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熊少辉 《中国培训》2000,(11):13-13
引进与培养的关系。据统计 ,西部每万名劳动者中 ,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为92人 ,不到东部的1/10 ;全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 ,只有15 %集中在西部。人才总量不足 ,尤其缺乏高层次人才 ,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关键之所在。人才从何而来?一要靠引进 ,制定优惠政策 ,从外地引进急需的人才 ;二是靠培养 ,在本地人员中挖掘潜力。从当前西部人才开发情况看 ,政府和企业引进外地高层次人才的热情和力度要远远高于培养本地人才。如青海、甘肃出台了“沿海待遇、户口不迁”的政策 ;新疆…  相似文献   

2.
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就开始探索并在教师、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之间建立起一种更为亲密的伙伴关系,出现了一种合作解决问题的在职进修新体系——“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进修,这是“校本师资培训”的雏形。后来这种培训模式被美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采用,逐步发展成为各国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主要模式,被誉为教师在职进修制度上的创新。在今天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大形势下,开展校本培训对西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探索校本培训的实施方略,开展科学的教师培训,有利于西部地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为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需要哪些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应有别于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西部地区要寻找自己的优势,凸现自己的特色,要发展西部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因此,西部地区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所在。而西部大开发究竟需要哪些高素质人才?“国”、“地”、“专”、“赵”字号人才 ,是西部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美国“自由土地”的存在和联邦“公共土地”政策而形成的美国西部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主要通过开放性、多样性和投机性等形式体现出来。现今研究美国的开发模式有助于我国西部开发之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西部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详细阐述了清华大学在为西部培养少数民族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和管理干部中所采取的不同的培训方式,以期达到为西部大开发输送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五”计划的重点,综观全局,人才是西部开发的关键性因素,重视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培养,是发展西部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西部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认真研究人才资源的现状,采取积极的措施,开发人才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强调西部开发要“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积极发展西部地区职成教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既是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8.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开发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在知识经济时代,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中,只有通过正确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才能发展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并为“走进前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改变“等、靠、要”传统观念、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和在协调东中西区际关系中开发西部等角度明确了西部大开发目标。在注重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中,从自然资源优势转到社会资源优势上,建立新的开发模式。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兼顾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以内部行为作根本,调动外部行为,从根本上打破西部二元结构,解决西部大开发手段。加速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为实现十五大提出的“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宏伟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必将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非常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加大改革力度迎接新的挑战,促进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更多合格的各类建设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是摆在民族地区高等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历史任务。针对新疆伊犁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江苏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与协同推进了对口职业教育援疆长效机制的构建,通过强化对口支援的顶层设计、强化示范辐射的院校对口帮扶、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的帮扶提升、强化教育干部人才的结对帮扶、强化"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师资队伍培养等重要措施,助推伊犁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对口援疆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分布情况和专业大类分布情况各有偏重;专业调整方向不同,东部呈内涵式发展趋势,而中、西部则仍处于外延式发展阶段;中、东、西部的专业聚集度呈由高到低发展状态。总体来看,经济水平差异、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差异、专业预警机制差异等是造成各地区专业设置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找准自身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就业缺口较大、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亟需建立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的学生培养机制,强化工匠精神培育,优化实现现代学徒制,做好培养和就业工作;优化高职院校办学管理,加强职业教育治理,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建设,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度;适应时代需要健全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适应"互联网+"时代,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在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与就业市场中实现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适应"新常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就业空间和教育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不同发展模式,认为东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以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学校为主,中部地区宜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西部地区应以职普渗透为主.  相似文献   

15.
"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高职教育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坚持层次和类型的和谐统一,在"职"字上办出特色,不断彰显其职业性以体现其核心价值和优势所在;在"高"字上凸显水平,不断彰显其高等性以提高其整体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这既是高职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教育面向未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培育大学文化和精神等三个方面对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和谐统一进行系统思考,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肩负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平台,在区域内精准帮扶上下功夫,通过大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依托职教集团优质产业成果转化,特别是老年服务产业人才缺口实行精准帮扶,提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为实现消除贫困、全面小康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  相似文献   

17.
阚丽  冯辉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8):9-11,46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岗位对人员知识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很严重。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突破培养层次局限,系统地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营造有利于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承担着人力资源培养的重任,高职院校必须对自身发展道路、教育体系、培养目标与定位、教学模式、特色品牌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规律性的重大问题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并注意把握好高职教育规律和高职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规律,加快内涵的发展,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而为实现人才强国的目标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西省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走校企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之路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也存在着因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中等职业教育定向不明、求稳求妥的山西文化导致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普教化倾向、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制约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等问题。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是校企结合、工学交替,有效途径是行业性或区域性的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运作。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探索中发展和在发展中探索将是我们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必须走过的一个痛苦历程。职业教育理念是探索中的重点,理念来自于市场,有怎样的市场就应当推崇相应的理念。紧紧把握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统筹兼顾、资源共享、拓展劳动力就业渠道是职业教育求得发展的理论基础;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等方面应具有前瞻性和多元化思考,畏缩依赖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