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烂 《高中生》2009,(20):9-10
好的结尾,应做到语言简洁,不拖泥带水。同时,还应切合文章内容,进一步突出中心,升华主题,使人回味无穷。这里介绍5种方法,希望能够对你写出有吸引力的结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冯烂 《高中生》2009,(10):9-10
好的结尾,应做到语言简洁,不拖泥带水。同时,还应切合文章内容,进一步突出中心,升华主题,使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3.
<正>几年来,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一直在不断地摸索新的教学方法,调整课堂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手段,并结合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做相应调整。尤其是经历了课程改革后,更是发现自身有许多不合理的、不适宜时代发展的一些教学方法,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经过认真地学习思考,不断地总结,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尹杰 《高中生》2008,(2):25-26
对于考场作文而言,题目要求的观点往往就是文章的亮点,因此考场作文缺的不是亮点,而是如何经营亮点。本文提供了三种结构模式,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打造文章的亮点。铺陈结构采用铺陈结构,就是当确定立意之后,先不写这个立意,而先写与这个立意沾边但并不到位的"暗点",有意将文章的主旨潜藏起来,积情蓄势,直到结尾才在这些"暗点"的基础上显露亮点,将隐含在文中的主  相似文献   

5.
乌利锋 《中学文科》2009,(16):25-26
没有独特构思的文章难以唤起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没有闪亮文采的文章难以激发阅卷老师给分的热情,因此,考生要想写出高分作文,不仅要用新奇的材料、独特的构思布局谋篇,更要充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打造语言亮点,使文章“奇峰”突现,以赢得阅卷老师的赞誉。怎样打造语言亮点?下面略举一二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6.
灵动的课堂就像一首奇丽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更让人垂涎三尺。新教育呼唤灵动的课堂教学,灵动应该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三、论述的辨证感 人们常常反对做事和说话的绝对化,其实写文章也最忌讳绝对化。毛泽东同志曾经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那就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注意运用辩证法,只有学会辩证地全面分析问题。我们才能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也才能给阅卷老师以思维缜密的印象。请看下文: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要得高分,就要在发展等级上下功夫。所谓的“发展等级”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亮点”所在,“亮点”是要经营的。文章中的有些“亮点”是深层次的。是依赖于深厚的积淀的,如“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形象丰满”,如“意境深远”,如“见解新颖”等,这些都要有一定的功力,一般学生一时半会达不到的。但有些“亮点”我们还是可以有意识的去努力的。  相似文献   

9.
王丽娟 《考试周刊》2012,(43):40-41
灵动的教师教出灵动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就像一座矿山,能源源不断地开掘出宝藏,只要用心去挖掘,用心去开采,就会增添无限财富。低年级的学生知识阅历浅,表达能力不强,与高年级相比,似乎无法为我们带来光彩,无法为我们的课堂带来精彩。虽说低年级学生所读诗书量远远比不上高年级,但低年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却是高年级学生远远比不上的,  相似文献   

10.
德兰修女莱丝一生中曾挽救过很多处在绝望与痛苦中的人,当人们惊奇于为何她能通过个人这么小的力量挽救这些人时,她只是说:"我并没有做什么,我只是不断地用语言向他们表达我的关心,我的祝福."的确,就是关爱的语言,使她打破了一道又一道沟通的铜墙.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是这些关爱的语言安慰了那些受伤的心灵,使他们走出痛苦;在瘟疫泛滥的年代,她关爱的语言激励着那些与病魔斗争的人们,使他们有勇气去战胜困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真切地体会到了语言的力量,感受到了交流带给学生以及我自己的悄然改变.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它能化解一切误会,让人们更亲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它能化解一切误会,让人们更亲近。德兰修女莱丝一生中曾挽救过很多处在绝望与痛苦中的人,当人们惊奇于为何她能通过个人这么小的力量挽救这些人时,她只是说:“我并没有做什么,我只是不断地用语言向他们表达我的关心,我的祝福。”的确,就是关爱的语言,使她  相似文献   

13.
精彩无限     
2007年高考语文刚刚落幕,就有朋友从远方打来电话,告知今年我刊有作文命题或选文与高考作文题相切。这对读者来讲是个福音。并非我们刻意地寻找高考作文题,而是我们的命题或者选文与高考试卷命制的方向保持了相当的一致!欣喜之余,我们将今年的切题情况整理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已经由完全地不断预设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一、巧妙预设,激发学趣在阅读教学中,过去教师一般采用“师问生答”的僵化模式,先由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消极方式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与阅读作为一种对话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新的课堂要求教师有一双慧眼处理教材,发现文本的美点和亮点。笔者在教《田忌赛马》时,就效仿名师靳家彦巧设问题,促使师生、生生互动,心灵触动,教师和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17.
雨过留下潮湿的印记,雁过留下轻盈的身影,爱过留下汹涌的激情。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一堂课后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是印象,还是体验?是知识,还是能力?是情感?还是……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也使我比较留意与在乎自己上的每一节音乐课。长久以来我都在思考: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如何相融共济?精彩的预设使课堂更有生命活力,动态的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和挑战。但始终没有找到好答案!  相似文献   

18.
<正>叶澜教授曾经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陈凯 《考试周刊》2008,(10):210-211
生成是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它可以由质疑、由错误、由意外生成,生成是课改的重要理念,是预设带来的精彩.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精心预设,预设"弹性化"目标、预设"板块化"过程、预设"层次化"练习等等,才能有效生成,才能有的放矢地将课堂引向"精彩".  相似文献   

20.
预设,是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体现教师对文章的理解,展示教师与作者思想的交流,它融入教师对文本的情感所作的设计,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它让课堂教学有章可循,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在完成预设的过程中,教学往往偏离教师的预设,而自然“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