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夏季,国内多家报纸发表或转载了梅白 所写的《毛泽东笑谈郭小川》(下简称“笑谈”)一文,其中有杜撰的嫌疑,联想到当前一些回忆性的著作常有类似的毛病,很有必要予以讨论。 前些年梅白写过一篇回忆毛泽东在湖北的文章,曾使得长期担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王任重读后难以抑制其义愤,乃以“满篇谎言”为题,批评了他伪造史实的行径(见《新华文摘》1989年第6期)。 王任重发表批评梅的文章已多年,未见他出来为自己辩白。去年,他又抛出“笑谈”,说他在庐山上想到他的知己、诗人郭小川和他的“彭大叔”(指彭德怀)…  相似文献   

2.
读画录二则     
又是一幅“错版画”“错版画”,这是我仿照集邮界的“错版票”生造出的新词,辞典里暂时未见,恐怕美术界也不愿让它有立足之地。不过,我却很担心将来美术出版界会不会频繁地使用起这个术语。这种担心或许有点为时过早甚至有点多余,可也并非毫无原因。前不久,笔者曾见一本美术读物把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制成错版印行于世,心中很为这位文艺复兴大师、这幅世界美术杰作在咱们文明古国的遭遇感到气闷,于是发了几句议论。言犹在耳,笔者便见到“又一幅”,这回该轮到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了,仿佛只要是大师的作品咱都不放过似的。伦勃朗晚年的生活十分清苦,直到一六六一年才稍有好转。这是因为此时有人雪中送炭,向他定购了两幅大型作品。其中一幅是受布商领袖们委托  相似文献   

3.
高明 《图书馆杂志》2006,25(10):75-77,7
《后汉纪》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文献,现在流行的两种整理本在校勘方面仍有可商榷之处,本文试图从文献对勘和语言研究的角度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4.
"山东兄弟"之"山东" 关于王维的籍里,《旧唐书》本传云其为"太原祁人",《唐才子传》云其为"太原人"乃就其郡望而言。王维胞弟王缙,官至宰相,《新唐书》本传云其为"太原祁人"。王维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当无异议。至于王维实际籍里,即其家在何处,尚存疑义。王维集中著名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题下自注:"时年十七。"该诗系作者重阳日在异乡思念家中诸兄弟而作,题中所云之"山东",当其故乡,即其十七岁出游时弟妹们所  相似文献   

5.
钱仲联先生标校的《钱牧斋全集》实为近代钱谦益作品整理研究之精品,然在具体校读中,亦有个别可商榷之处,故就其中十九则,分校勘、标点两类,略作考辨,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6.
《鹖冠子·著希》"希人者无悖其情,希世者无缪其宾"之"宾"为"实"之误字,"缪"当训为"违背","缪其实"与"悖其情"皆是违背实情之意。《鹖冠子·度万》"人执兆生"之"执"当为"埶"之误字,读为"设","人埶"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  相似文献   

7.
空而未了──读《近代中国小说史》献疑房向东夏志清是华裔美籍的著名学者,在港台学界颇有影响,也受到新时期大陆文学界的注目。夏志清先生的《近代中国小说史》,对鲁迅的小说作品作了他的评价。其中,他指出《狂人日记》的缺点是“缺乏一个现实的情节去解释为什么狂人...  相似文献   

8.
读书献疑     
顷读柳鸣九先生的大作《“翰林院”内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这是前几年漏读的一本妙书。之所以“妙”,是先生描写那群“洗澡”(取杨绛同名小说之语)后的众“翰林”(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并不拘束,反而是心情完全放松,这样写来就有些意思了;此外,在众“翰林”之间,先生于话语问还不时有所褒贬,使稍稍知晓那个“学部”情况的看家有心领神会的“阅读愉悦”,这也是这本小书的一个“妙”处。  相似文献   

9.
读书献疑     
平日读书,偶有疑问,随手摘记,并非就全书进行质疑或评价,亦非凡是提到的例子都肯定有错。笔者只是希望:凡是有类似情况的著者、编选者、出版者,都有责任注意读者的信息反馈,如有错漏误差或不确等现象,务必设法加以改正和补救。一、苏轼诗作,数量悬殊刘乃昌《苏轼选集》(齐鲁书社1980年5月第1版)在《略论苏  相似文献   

10.
晚生献疑     
我想向在座的前辈、领导和出版界朋友献上一些疑虑。我觉得现在出版社的“人文运作”严重了一点。人文眼光和人文情怀对衡量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是编辑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但新世纪里要重新审视的东西很多,人文的滥行会导致很多不太理性的东西。与其  相似文献   

11.
王德威先生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总能在看似已是常识的地方,在一些易被忽略的边边角角处,发掘出新意来,让人颇受启发.他的近著《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即是一本读来很爽的书,其中的第一篇文章《重写“重写文学史”——十个“关键”时刻》,就正在编写之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谈论了贯穿其中的一个脉络、一种文学史编写方式,也即十个“关键”时刻,乍看之下,令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2.
一 中华书局版《焚书》(1975年1月,北京版)的《增补二》中,收有《复焦弱侯》一信,是从《李温陵集》卷四移录的。(268—271页,下只列页数。) 考此信,在《焚书》卷二中,其实已经收录了,题名相同,也作《复焦弱侯》(同书46—48 页)。只是文字有出入而已。 将二文对校,可知《增补二》所收的文字较全。《焚书》卷二所收删除的文字,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1 有关李卓吾自身的内容。不愿意过份麻烦焦氏。如信的开头“无念回……但闻兄身心俱不得闲,则我决不可往也无疑也。”(见268页)信的最后,“弟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出土文献的深入研究以及电子检索等现代学术手段的使用,许多“伪书”被证明其实并不伪.这就迫使我们对古籍辨伪的概念、目的、方法、证据、论证过程以及成果应用等提出质疑,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旧唐书·狄仁杰传>载:"高宗将幸汾阳宫,以仁杰为知顿使.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俗云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乃发数万人别开御道.  相似文献   

15.
《文献著录总则》(以下简称《总则》)、《图书著录规则》(以下简称《图则》)等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文献工作标准化的可喜成果,也是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最近,笔者学习了有关文献著录标准,的确获益非浅,但仍感到有个别基本概念解释得不甚清楚,似乎还有值得商榷的余地。(一)关于目录的定义《总则》指出,目录是“将一批款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文献报道和检索工具。”这里强调了目录的通报(报道)性和检索性两个主要特征,不过却忽视了它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先生在《整理古籍的第一关》中指出:"标点符号的使用,可以斟酌的地方很多,但是关系到正确和错误的,主要只有断句(传统意义的句)和引号起讫这两件事。"受吕先生这段话的启发,平时翻检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1982年第2版),发现书名标点中也有不少地方值得斟酌。现特将其分为三类整理出来,供是书读者及整理者参考。一书名类首先说明一下,为排印方便,摘录原文时一般都改用相应的新式标点符号(专名号略去),但本类中所涉及到的需加辨析之处仍沿用书中标法。  相似文献   

17.
<正> 毛晋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藏书家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私人出版家,对于传播中国文化作出过重大贡献,因此,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进行过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因为史料的不足,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清楚。多数研究者,往往转用二三手资料,不进行分析考证,或着眼于宏观,而忽视了一些具体问题,势必影响到对于毛晋的整体认识。宏观研究只有建立在翔实准确的考证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书讯二则     
  相似文献   

19.
纠错二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5,(10):39-39
应是“迭爆”8月22日上海《新民晚报》26版《丢了一块金牌冒出一双新人》一文中说本届羽毛球世锦赛的混双项目“冷门叠爆”。笔者以为“叠爆”错了,应是“迭爆”才对。“叠”有一层层往上加,重叠、折叠的意思;“迭”有屡次的意思。所谓“冷门迭爆”,就是多次出现冷门,当然应该是“迭爆”而不是“叠爆”。  相似文献   

20.
纠错二则     
"风雪没膝"不通2月17日上海某日报7版《合二为一成大家》中:"这条路风景多变,时而是绿茵茵的草坪,时而是泥泞乱石,时而又是风雪没膝……"上述"风雪没膝"之说不通。风雪,即风和雪,一指刮风下雪,一指严冬的自然环境。如风雪满天,又如冒风雪战酷暑等等。冬天雪下多了,地上积雪可能会没过人的膝盖。但是风无论如何是不会没膝的。可改"风雪没膝"为"风雪满天"或"积雪没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