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气发生器用8~12毫升的针药瓶(厚壁的亦可)及废圆珠笔芯等装配面成,固定在用木板、木条及铝芯胶线制成的小木架台上。针药瓶内先放少量研得很细的高锰酸钾粉末,用滴管向尖咀管内加入浓盐酸,即有氯气放出。氯气经细胶管通入20毫升的废安瓿内,安瓿插立在泡沫塑料板的圆孔中。瓿口最好盖上一块含有硫代硫酸钠或碳酸钠溶液的半干半湿的棉花团,以防止氯气的逸散.  相似文献   

2.
1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实验 课本上演示实验操作是:螺旋铜丝在酒精灯上受热后,立即插入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立即盖上玻片.此操作有如下缺点:  相似文献   

3.
氯气作为卤素性质学习的代表,根据"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的理念,氯气性质实验的演示地位十分重要.但氯气有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少量氯气逸出就能使人感到呼吸困难.根据教材上的实验设计进行演示,不仅污染大,而且不利于学生开展该实验.因此,笔者对氯气的3个性质实验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污染小、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教科书中没有安排氯气的制取方法.只安排了部分性质实验.实验时若采用教科书中的实验方法,需事先制备氯气,而制备氯气所需药品的用最大.可操作性小且氯气易外逸污染空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抽气筒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抽气筒和化学仪器组合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抽滤、减压蒸馏原理演示这3个不易操作、理解困难的高中化学演示实验进行了有效改进和创新。改进实验操作简单,它既可以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填补了实验教学中的空白。改进实验在教学中推广使用受到了师生好评。一、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1.实验改进原因。关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笔者调查  相似文献   

6.
找一些日常用品可引导学生开发出一些很精采的小实验,下面介绍用小药瓶做的几种实验。一、找一个带铝帽的小药瓶,如先锋霉素或核糖霉素的空药瓶,用注射器向瓶内注水、洗净。找一个透明玻璃杯,盛点室温下的清水,用注射器调整注入瓶内的水量,使小药瓶刚刚能浮于水面。再用一个同样的玻璃杯,加入比清水高20℃左右的热水,将此小药瓶放入热水杯中,它沉下去了,如图1所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如把此小药瓶放回到凉水杯中,它又浮起来了,还可以看到小药瓶内有些雾汽。若杯中下半部放冷水,上半部放适当的热水,两者温差25℃左右,并用漏斗向下层倒冷水,使冷水和热水不能马上混合,而形成一个界面。小药瓶会悬浮在水中一段时  相似文献   

7.
1设计思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4章第2节主要是讲解氯气有关知识,其中铁在氯气中燃烧实验是一个重要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虽然能达到实验目的,但是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验证氯气的性质实验直接在敞口集气瓶中进行,操作时容易造成氯气外逸,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健康.目前针对这个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众多教师从实验的一体化、环保型、绿色化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设计和改进.笔者主要从反应微型化、易发生和环保3个方面入手对该实验进行设计与改进.  相似文献   

8.
1前言 氯气与氢气在光照条件下混合爆炸可以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经典演示实验。由于传统的实验装置需分别制取氯气和氢气后再收集至小塑料瓶中光照爆炸,实验过程过于繁琐,也不易操作,因此笔者希望设计微型实验进行方便、快捷的操作。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自认为很精妙的设计经反复改进后,实验终告失败。失败并不否定研究的价值,通过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挖掘出影响实验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 :三只带盖青霉素药瓶、三支带胶管的输液针头 ,二只小水杯 ,红、兰墨水及墨汁 ,煤油 ,酒精 ,冷水 ,热水 ,胶带 ,一次性筷子等。实验方法 :先将青霉素药瓶及输液针管冲洗多次待用 (防过敏事故发生 ) ,在三只小药瓶中分别加入冷水、煤油、酒精 ,依次分别滴入一滴红、兰墨水及墨汁 ,加盖后分别轻轻震荡数次 ,然后分别插上带细胶管的输液针头 ,将一次性筷子一端用胶带固定在小药瓶上 ,另一端固定输液针头上的细胶管 ,用软笔分别将细胶管中液柱高度作一标记 ,然后将三只小药瓶同时放入盛热水的杯中 ,1分钟左右 ,药瓶…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燃烧,再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燃烧的钠上面。一、实验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实验存在不完善之处。1.若对钠加热时间长了,则消耗钠的量多,与氯气反应的量就减少;若对钠加热的时间短,则可能观察不到钠与氯气反应的现象。2.在对钠加热时会生成氧化钠,将钠与氯气隔开,反应可能无法继续进行。3.若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则在集气瓶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中一些小药瓶(如青霉素瓶等)随处可见,只要科学老师做个有心人,小药瓶也可以在科学课实验中派上大用场。 将小药瓶的橡胶塞取下,用钉子钻一个小孔,插入一根去掉笔尖的圆珠笔芯或细塑料管,把细塑料管在火焰上烘一烘,弯成需要的角度,这样一个带塞子和导管的微型烧瓶就做成了。小药瓶还可当作微型试管、集气瓶、标本瓶、培养皿等,用来完成各种实验。  相似文献   

12.
为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完成铜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可利用蒸馏瓶作为反应器改进教材中原有的演示实验,可使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变温与沉浮     
实验材料:小药瓶1只,大口玻璃瓶1只,蜡烛1支,冰1块(或从冰箱中拿出的大块冷冻物)。实验步骤:1、将小药瓶内(带盖)放上适当的重物后,再把小瓶放到盛水的玻璃瓶内,恰好能使小瓶在水面以下悬浮着,如图1。2、把玻璃瓶放在蜡烛(最好用酒精灯)的火焰上慢慢地加热,过一定时间,悬浮的小  相似文献   

14.
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实验.氯气的毒性比较大,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该反应速率快,很难控制反应的速率而且也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在中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多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为了让学生能自己动手做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本文根据绿色化学和微型实验的发展理念,对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微型实验装置做了改进,旨在减少实验用剂量,降低尾气毒害性,提高实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 实验材料青霉素小药瓶1个,1号干电池3节,小灯泡(2.5 V,0.3 A)1个,缝衣钢针(长度5.0~7.0 cm)2枚,导线3根,胶带1卷,食盐,纯碱,蔗糖,纯净水。2 组装实验装置(1)将青霉素小药瓶上的铝皮去掉,清洗药瓶及瓶塞。(2)使缝衣钢针穿线孔朝上、针尖朝下插入瓶塞,最好使钢针插在塞子内部的小圈壁上,以利于固定,并使两针保持相对最大距离,调整插入长度,使钢针下部尖端正好触及瓶底。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改进的目的氯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新课标《化学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第84页在讲述氯气漂白性时,用两个实验来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而湿润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实验需要事先制备氯水和干燥的氯气,步骤繁琐,而且,由于装置不密封,在操作中容易造成氯气外泄,既危害健康又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7.
按现行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1-7]演示本实验,不但操作麻烦,而且操作过程中有氯气逸出空气中,污染实验环境,布条褪色也较慢。为此,我对本实验作如下改进。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附图。2.实验步骤(1)取一张有色纸条剪成小长方形,用线吊起并用图钉固定在胶塞下面。实验  相似文献   

18.
一、有毒气体收集装置的改进实验时,若要收集多瓶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按现行中学化学课本上的装置,换瓶时难免有气体跑到空气中,这不仅浪费了气体,而且会影响实验者的健康。现以氯气为例,改进如下: 装置如图操作收集氯气时,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2、4,则氯气沿着橡皮管1的方向进入集气瓶甲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多余的氯气通过橡皮管3进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被吸收。当需要调换另一只集气瓶时,先打开橡皮管2、4上的弹簧夹子,再夹住橡皮管1、3,让氯气充入集气瓶乙,同时用其它集气瓶换下集气瓶甲。若要收集多瓶气体,重复以上操作即可。二、红磷转化为白磷及红磷和白磷燃点的比较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实验步骤 1.在试管底部放置少量干燥的红磷,并固定在铁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教材中某些实验虽使用多年,但由于缺乏实验的设计创意,实验过程中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对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存在明显的不足,已不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要求。现对其中两个实验进行设计改进。一、氯气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改进1.教材中的实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第111面[实验5-4]为"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该实验操作中石棉网用一次损坏一张,造成严重浪费;扩散出来的氯气造成教室环境污染,且氯气需预先制取,无法随用随制。与之类似,苏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存在的不足,如有毒的氯气和生成的氯化氢气体容易外逸,污染室内空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的苍白色火焰,可见度低,学生难以观察火焰的颜色,实验效果差等.利用下口瓶、小细口瓶、干燥管、摄像头、电脑和手机等构建的实验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