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2.
清朝的索伦部族属于“满洲共同体”的外围.然而基于清廷的军事需要,导致索伦在整个清代的发展与变迁,经常是和所谓的“满洲精神”联结在一起的。这篇文章想要探讨的就是,除了军功之外,索伦部族还凭借什么样的途径融入满洲旗分,又对满洲八旗产生了什么样的涵化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代中期,索伦部南迁嫩江流域之后,其族体形态过程、民族经济过程和民族政治过程均向前发展,索伦部得以分化为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三个民族,满洲在此民族分化过程中制定了一些政策,保证了索伦部民族分化过程的顺利发展,并且将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纳入到清朝的管理体制当中,在政治与文化双重构建下,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在政治上认同满洲统治,同时在文化上也存在对自身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4.
老舍家世考     
老舍名舒庆春,关于其姓氏舒,有认为源自满族的舒穆禄部,也有认为来自舒舒觉罗氏或舒尔佳氏,却都没有确凿的族谱文献证据。本文以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于雍正九年编竣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为据,并结合其他一些资料,对老舍家世进行了考稽和梳理。  相似文献   

5.
清中期以后,天下大致太平,战事明显减少,高官大吏多起自科举,而科举之中最重翰林。不仅汉族士 人如此,满蒙汉军旗人士子亦如此。此外,清代一直推行“首崇满洲”的国策。在科举方面,虽然在一甲进士和状元 及第等名义上照顾汉族士子,但真正受皇帝信赖倚重的大臣,仍然是本族士子。在翰林群体中,满洲翰林的地位和 作用远远胜过汉族翰林。这一点在鸦片战争前后活跃于政坛的几位翰林身上便能清晰地反映出来。活跃于当时 政坛的两派阵营中的领军人物皆出自翰林,但较量的结果可想而知。本文利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清道光时期满 汉翰林之分歧较量的过程予以深入剖析,验证了“满重汉轻”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何处是“二战”亚洲的主战场?一直是史学界热烈争论的问题.坚持“中国主战场说”的理由大致有:中国作战时间最长,长达14年.中国军队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既使其无法北侵苏联远东,又削弱了南进东南亚的军力.中国歼灭日军的人数最多,战绩超过美军和苏军.中国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巨大的人员牺牲和财产损失.我们认为这些都不足以论证“中国关内是主战场”之说.是不是主战场,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主战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清中期以后,天下大致太平,战事明显减少,高官大吏多起自科举,而科举之中最重翰林。不仅汉族士人如此,满蒙汉军旗人士子亦如此。此外,清代一直推行“首崇满洲”的国策。在科举方面,虽然在一甲进士和状元及第等名义上照顾汉族士子,但真正受皇帝信赖倚重的大臣,仍然是本族士子。在翰林群体中,满洲翰林的地位和作用远远胜过汉族翰林。这一点在鸦片战争前后活跃于政坛的几位翰林身上便能清晰地反映出来。活跃于当时政坛的两派阵营中的领军人物皆出自翰林,但较量的结果可想而知。本文利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清道光时期满汉翰林之分歧较量的过程予以深入剖析,验证了“满重汉轻”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最后30年到20世纪初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并最终向两极格局整合的时期.东亚格局也发生变化,此时在中国角逐最为激烈的是英国和俄国,这段时期英俄在华矛盾实质上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开放的殖民主义政策与封闭的殖民主义政策之间的矛盾.以1898年的旅顺口危机为界,之前英基本上支持俄在华活动,之后采取种种措施予以限制,到满洲危机时双方矛盾达到高潮.英俄矛盾变化及英日同盟的建立对东亚国际格局最直接的影响是日本政治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侵华时期,日本国内的左翼进步作家受法西斯的迫害,他们或是发表转向声明,或是出于种种原因逃离本土来到中国东北寻求自由的空气。牛岛春子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移居"满洲"到战败返迁回国,她的创作有的为"五族协和,王道乐土"高唱赞歌,有的却又隐隐地透出了对殖民侵略的反省。本文秉着尊重历史的态度,对牛岛春子前期和后期的两部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以求分辨历史的真伪。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末预备立宪的政治改革中,满汉关系极为敏感,至为关键,始终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满洲贵族集团囿于狭隘的自身利益,唯恐在这一改革中失去统治特权,故表面上大张旗鼓,煞有介事,实际上却在敷衍、拖延、欺骗,乃至镇压立宪派要求推进改革的国会请愿运动,并利用改革加强对最高统治权力尤其是军权的控制,最后竟改出一个"皇族内阁"。满洲贵族统治集团极端自私腐朽,冥顽不化,无力超越自身的狭隘利益,终导致这场政治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11.
珍爱生命     
正生命是宝贵的、幸福的,同时也是残酷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吃绿藻,这一切都是定数。有些人会珍爱自己的生命,而有些无知狂暴的人,却漠视其他生物的生命。据实事记载:满洲里海关查  相似文献   

12.
清初满洲政权的蒙古政策是满清藩部政策的缩影。就历史事实而言,该政策不仅是清政权藩部政策的完整模型,而且也是此后清政权藩部政策的运作楷模。它的实施方式、政策种类、运作模式对此后清政权的藩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宗教、通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促进了各族的融合,并为顺利实现清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该政策对此后乃至今天各民族间的融合仍然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爱新觉罗·载泽是清末重要权贵,学界迄今对载泽的研究较薄弱,论著数量少,研究内容单调,且对载泽的评价趋同.载泽研究尚有很大空间,应当进一步探索史料并拓宽研究视野.作为清末满洲亲贵集团的核心成员,载泽对清末政局发展影响颇大,深入研究他的所做所想,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清末满洲亲贵集团的认识,对了解清末政情、推进满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满洲的先世信仰的宗教主要是萨满教。从满洲形成前后至清入关前,满洲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本民族的传统宗教萨满教进行了整合和规范;逐渐吸纳了其他民族的儒释道和喇嘛教等宗教,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仍以信仰萨满教为主,其他宗教为辅。这种变化不仅对满洲的形成和清朝的崛起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清入关后的宗教政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东北文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本文从被淹没的文学史料入手,对伪满洲国时期大型文化综合杂志《新满洲》进行个案梳理和分析,详细考察《新满洲》杂志7年的编辑流程,清理出杂志的真实办刊策略,细说其刊载的文学作品的形态,以此来揭开那幽暗时空中的文学一角。  相似文献   

16.
日俄战争后,日俄分别加强对南、北满洲的渗透。清政府为了应对危急局势,采取了在满洲引进欧美资本以牵制日俄的政策。但一方面由于清政府实力太弱,无力与日俄周旋,另一方面又由于当时英法俄日四国在远东已形成了合作局面,而美国为了维护其在菲律宾的利益,不愿公开与诸强对立,从而使清政府的政策遭到了失败。  相似文献   

17.
明清交替时期,黄教对中国“三北”地区影响重大。无论是蒙古、满洲还是沙俄都对黄教以及黄教的圣地西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黄教以及黄教圣地西藏的联系中,满洲政权的黄教及西藏政策更具主动性。正是这一积极的姿态使得清初政权有效地利用黄教来扩大自己在蒙古各部中的影响,并为它对蒙古各部施加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清廷对西藏以及黄教政策的灵活运用还为清政权统一中国、成为“华夏共主”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高中电磁学的学习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左”和“右”的问题、“内”与“外”的问题、“变”与“不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读”和“练”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注重和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读”和“练”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最佳方法.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读”得到位,“练”得充分,并把“读”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读”和“练”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读”和“练”中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享受审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我国首次提出了英语教学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中职英语课堂如何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呢?文章积极探索了中职英语课堂里的"活"元素--活动、活泼、活力、活意等,来还原素质教育的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