基础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真实二字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相当重要。然而,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关于新闻失实、虚假新闻的批评和讨论却没有停止过。多种多样的主  相似文献   

6.
新闻学是一门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培养和加强学生实际新闻写作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就新闻写作在实践型新闻教学中的思路做了详细探讨,促进学生正确把握"学"与"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作为记者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今天你看新闻了吗?"这句话在我们六(2)班几乎成了孩子们每天的见面问候语。"‘新闻早点’准备好了吗?"特色小队的队长在催促队员了。"新闻晨会该彩排了!"看,小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报道中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业的最基本要求.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严格执守了这一原则,部分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新闻失实"与"有闻必录"的两种极端取向.从伦理的角度看,新闻报道在执守真实性原则的同时,还应着力凸显新闻事件对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意义,以帮助社会公众履行其作为公民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和新趋势。如今,新闻娱乐化趋势已逐渐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有人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将新闻娱乐化看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新闻娱乐化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我们要在新闻娱乐化的过程中,更好地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被冠以不会写新闻的帽子而被传媒单位排斥,这表明新闻传媒业结构、形态、体制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更表明新闻教育与业界需求脱节了。文章根据"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教改经验,认为可以通过精讲案例、观摩新闻和课外实训来提升学生的新闻敏感和采写水平,形成新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对于时下流行的这句话,我总觉得有些别扭。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几年前网易的一则新闻上,一位教育部的高官也说过同样一句话,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对此是持认同态度的。其中一位网友的留言至  相似文献   

12.
条文化的新闻规范由新闻法律法规、新闻行业标准两部分构成。新闻行业标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闻职业标准,另一种是新闻事业标准。因"报道端"有着自己不同的深层结构,奉行新闻职业标准的媒介呈现的是"建构的社会现实",而奉行新闻事业标准的媒介呈现的是"被要求建构的社会现实"。媒介有"前窗",也有"后窗"。媒介的"前窗",以新闻行业标准在新闻生产中形塑新闻框架;媒介的"后窗",以禁止性新闻规范在新闻生产前过滤事实。  相似文献   

13.
正前一段时间有一则新闻很火,报道的是一网友逛西安碑林博物馆时,意外在唐玄宗李隆基御碑《石台孝经》顶端发现了"朕略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引起众多网友追捧,但最终证实这句话只是一个有趣的误会。《石台孝经》原文开头的三句话"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  相似文献   

14.
面临时下"民生新闻热"和"民生新闻评议热"现象,笔者试图以联系的观点来剖析"热"现象之下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这一剖析工作达到正确认识民生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时代不断的发展,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新闻逐渐由单一的"播"的形式,演变出了许多新的形式,其中"说新闻"就是一种能够生动的传播新闻的形式。本文论述了"说新闻"现象的目前现状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并对"说新闻"的发展前景持看好态度。  相似文献   

16.
"公共新闻"概念最初从美国引进,自2004年开始受到我国新闻学界的持续关注。进入21世纪后,有关"公共新闻"的研究逐渐被衍生而来的"公民新闻"所取代。从"公共新闻"的内涵出发,系统梳理其产生发展的内在条理,介绍国内近十年内对公共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归纳当前该领域研究中的主要分歧和亟需廓清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企业生产产品的同时,也"生产"新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现代媒体的竞争加剧了企业的新闻策划.媒体对企业的新闻策划应当保持理性,谨慎出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国家和中国相继出现了运用文学写作手法写作新闻报道的风潮。以美国为先驱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的"散文诗新闻"是最突出的代表。"新新闻主义"主要运用小说的写作技巧来书写新闻故事,"散文式新闻"却是借用文学性散文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新闻报道。二者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20,(6):12-16
"建设性新闻"由于其清晰的价值内核和模糊的开放性边界,能够有效适应不同国家的媒体环境,为其实现各国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文章系统梳理了建设性新闻的概念发展脉络和核心价值理念,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念特征,从党性、舆论监督、"以正面宣传为主"和尊重新闻规律观等四个维度分析了我国新闻的建设性并对我国新闻建设性的再发展提出建议。文章认为我国媒体工作者应积极发挥自主性,媒体工作者角色应向"调解者"调整,新闻报道应立足"未来导向"的站位。  相似文献   

20.
翻译界历来重"硬新闻"而轻"软新闻"。这给同类题材的翻译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基于此,文章以《今日中国》为例,对软新闻的翻译教学实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