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元代的系官工匠 ,部分来源于早期征服过程中的俘虏 ,部分接收自南宋官手工业的工匠 ,均通过匠籍制度加以维系。元代系官匠户数目庞大 ,专业化程度高 ,是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体。虽然其身份管理严格 ,但在户籍赋役制度确立后 ,大多数系官匠户的待遇处境较一般民户为优 ,并不是毫无人身自由的工奴  相似文献   

2.
本文准备从明代官营和民营手工业在生产上的消长情况提出一些論証,从这种过渡关系中来說明商品經济向上发展的总趋向。明代中叶以前,官营手工业的厂局在全国手工业中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工匠制度就体現这种生产的特色和规模。工匠制度是明王朝进行封建剝削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根据元代匠戶旧籍和在各地征取有某种工艺技术的人列入匠籍,按照規定期限,召集到指定地点从事生产,供应宫廷和軍队等方面的器物用品。这种封建劳役在生产作用上說,是自然經济的一种反映。因为它的生产,充其量不过是为的滿足明王朝宫廷、軍队等方面的需要,以达到自給自足的目的。就工匠制度本身来說,明王朝采用强制的办法,征集工匠,限制他們人身自由,  相似文献   

3.
"大思政"视域下,军工背景高职院校挖掘军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军工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中,挖掘军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三全育人"过程中融入军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扬人民军工精神,厚植军工文化、工匠精神,培养更好社会急需的"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4.
在秦代官府手工业中,既有被征调的且得到薪酬的自由工匠,又有一定数量暂时失去自由身份、人数众多、身份低下、待遇极差的刑徒,还有相当数量的其身份为真正的奴隶待遇的官奴婢存在.在私营手工业与农民家庭副业生产中,主要为自由工匠、私属徒及个体手工业生产者.私属徒的实际身份为奴隶,地位低下.  相似文献   

5.
元代的采金、金课与淘金户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在金的生产和征课方面与宋代有很大不同。元初以入场服役的劳役制生产形式为主,有专门的专业世袭户计,后逐渐向听民自行淘采,由地方官府依每岁征粮例,照元额征纳的形式过渡。元代金的产地大大超过宋代,金课也比宋代高很多,但由于相当一部分矿冶户计只是在减免租赋杂役的情况下,向官府虚输矿课,并不真正从事矿冶业生产,即使在从事淘采生产的金户中,随着岁额的提高或矿脉的枯竭,“用钞买金以办官课”的情况也日益普遍,所以元代矿冶淘采业的纳课数并不真实反映实际生产量。值得注意的是云南开始成为矿冶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6.
元代私营手工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私营手工业是元代民间手工业的重要存在形态,与家庭副业手工业不同,它的生产主要以盈利为目的,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其生产者往往具备一定的技艺,技术也较为专一;就私营手工业内部生产规模以及内部生产分工来讲,元代私营手工业可分为个体工匠即手艺人、个体手工业作坊两个层次。其中前者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生产中,或以生产专门手工业品出卖,或承接城乡居民一定的来料加工业务,规模较小;而后者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与分工,在这类作坊中,除主人外,往往还有一定数量的雇工在内从事生产。  相似文献   

7.
有求必应     
编辑老师:您好。有个问题想请教。我国元代就发明了铜铳,为什么没能得到长足发展。而欧洲后来才传入火药,但热兵器却长足发展呢?可以用相关知识解释吗?  相似文献   

8.
元代回族兵器制造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回族兵器制造主要有“回回炮”、“火铳”、“镔铁刀”三种。其手工业兵器制造技术的巨大成就,是中亚、西亚波斯、阿拉伯手工业技术与中国传统手工技术结合的产物,是阿拉伯伊斯兰化、波斯化与中国儒家化、草原化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一封建生产方式,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私手工业所有制为基础,这是我们把握封建社会性质的关键。上承前制的唐代,个体手工业工匠的组织形式与依附农民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不仅表现于他们以“团火”为基本单位编籍于地方州县,更为重要的是,不论官私手工业,都严格地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制约。换言之,其发展变化无不与封建商品经济有关。在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的魏晋南北朝及唐初,工匠主要以力役的形式在官府从事生产,工匠的“独立”性不能不受到这种力役形式的限制。随着庶族地主所有制的确立,商品经济在封建经济领域内有了明显的抬头,工匠不须在官府服役,而是可以“纳资代役”了。通过  相似文献   

10.
清前期官手工业管理继承了前代产量和人员定额、计功、以匠管匠、工匠技术等级、颁样、物勒工名、检查、奖惩等制度,并改善用工制度,重视官员任用,为定额制的实施创造了更好的环境,理应使定额制发挥较前代更好的作用,但生产过程仍存在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定额制未得到严格执行,同时官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给定额制的实施带来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1.
蒙古征服朝鲜半岛后,高丽王朝被纳入元之藩属体系. 高丽通过政治联姻、贡献方物、提供军事援助等方式,缓解元朝对高丽的政治压力. 元朝对高丽进行封赐,双方宗藩关系逐渐成为定式. 元末,双方宗藩关系破裂,高丽王权得到强化,并趁机控制鸭绿江东岸的缓冲地带及占领双城、婆娑府一带女真族活动地区. 明初,高丽与辽东各方势力存在着复杂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 本文以高丽随元南征( 1354年)至恭愍王被弑(1374年)为时间段限,梳理这20年间在辽东地区高丽与元廷、明政府及辽东故元势力之间的交往事件,分析中朝关系变化对辽东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昌是元代蒙古弘吉剌部贵族建立的城市,是元代著名的草原城市之一。应昌城地理位置重要,城市布局严整,反映了元朝蒙古统治下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除了政治、军事中心以外,应昌城还具有交通、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应昌城定居人口估计达到数千人,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以及周边农业都有明显的发展。在其存在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应昌城对漠南蒙古草原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草原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元朝灭亡以后,应昌城逐渐荒废。  相似文献   

13.
元初大理地区权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史学家对元王朝统一西南边疆这一事件非常重视,他们强调中央王朝"元跨革囊"的巨大影响。但这种视角无法告诉我们元王朝对云南各地区的影响究竟处于何种程度。同时,元初云南各地社会文化状况体现出多元特点,不同地区面对元中央势力的进入显然也存在着不同的应对方式。我们选择大理地区探讨元初大理国精英深厚影响力。蒙元依靠军事力量击败大理国,但兵力消耗巨大,加之主力很快北返,因而元初大理国贵族故旧仍然是大理地区的主导力量。掀起浩大声势的起义军领导者舍利畏,以及这场起义的平定者段实都体现了这一点。研究表明,元初大理国王室段氏仍然在这一地区拥有至高无上的影响力,甚至等同于"国主";而姚州白长善的例子向我们证明,即便中央王朝已经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但大理各地区的控制权依然掌握在大理国贵族故旧手中。这说明大理社会权力结构并不随着元王朝的进入而发生根本变化,这也是我们理解元代大理地区土官问题、民族政策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在元朝于乌蒙山地区初步设置政区的基础上,明朝强化了对乌蒙山地区政区的控制。随着明朝建立贵州布政司,以军事控制为主要目的对乌蒙山地区进行三省分治的格局,在明代继续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5.
晚清推行洋务运动后,随着军工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新式枪炮逐步装备部队,清廷开始向欧洲军事强国派遣军事留学生以解决新型军事人才匮乏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驻外使臣全程参与了旅欧军事留学生的管理与培养,在安排学习、考察学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留学生的推荐使用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驻外使臣的躬身参与促进了晚清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加快了西方近代军事技术的引进,并初步确立起驻外使臣参与留学生管理的制度,对近代中国留学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元王朝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元帝国政治和军事的强大实力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元代的海外贸易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其涉及地区之广、贸易商品之多、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海外贸易经营形式的多元化也有别于历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的角度来分析对元朝海外贸易的影响,可以加深对元朝海外贸易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7.
净脚小考     
古典戏剧中脚色装扮,配以上场时的搬演程式,都有助台下的观众了解脚色,容易投入搬演的故事之中。净脚在元杂剧中所扮演的都是负面人物,非故事主角;但净脚在戏剧滥筋之初的参军戏中本是主角,可扮演正面和负面人物。发展到元杂剧它却有如此大的改变,从后赵至唐朱元之间,净脚的扮演性质经过一定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不足十年的时间内,广东新军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再由少到多的曲折发展过程。就其规模而言,一直在一个混成协的规模上徘徊,在辛亥革命前夕,仓促成镇,事属应急。广东新军也就保留了不少的旧式成分。但还是体现了新型军队的某些特质及近代化的趋势。新型的官兵群体,专门的参谋机构,近代化的武器装备及集中驻防、新式训练方法等,都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化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庙学却是各级儒学,元代在儒学教育上继承了两宋以来的高学合一制度,使祭祀与教学相结合的庙学制度更加完备,朔望祭祀、讲书是元代各级儒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祭祀是元代庙学制度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