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幼儿园到大学师生互动和师生关系状况及二者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以考察师生互动关系形成的过程与机制,探讨亲密和谐师生互动关系的建构。结果表明,师生互动关系形成过程为:自幼儿园到大学,教师互动情感渐趋平淡,爱抚、鼓励与批评渐少,沟通渐多;学生互动由愉悦、敬畏与合作,渐显不满、抵触及无所谓;师生互动距离渐远,频率渐少;师生关系由亲密走向平等,渐显冲突与疏远。其形成机制为:教师的爱抚与情感支持,学生的悦纳,以及较频繁的零距离和面对面互动,往往促成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亲密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沟通,学生的敬畏与合作,形成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尊敬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淡漠与批评,学生的不满、抵触及无所谓,以及低频率的较远距离互动,致使高中和大学师生关系凸显冲突与疏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03名中小学教师和2503名中小学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教师成人依恋、师生关系预期与师生互动风格的关系。结果显示,教师成人依恋显著影响其师生互动风格;师生关系预期显著影响师生互动风格;教师成人依恋显著影响师生关系预期;师生关系预期在教师成人依恋对师生互动风格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由这三个变量构成的因果路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对最终结果变量师生互动风格的两个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上华 《文教资料》2006,(26):165-166
小学教学应强调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师生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即正确的教师角色定位、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健康的课堂氛围,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小学教学中建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立铎 《考试周刊》2009,(49):68-68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使师生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相似文献   

5.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班级课堂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行为,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国外学者艾雪黎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为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利比特与怀特则从师生关系角度,将其划分为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我国学者吴康宁等人把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划分为两组类型:第一组有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和师组互动,第二组有控制服从型、控制反制型和相互磋商型。王家瑾运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构建了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模型:正向互动型和反向互动型。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活动中师生互动行为影响着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中课堂师生互动的主体由传统课堂的三主体(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发展为四主体(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群体),师生互动行为也发展为师个互动、个个互动、师组互动、个组互动、组组互动、师群互动、个群互动等七种类型。教师实施互动教学应做到: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合理分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建议”与“接纳”习惯;课堂评价合理、公正,并有艺术。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引发教师行为、建立师生关系、进行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英语教学的特点对师生互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英语课堂互动中,教师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品德是影响英语教学效果乃至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如何处理和把握好课堂师生互动中蕴含的品德与个人价值观,是更加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师生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看法。“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成为最早出现的关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儿童中心论”突出儿童的主动性,主张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标志着西方师生观开始由“教师中心论”向“儿童中心论”的转移;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师生“对话”则实现了师生观从“中心”到“对话”的转向。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落实师生互动,教师不仅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该不同类型的课,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来促进"师生互动";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师生互动,使师生互动"习惯化"、"持久化".  相似文献   

10.
当大学共同体发展遭遇新的困境,应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去重新审视师生关系的处理。跳出"主体性"及"主体间性"从自我出发去映射他人,强调付出需等价回报的功利主义互动理念,以"他者性"的视域来重唤为"他人"奉献的师德伦理。从教师自身责任角度出发,通过师生间情感准备、知行互动,最终达成精神缔结,努力为探索师生共同体良性发展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舞台上,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师生间“导演”与“演员”关系的定位,实质是把传统意义上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应当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双向主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及栽体,而师生互动效果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当前独立学院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教师主导、形式主义、知识与情感互动割裂三个方面的困境。究其原因,“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违背规律的教学方法影响甚大,因此要提升课堂师生互动效果必须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整合多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及配合,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缓和师生关系,还能够极大提升教学效率。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自主、民主的课堂氛围,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生关系,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推出了“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教育模式,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师生关系是焦点,通过互动,重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改进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师生成长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师生互动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国内外的研究者按照师生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师生行为、师生之间的不同情感以及教师的行为作风、师生行为的对象、行为属性和师生互动方式等划分标准将师生互动类型划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教师命令式、民主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师个互动、师组互动和师班互动;等等。而以师生互动中权威的主导地位为划分标准,可以将师生互动划分为师权型师生互动、生权型师生互动和平等型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6.
以21节品德优质课例为样本,运用Flanders师生言语互动分析系统开展观察和数据采集,结果发现:教师的课堂言语风格正从一言堂向民主开放转变;学生正从沉默状态向主动表达转变;教师以问题驱动学生积极思考处于良好状态,上述三种情况是新课程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的可喜现象。存在的问题也较为明显:未能及时反馈、积极评价学生是教师普遍存在的弱项,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的主动性不足,这些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一、二年级教师、新手型教师和民办教师的课堂言语控制力度过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本文基于数据建构了“师生言语互动模型”并与吴康宁教授的“三类型”说展开差异比较,最后从摆脱异化劳动、改进倾听技巧、培养问题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互动是师生关系动态的反映,是师生在参与中合作的双边活动过程。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确切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育人中的师生互动是结果,更是过程。  相似文献   

18.
路达 《华章》2011,(13)
本文通过三部分阐述教师职业道德如何融入师生互动中的重要性,在我国全面推行教育改革政策的今天教师职业道德也对我们各位即将为人师表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在课堂领域中师德不仅体现在教师行为与师生关系中,而且最终通过师生互动这种媒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课堂师生互动:将教师职业道德融入其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尤其体现在实践层面。课堂是引发教师行为、建立师生关系、进行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使师德规范对教师的激励、指导和约束作用切实体现于实践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场域中,师德不仅体现在教师行为与师生关系中,而且最终通过师生互动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构建对话互动的课堂有助于推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进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我认为,教师在此类课堂中需关注以下26个字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