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渝 《化学教学》2005,(6):65-65,47
《化学教学》2005年1—2期20页指出鉴别固体Na2CO3和NaHCO3的新方法:根据反应热,与盐酸反应明显放热的是Na2CO3,明显吸热的是NaHCO3。笔者以为,这种方法欠妥,现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2.
该类题型涉及到以下反应:2NaOH CO2=Na2CO3 H2O当CO2过量时又发生Na2CO3 CO2 H2O=2NaHCO3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为验证Na2CO3、NaHCO3能与稀盐酸反应,且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要比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剧烈得多,设计了实验2-7(见教材第35页)。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 高中化学中常要求学生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于上述两种溶液的鉴别方法是分别向两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所鉴别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反之则为碳酸氢钠溶液.然而,实际操体时却发现两种溶液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中钠的化合物演示实验:Na2CO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比较CO2放出的多少及产生气体的剧烈程度.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有如下不足:①将固体粉末药品分别先装入气球中,在同时倒入试管的过程中,总有不少药品粘在气球和试管的内壁上,造成实验结果不具说服力以及实验有不整洁之感;②如果多位老师使用同一装置做此实验时,往往由于前面的老师做实验时将气球弄脏(反应剧烈时有溶液喷入了气球)甚至弄破,不得不换用新的气体,很不方便.③如果气球简单的套在试管口上,在气球膨胀的过程中时常有脱落的情况发生;④教材上笼统的介绍使用稀盐酸,有时浓度控制不当,两者反应都比较快,不易区分两者反应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学教材中“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实验”的不足,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实验改进.分别介绍了“水中实验”、“泡沫实验”、“注射器替代气球”和“石灰水替代气球”四则实验改进方案.这些实验方案具有简约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能明显提高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33页[实验2-8]比较Na2CO2和NaHCO3的热稳定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判断Na2CO3和NaHCO3在分别受热的情况下,热稳定性的不同。该实验效果明显,目的性强,但笔者在授课时,明显的感到该实验所占用的时间太长,而且分别做两个实验,间隔较长,对比不明显。经过多次努力,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于比较NaHCO3、Na2CO3与酸反应速度的演示实验,现行的教材和参考书中一般提供两种方法,其一:用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分别与稀盐酸同时反应,比较在相等的时间内被反应产物CO2所填充气球体积的大小;其二,使相同物质的量的NaHCO3和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第二章《钠的化合物》一节中 ,有一个比较Na2 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化学实验 ,其反应原理是利用气球的膨胀来观察反应速率的快慢。该实验实际上是观察不同物质的量的Na2 CO3和NaHCO3与等体积稀盐酸的反应。如果盐酸过稀使盐酸量不足 ,在与Na2 CO3反应时 ,不可能使Na2 CO3中的CO2 全部释放出来 ,试管上部的气球必然较小。我们利用井穴板和小型的注射器将它设计成微型实验 ,不仅现象明显 ,科学性强 ,且适合学生自己动手。一、实验装置及药品六孔井穴板 ( 1个 ) ,井穴板盖 ( 2个 ) ,移液管 ( 2mL的 2个…  相似文献   

10.
探究实验一: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的对比 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试验时,认为按教材实验设计分别加热装有Na2CO3、NaHCO3的试管,加热温度不易控制,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为此,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请仔细观察,分析实验原理,  相似文献   

11.
以化学深度学习要素及关键问题为主线,设计并实施"Na2CO3的水解及实验探究"主题学习活动;基于深度学习深化学生对盐类水解的本质认识,建构溶液中多平衡体系分析框架,多角度、动态地辩证认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使学生形成水溶液体系的系统性认识,促进证据推理、变化平衡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32页为了区分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设计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3.
金咏 《教育教学论坛》2012,(Z3):199-200
根据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间的性质差异以及实验目标达成途径的多样性,设计了近二十种鉴别Na2CO3和NaHCO3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4.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活动·探究”要求对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比较,笔者现提出适合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的三种可行性设计方案,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 Na2 CO3/Al2 O3吸收剂的活性成分 Na2 CO3与 CO2反应活性较低,选用 TiO2作为掺杂剂,采用浸渍法将其添加到 Na2 CO3/Al2 O3吸收剂中进行改性,研制一种新型具有高反应活性的钠基固体吸收剂。利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了14次循环脱碳/再生试验,并对吸收剂进行了 XRD 和氮吸附表征。结果表明:掺杂 TiO2后,吸收剂与 CO2的反应速率加快,特别是在碳酸化反应的前10 min 内;反应前后除 TiO2外无其他含 Ti 化合物生成;碳酸化反应产物为 NaHCO3和 Na5 H3(CO3)4;14次循环反应后吸收剂仍保持稳定的微观结构。采用 XPS 和 FTIR 分析了 TiO2对 Na2 CO3/Al2 O3吸收剂脱碳特性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6.
Na2O2和NaHCO3是无机化合物知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因为:Na2O2是我们认识的重要过氧化物,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一种有特征颜色(浅黄色)的固体,遇水、CO2、酸等物质反应生成O2,可用作供氧剂,而NaHCO3是典型的弱酸的酸式盐,既能水解,也能电离,是电离、水解试题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引导学生复习掌握与物质纯度测定相关的实验基础知识。 ②引导学生掌握物质纯度测定的基本实验设计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引导学生复习掌握与物质纯度测定相关的实验基础知识。②引导学生掌握物质纯度测定的基本实验设计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为例,展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超重与失重,以及如何落实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所提出的要求也明显比以往更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了传统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弊端.本文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研究的基本点,结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碳的多样性——Na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