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认知学习理论,提倡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新知识不断被同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常会产生矛盾冲突,从而使学生困惑,形成认知冲突.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置多元化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何庆敏 《甘肃教育》2013,(20):83-83
一、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实践证明,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可以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积极思维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所谓问题情境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教学.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促进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对问题情景的研究.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问题情境中实现思维加工的过程,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现以实验引出问题情境教学为例来说明具体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良好的数学情境,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5.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特点:1.学习的自主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已有经验和知识结构对新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要通过自主学习,对原有认知结构加以改造和重组,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2.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为发展学生的认知灵活性,形成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应把知识学习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通过多次进入重新安排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背景性经验,从而掌握知识的复杂性及相关性,在情…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很自觉地创设情境来教学。如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操作情境探究新知,创设游戏情境强化练习,创设别样情境形成高潮等等。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获得发现真理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发现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途径,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因而。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情境有其更广阔的天地.创设成功的问题情境可以使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注重情境创设 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的情境又称为教育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环境。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进行想象联想.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去了解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当的情境.使知识的学习赋予生活的意义.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一目...  相似文献   

9.
“创设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迫切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各种方式、途径创设问题情境以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贺剑锋 《宣武教育》2004,(10):44-45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J.S.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探索知识.从问题情境中去概括出原理、定理、法则和公式;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数学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其中把问题情境放在首位,本文以《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的情景设计为例.阐述了教师要积极营造问题探究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以帮助学生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知识的理想阶梯。  相似文献   

12.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源泉,是联结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数学情境,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相似文献   

13.
问题情境是指教学中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其基本功能: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问题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如何提高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应是数学教师认真思考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现实、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教材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些要求之下,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中学生物课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就要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组织教学内容,运用问题设计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问的桥梁.一个良好的数学情境,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相似文献   

17.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经历与体验——应用与拓展”这是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中发展的.这一规律启示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知识的形成、建构、反思和运用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8.
创设新冠病毒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和资料分析,以自主构建“中心法则”相关知识,形成“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的大概念。实践证明,在利用知识解决情境问题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发展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创设一种好的学习情境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一种高效的学习状态.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巧设语言情境.能激励学生.让学生勇于接受挑战性的问题.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创设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去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置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与分析,进而解决问题.各种情境的创设将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通过情境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且这些活动将形成一个有杌的整体,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学习.有效的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创造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文就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探究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