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现状的思考 长期以来,在观念的制约下,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改革习惯于在方法、模式上探寻,希望有一种简单便于模仿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文教学的捷径。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鲁迅作品教学的探索中,也过于重视教学行为方法的革新.很少注意到作品主题意义的重新挖掘,长时间地沿用一套固定的、与鲁迅研究的前沿成果相去较远的主题话语,过于重视对政治意识形态层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人性假定是研究法及法现象的人性基础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而人性善恶观又是法的人性假定的主要内容。中西法律传统中法理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人的根本认识有差异,同时中西法律传统中对人性善恶的假定中又存在某些相似或共同之处,所以从人性善恶观对中西法律传统的影响出发,可以发现和认识中西法律传统的某些异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承认西方现代文学作品《变形记》中荒诞的真实性的同时,剖析了荒诞产生的原因,并呼吁现代社会人类应正视荒诞,拯救人性。  相似文献   

4.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她以其细腻的观察对人性进行了大胆的披露,也考验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和精神承受能力;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独特的心理世界,刻画了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深层揭示了曲折摇曳的人性迷宫。  相似文献   

5.
如何界定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理论界见仁见智,争议颇多,但有一点至少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即赫尔巴特、凯洛夫的学说代表传统教学论,杜威、赞可夫的学说代表现代教学论。本文即以他们的学说为例,比较说明两种教学论在人性假设上的异同。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性,即人的基本道德天性和行动天性,以及人同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基本看法和认识。由人性假设可以引出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以及人同周围环境的关系等诸多问题。这也是每个教育理论家在建立和发展其教学理论时所必需思考的问题。考察历史上各种教学理论和流派,我们就可以发现:一种教…  相似文献   

6.
在魏玛的岁月丰富了歌德的人生阅历,使他的思想产生重大变革。1786年的意大利之旅更是促成了歌德从一个狂飙突进者到一个古典主义者的深刻转变。歌德一生都在探索人性,并在作品中展现其探索成果,以期使读者受到熏陶。在《神性》这首诗中,歌德阐明神性是人性完美的典范。人与自然不同,把神性当做人性典范,并不孜追求,以实现与其日趋接近。  相似文献   

7.
人的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西方哲学家们探求人性的内涵,不断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摇摆。梳理从古希腊哲学中的“灵魂说”到康德的“理性人”的人性论的种种观点,将西方哲学中的人类理性按其发展的线索重新综合,探究人性新的内涵,为人性的解说提供一个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人性论研究大多局限于抽象的善恶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理论学科,以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旨,它的人学理论以人的劳动为切入点,以人的社会性为结论。通过对中国传统人性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比较分析,将有助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全面看待中国传统人性理论。  相似文献   

9.
以文学人性论为理论依据,从人性化层面解读《项链》及《大浴女》的主题,论证人性是文学作品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0.
陈辽先生对文学与人性关系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陈文有将人性等同于西方人性论所谓的“人性”之弊,陈文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性观的理解亦有片面、肤浅之嫌。陈文还否认了人性在文学中的自发反映。在具体论述中,陈文存在着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未能摆脱抽象人性观的影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缺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性是历史的、发展的、不断生成的,人类生活的现实性、实践性、社会性和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由性、自觉性、能动性是人性的重要内涵,人性与动物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曾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和哲学、美学角度科学、深刻地阐述了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该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危机在于其与传统的断裂。挽救危机的关键是寻找并重建传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注重保护,一方面更要强化传承,同时还要深化理论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遗产保护、传承人创作、科研机构提炼加工进而形成研究体系三条线同时进行,以达到保护传统,创新传承的目的。这样一来在恢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文化防线也得到巩固,避免创新取代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内部瓦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文化遗产保护除了要制定相关的法律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民众的自主参与。民众的自觉意识,是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的基本前提,而学者的参与则是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的智力保障。有鉴于此,韩国文化遗产的一些保护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思潮和思想不断涌入,传统的说理教育已不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注重人性化的人文情怀,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人文素养相对较高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人类生存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而文化的世代传承、创新和进化需要借助教育机制。教育与文化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和互动发展的共生关系。从解析"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两个概念及涵义入手,分析了二者作为特定术语所蕴涵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教育传统。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弘扬文化传统,如何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推进教育现代化,就成了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教育文化学的角度,探索继承和弘扬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华民族文化元典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删订的《诗》、《书》、《礼》等“六经”和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典籍都是文化元典,在其中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遗产;在此基础上,以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为主线,辅之以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梳理并论证中华民族文化元典中人文精神的七个方面.当今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应当吸收和继承元典人文精神的合理内容和精华,重塑能适应21世纪的人文精神,使民族的优秀文化焕发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遭遇文化传统是必然现象,本文在厘清文化传统的内涵的基础上,着力剖析课程改革中文化传统的迷失与症结,认为课程改革在借鉴西方教育理论的同时,无视或忽视了文化传统的在场,为此,笔者指出课程改革应扎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实际,把改善文化传统的不足和薄弱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8.
课程价值取向是影响课程活动的核心因素.它贯穿于整个课程活动之中,并直接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运行.文化传统是制约课程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分清不同文化传统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特征对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价值取向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晚清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中,1894—1895年的中国甲午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与社会问题的关节点。在文化传统中,信仰和崇拜的因素很重要。在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与文化传统的流失和重建问题上,又有着“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破坏和发展问题,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是学问与知识的清理,六、七十年代的反传统,则是无知者对传统的毁坏。近代以来的批判传统及现代化过程中隐含着两个问题:一、如何重新诠释文化传统的价值?二、民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