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军民科技的紧密结合,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形成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快速向民用领域转化的良好格局。目前,军为民用发展很快,而民为军用发展缓慢。民用科技具有为国防建设服务的巨大资源和显著优势,要加快研究和解决资格认证、招投标制、保密制度、军用标准、国防采购和税收优惠等问题,鼓励更多的有条件的民用科技为国防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坚持军民一体化,建设和完善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回顾了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思想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考察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要素的历史演化过程、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2020年前完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以及“十一五”期间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以色列为例,分析了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做法的四种模式:“军民一体化”“以民掩军”“先军后民”“以军带民”,并对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建设我国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做了相应思考,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设军民融合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来自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战略需求。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棱心在于必须不断全面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棱心竞争力,根本途径则在于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引入我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从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问题,一直不够充分.系统性也有待加强。扼要介绍了《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4-2005))定的主题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与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研究——以陕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是要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国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领域转化的良好格局。陕西是我国国防科技的重要基地。国防科技单位要加快改革封闭的、陈旧的管理体制,通过政府协调推动,军民双方互动,重大项目带动,创新要素流动,市场机制驱动,尽快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融合创新发展,为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特殊性,研究和提出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两强 折衷"的实现模式,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国内外学者关于军民科技协同发展创新的理论研究动态:军民一体化的研究、军民结合协同管理的研究和军民结合自主创新的研究.最后对研究动态进行综合评述,并指出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对我国国防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知识转移是一种典型的国防科技场域和民用科技场域相互流通的跨场域知识转移,其效果将直接影响国防企业和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运用超循环理论,分析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的特性,建立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知识流动网络图.结合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特征,从知识转移反应循环、知识转移催化循环和知识转移超循环三个维度,构建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知识转移超循环模型,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知识转移的协同演化机制,揭示了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知识转移机理和知识转移对其成员的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9.
美国通过构建科学配套的政策制度体系、多元协同的技术转化机制和全面流畅的中介服务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国防技术在民用部门的扩散,推动了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升。结合美国实践的成功要素及实际国情,我国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国防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激活科研人员企业家精神、构建多元化科技转化机制、强化信息披露交流以及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六方面着手,深入推动国防科技民用转化,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学术性期刊可针对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发挥五项服务功能:跟踪报道科技创新信息;正确导向科技创新课程;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成果;广泛传播科技创新成果;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服务协同创新体系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新范式。为回答“谁在协同,为谁协同,怎么协同”这一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通过总结科技服务协同创新体系内涵与发展过程,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服务发展现状以及科技服务协同创新理论上的“黑箱”,构建以科技服务组织为核心驱动的,由高校知识生产体系、机构技术研发体系、创新企业发展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4个子系统构成的科技服务协同创新体系,并基于主体联动的视角提出,通过加强科技服务机构与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的协同,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服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科技服务业作为信息和知识密集的新兴服务业态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对促进科技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科技服务机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深入剖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现状.文章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机构仍存在行业管理不够规范,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善;科技服务机构高端科技服务人才短缺;科技服务供需精准匹配度不够以及科技资源分散,科技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优势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内涵,并将知识管理引入国防科技声像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之中,对国防科技声像创新服务展开深入研究,最后对国防科技声像创新服务模型进行了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14.
吕薇 《今日科苑》2018,(11):19-20
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军民融合战略的重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准确把握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内涵与建设目标,对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首先,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加快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国防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更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早在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就提出要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不仅有利于整合和提高陕西丰裕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益,释放其强大的创新能量,而且有利于为全国统筹科技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积累经验,探索新路。其建设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强化政府调控和市场的协同作用;以军民结合促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内军工科技资源;以实施区域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为牵引,快速整合优化区域科技资源;以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为科技人力第一资源和科技财力保障资源等提供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校科技创新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勤 《现代情报》2009,29(8):143-145
随着高校的发展模式从教育型向研究型转变,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科技创新的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不仅进一步强调了高校图书馆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提出了一些为科技创新服务的新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晖  党岗  吴集 《科学学研究》2007,25(A01):50-52
围绕新时期如何促进研究型大学融入国防科技创新体系问题,提出研究型大学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承担不同角色,加强知识成果转移合作等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从高校科技创新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蓉  龙敏 《现代情报》2007,27(7):140-143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科技创新基础资源的保障作用,科技创新的信息集成作用,以及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文章提出应把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纳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中,并对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技剑新服务的功能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通过8年探索,根据在孵化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差异性,联合其它服务平台和机构,组建科技新型联合体"科技创新驿站",开展"构建二个对接、三个保障、建设六大平台、提供五类服务"工作,为区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高速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能力涵义,分析了科技创新对信息的需求,论述了知识资源与服务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支撑内容和支撑方式,并指出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和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