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教学中最基本概念。但目前尚存表述不统一,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对题示给出一个清晰的表述,便于教学讲授。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溴乙烷和乙醇的性质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乙醇易溶于溴乙烷,也能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而溴乙烷和水互不相溶,如果将三者混合在一起,充分振荡,将会出现什么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因势利导,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实验探究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4.
在圆底烧瓶中用排水法收集满乙烯,用带有尖嘴玻璃管和止水夹的单孔橡皮塞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玻璃导管的另一端跟盛有溴水的广口瓶相连,盛溴水的广口瓶塞上装有一个洗耳球  相似文献   

5.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1-溴丙烷消去反应的诸多因素,从碱的种类、最优体积配比、反应温度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得出最优反应条件,旨在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1背景溴乙烷制取乙烯作为学生学习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典型反应,在各大版本化学教材中都有介绍,对比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课本,人教版仅给出了该反应的反应原理和乙烯的实验检测;苏教版则开展了实验的装置设计和探究.笔者按照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溴乙烷会溶解在乙醇溶液中,且密度比氢氧化钾密度要小,出现分层现象,当温度升高后,溴乙烷来不及反应就气化成气体,造成实验获得的乙烯的量太低,并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很多化学教育工作者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的改进,如:加长导管起到回流冷凝作用;加入10cm以上的软橡皮管,对反应装置进行震荡,促进溴乙烷与氢氧化钾的接触;采用气—液反应的形式进行实验等.虽然这些实验改进方式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从实验装置可操作性与教学质量上考虑,还存有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提出问题一:溴乙烷与AgNO3溶液相互混合会不会产生浅黄色沉淀?问题二:溴乙烷与AgNO3晶体相互混合会不会产生浅黄色沉淀?目前,在中学化学教育界,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8.
通过"乙烯与溴加成反应"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乙烯与溴的反应,在探究中经历有意义的学习,提升能力,拓展思维。  相似文献   

9.
在制取溴苯实验中,不少人未经亲自实验,误认为生成的FeBr3不溶于溴苯中,以致在其后的分离提纯设计中缺少用水洗涤除去FeBr3的关键步骤,致使后来加入NaOH溶液形成胶状物,无法完成分液的步骤。在溴乙烷水解实验中,误认为未加入硝酸酸化就加入AgNO3溶液产生的沉淀是棕黑色,其实是Ag2O和AgBr的混合色——亮黄色。  相似文献   

10.
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是高中化学教材选修五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改进实验以溴乙烷为例,针对教材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耗时较长等不足,设计溴乙烷水解和消去反应的对比实验,巧妙将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产物乙醇收集后用于作为消去反应的反应物。改进后的实验反应速率快、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方便,可在同一连续反应的装置中熟悉和掌握水解和消去反应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两者反应条件和产物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烧杯、漏斗和注射器这三种仪器组合成探究蜡烛燃烧产物实验的实验装置,将对蜡烛燃烧两种产物的探究整合到一个实验中,水雾和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现象均十分明显,有力地证明了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缩短了实验时间,有利于老师在课堂做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中有关乙烯加成反应的研究中,课本上明确说的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加成反应,而以前旧教材和平时学习的习题中却说的是乙烯与溴的水溶液的r加成反戍并且现象相同.一目了然,两种不同的反应环境,为啥结果一样?经研究实际上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虽然可以不要催化剂,但必须是在极性环境下.  相似文献   

13.
溴乙烷的水解实验,是卤代烃学习的一个难点,老师如果只按课本内容做完实验,我想有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老师在做什么。我把本次实验逐个分解,化难为易,效果很好。教材上的实验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4.
Na2O2与CO2的反应是Na2O2的重要性质之一,在学习过了CO2与Na2O2的反应后,许多同学遇见SO3与Na2O2的反应也采取类推的方式,推出产物是Na2和O2.那么SO2与Na2O2究竟能不能发生反应呢?若能发生反应,产物又是什么?如何用实验验证反应的产物?这是一个值得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个人学习经历,教材中实验室制乙烯的方法都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到170℃,使乙醇发生脱水反应。2006年6月发行的苏教版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把实验室制乙烯的方法改为用石棉绒作催化剂,加热,使乙醇发生脱水反应,这种方法的创新性激发了我,进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性实验。苏教版新教材第69面蓝框内有如下一段叙述:下列活动能帮助我们认识乙醇的脱水反应。  相似文献   

16.
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合成中间体,研究4-羟基香豆素及其同系物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邻羟基苯乙酮为反应原料,与碳酸二乙酯反应得到4-羟基香豆素中间体,从反应温度、碳酸二乙酯的用量以及碱的种类和用量等4个方面对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然后,该中间体与1,2-二溴乙烷进行反应制得4-(2-溴乙氧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亦从溶剂、反应温度与碱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等4个方面对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在最佳反应条件下,4-羟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收率在64%~83%之间,4-(2-溴乙氧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收率在83%~94%之间。并对合成的4-羟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和4-(2-溴乙氧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行教材中溴乙烷消去反应演示实验存在耗时长、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等不足,依据演示实验的原理,设计了演示实验的装置,采用强碱氢氧化钾、气(蒸气)-液反应的方式、高于溴乙烷沸点的反应温度以及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润湿的棉团检验烯烃等措施,改进该演示实验.改进后的演示实验,反应速率快、反应完成的程度高、实验现象明显、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溴乙烷为代表的卤代烃取代反应原理在教材和一些资料的描述存在出入,致使在实际的"教"、"学"、"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分别就教材中卤代烃取代反应的定义、科学探究环节中原理描述与卤代烃SN2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做了对比分析,指出通过创设对比实验,探究溴乙烷取代反应的历程,以便于学生正确理解"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反应"这一规律,解决"教"、"学"、"用"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浓硫酸催化乙醇脱水反应制备乙烯的实验存在副反应多、耗时长等问题,对其反应机理进行分析.通过浓硫酸和分子筛催化乙醇脱水反应两种机理的比较,得出后者制备乙烯可获得较佳的效果.试验以廉价、易得的活性白土-石棉代替分子筛作催化剂催化乙醇脱水制备乙烯.结果表明,方法可行、操作方便、反应速率快、绿色环保、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乙烯的转化率达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