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颖 《家庭教育》2014,(9):25-27
家风,对家庭来说,是家庭中稳定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模式。家风通过家庭成员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生活方式、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表现出来,其核心是家庭的价值观,所体现的是一种特定的家庭文化,是家庭的灵魂,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对社会来说,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一个个家庭的家风构成了整个社会的风气,而社会风气如何,又对家风产生作用。家风正,可以抵御不良社会风气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家风不正,会阻碍社会良好风气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刘永和 《现代教学》2014,(5X):63-65
<正>最近,"家风"成为一个热词,从深宅大院走出来,走进了千家万户,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笔者以为,"家风"是一种既重要又必要的教育资源,不可或缺,值得深入研究。一、家风——一种优秀的家庭文化"家风"就是"门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换句话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尚、风格等。"家风"有别于"家训",因为"家训"是成文的,可以写出来;而"家风"却是通过家里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家风"也有别于"家规","家规"  相似文献   

3.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那么,我们的家长又如何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传承良好的家风呢?本期我们走进杭州市刀茅巷小学,听家长们分享他们在家庭教育中传承良好家风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一、家风,就是家庭营造出的独有文化氛围古训《弟子规》如清晨第一缕阳光,至真至纯,至善至美。它传递出了家风的真谛。家风,就是家庭营造出的独有文化氛围,它是家庭传承的风气、风格、风尚。在我们家,家风,是从爷爷长满胡须的嘴边流淌出的一个个故事,教会孩子懂得诚实守信、孝顺知礼;家风,是奶奶勤劳的双手忙碌的一日三餐,让孩子学会勤俭节约;家风,是父亲的坚毅刚强,让孩子明白跌倒了要自己学会爬起来;家风,是母亲的宽  相似文献   

5.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党员干部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好的家风是廉政之源,是反映党风、社风建设的重要“窗口”,强化廉政建设,是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的重要助力。党员干部家风不正祸国殃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党员干部放松了党性修养、法纪素养缺失、忽视或轻视家风建设、贪腐等错误思想的侵蚀等。建设好党员干部家风,一要做表率,注重“修己身”;二要立家规,管好“家里人”;三要学习先进模范,弘扬“崇德、向善”的优良家风。  相似文献   

6.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对每位家庭成员都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道德品质养成和发展的基础。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家风的内涵和构成进行了分析,结合青少年自身特点,论述了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的独特作用,提出强化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培养作用的建议。提升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须通力配合等。  相似文献   

7.
“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主题研究在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契合性以及家风建设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建构等方面取得了有价值的进展。展望未来,“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主题研究迫切需要提升研究的理论品性,引入多学科的理论体系,从而在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机制、长效联动机制以及话语创新与转化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家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作风),表现为家庭的习惯和爱好,包括家庭全体成员的思想品德、精神情感、志向情趣、习俗礼仪、言谈举止等行为和态度。面对“家风是什么”的问题,人们的回答常常是一些具体的做法和看法,一般少有从家风的本质特征上来说明的。家风,是家庭的哲学;家庭教育,是家风形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劳动”这个词最初并不具有人们今天所理解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等方面的含义,而“劳”“劳力”“劳心”“劳作”等词却已基本具有了人们今天所理解的“劳动”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主要通过礼仪制度渗透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采取耕读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通过家训家风等途径实施劳动教育。中国传统的耕读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普及大众的劳动教育规范、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典范、脍炙人口的劳动教育读本,可以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是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来源之一。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是家庭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体现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的做人风范,为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优良家风的必然遵循。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具体包括:以传统美德为依托建设家风,以红色家风为标杆建设家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建设家风,以领导干部为着力群体建设家风。其重要论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引领党风、社风形成新气象,丰富了家庭美德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解决方案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高等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力观正逐渐由"任务能力观"、"品质能力观"发展为"整合能力观".以此为基础,本文分析了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特征,提出了"项目--达标"、"情景--互动"、"认知--思辨"等实践教学模式,并提供了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加强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一直是我国法学教育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提出改革单一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多重实践教学方法整合的模式,重构"五位一体、诊所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对提高一般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颜氏家族自颜回以降,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这与颜氏家族优良的、传统的家风与学风是分不开的。颜氏家族的家风可以概括为好学、尚德、孝悌、淡泊四个方面,其学风可以概括为经世致用、积累相传。研究颜氏家族家风与学风,可以昭示后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提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有效的课程建设,构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基于工作情境的实践教学模式与体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5.
受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唐女子教育在承继以往的同时开始了新变;教育面上的相对普及,教育内容上的“德”,“才”并行,以及家庭熏陶式的教育方式共同反映出中唐女子教育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应用的文写作"现用现查"现象,一方面反映出现行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对接程度的不足,另一方面表明现行的教学对写作主体素质和能力培养效果的欠缺。改造和调整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应该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以培养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为中心,充实原理、模式、技法、规则等应用文的个性内容,并形成"原理论—模式论—技法论—规则论—文体论"的合理格局。  相似文献   

17.
在《机械CAD》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实践中,根据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围绕"学员制+学徒制"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为企业培养"技术员+高级工"为目标,采用"产品目标"的教学模式,从构建专兼职的教学团队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课程的实践教学与效果,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应用技能,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课程改革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环境中,普通高校办学扩招且经费不足造成的压力,致使各工科专业毕业实习难的问题愈来愈突出。按传统的方式大规模组织毕业实习已不可能,对毕业实习的改革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此问题初步实践并加以理论总结,探索一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毕业实习,并期望通过进一步研究,建立一种易操作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高校工科专业毕业实习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求解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社会基点。通过家训家风建设有利于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养成。正确看待并运用好家训家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而需要分析家训家风建设形式、内容和途径,挖掘其德育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塑造合格主体、孕育家庭氛围、探索有效途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传承和升华机制、社会共识机制、文化宣传动员机制、价值延伸机制和"四位一体"的动力机制,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汲取中国传统孝道中的合理内核十分必要。中国传统孝道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家庭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