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休谟哲学是怎样走向不可知论的?对这一问题,人们似乎倾向于这一看法,即休谟的不可知论是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就休谟哲学与它以前的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历史来看,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也必须承认休谟哲学走向不可知论,有其自身的内存原因,是这些原因必然展开的逻辑过程。在这里,试就休谟是怎样走向不可知论及其教训,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学说。对于这种学说,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都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驳斥。只是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才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对于实践在驳斥不可知论中的作用,人们是充分认识和肯定的,这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但是,对于陷入不可知论的原因,尤其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方法,似乎重视不够,以至于出现简单、片面强调实践对克服和驳斥不可知论的作用,而忽视辩证法对此的作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不可知论(Agnosticism)一词,是由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于1869年首次提出的。"不可知论"一词虽出现较晚,但具有不可知论思想的哲学家却自古至今从未间断过。康德和休谟都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不可知论者。作为不可知论,休谟的不可知论和康德的不可知论有许多共同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有着本质、内在的联系,即不可知论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不可知论性质的分析和哲学史上各种类型的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作了考察,并分析了不可知论产生的根源。作者认为黑格尔哲学实质上是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5.
关于认识和实践的问题,是近几年来学术界讨论的问题之一,其中又可分为若干问题。现在,我们把有关问题的争论意见,简介如下。不妥当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不可知论的问题 (1)反映论和“可知论”是否同一个范畴一种意见认为:在世界可知性问题上有两派:一派是可知论,另一派是不可知论。第三种派别是没有的。可知论也就是反映论,它是唯物主义原则,不是唯心主义原则。黑格尔虽然反对康德的不可知论,承认世界是可知的,这不过是说明他和康德的唯心主义的区别,决不因此他就变成可知论者或反映论者,因为,归根到底,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是世界最基本的起源,而决不是什么现实世界的反映.可见,可知论是说世界可以为知识所反映,反映论是说知识是对世界的反映,二者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于普列汉诺夫的“象形文字”论,人们往往把它确定为不可知论的变种,甚至是不可知论.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原意的.“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不符合事物本来面目的批评,都不能真正克服被批评的言行,也不能使人们免于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因此,对普列汉诺夫的“象形文学”论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一普列汉诺夫的“象形文字”论是在1892年为恩格斯《费尔巴哈论》俄译本第一版写的注释第七条中提出来的.这条注释说;“我们的感觉是把现实界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的特种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不同于它们所传达的那些事件.但是,它们能够完全正确地传达事件本身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后者是主要的).”(单行本第118页)把这段话概括为“象形文字”论是对的,但说它就是不可知论,至少是不可知论的变种,就有问题了.关于什么是不可知论,列宁有过明确的论述:“我们唯物主义者,象恩格斯一样,把康德主义者和休谟主义者叫做不可知论者,因为他们否定作为我们感觉泉源的客观实在.……不可知论者说:我们不知道是否有我们的感觉所反映、模写的客观实在;我宣布,要知道这点是不可能的.”(《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6—127页)列宁和恩格斯一致认为,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7.
简单地不加分析地把不可知论等同于唯心主义或其它哲学派别,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讲不通的。本文从哲学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了不可知论赖以建立的各自不同的哲学理论基础。指出:作为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是作为不可知论的哲学基础,而不应把它们视为不可知论的哲学性质。不可知论的哲学性质乃是认识论中的形而上学,认识中的相对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导致不可知论的两条基本途径。文章最后对不可知论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浅谈不可知论的历史作用包大明不可知论作为一种哲学学说,古已有之,而且在近代和现代哲学中仍有不少哲学家持有此种观点。这种学说认为:人们除感觉或现象而外,什么也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或本体是无法知道的。由于不可知论的这种认识观限制了人的认识能力,否认人类认...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来,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人类理性是有限的,在感觉以外是什么也不能知道的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休谟就是西方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为什么提出并建立这样一种学说呢?我们又应该如何认识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呢?本文试就此谈几点粗浅的意见,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0.
洛克的经验论是以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为前提的,相信人能够认识外在的客观事物,最终将经验论的认识论理论化和系统化。休谟从经验主义原则出发,不承认经验之外的任何对象的可知性,是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而康德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哲学则主要倾向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是一种二元论。三种哲学体系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学说基础上建立起其自身独特的哲学体系,并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休谟和康德哲学的最大的相似点莫过于它们都是不可知论。有人说休谟哲学是彻底的不可知论,而康德哲学是不彻底的不可知论,但仔细考察他们的认识论著作,应该说他们两人哲学都应属于不彻底的不可知论。像休谟自己所说的“温和的怀疑论”。  相似文献   

12.
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这一全称判断存在反例。恩格斯、列宁的论述都有唯物主义者是不可知论者的情况存在。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唯物主义者大有人在。正确解决可知论的有关问题,才能获得可知论者的资格。不可知论在哲学的发展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唯物主义者是否是可知论者,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不可知论认为"物自体"在时空之外,所谓的真理并不是完全可靠的,世界也并不是完全可以认知的。这种认知危机对克莱斯特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亦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之一和作品的特色。本文即着眼于《洪堡亲王》一剧,从主人公不可知的命运,亦虚亦实的梦来论述康德的不可知论对克莱斯特创作影响来剖析该剧的特点,从而得出克莱斯特对康德不可知论这一哲学论点的阐释是基于他对该理论的亲身体验。这种体验在他剧本中表现在:人无法完全认识外部世界,人的命运和人生发展都是不可预知的,无法掌控的,人无法按照自己事先设想的道路去生活。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一般传统的说法,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在某些哲学专著、论文、辞典和一些哲学教材中,都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观点加以肯定,似乎这种观点已成“定论”。但我认为有进一步探讨、研究的必要。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可知论是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一种哲学学说,它是同不可知论即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  相似文献   

1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论包括两章,两章都是重点。第四章实践和认识重点掌握:1 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什么?——要能准确表述其基本观点。2 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其基本观点是什么?3 什么是不可知论?为什么说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相似文献   

16.
实用主义哲学进入中国,在一些学者推动之下得以传播并形成影响。为肃清思想界的"流毒",教化青年,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张如心对以胡适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大肆宣扬的实用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刻批判。张如心批判实用主义哲学家所谓第三条路线、所谓"经验"和不可知论,指出实用主义哲学是"马赫主义"的翻版,它宣扬的"一点一滴的进化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并指出"实用主义的方法"乃是主观主义和诡辩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教学已经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升华学生情感,拓展学生能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过多地使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8.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认识论包括两章,两章都是重点。 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重点掌握:1 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什么? ——要能准确表述其基本观点。2 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其基本观点是什么73 什么是不可知论?为什么说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相似文献   

19.
多样性统一的物质世界是由无数具体物质形态构成的,而每种具体物质形态都具有可知的属性。所以,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思维,能够将具有可知属性的客观事物转化为现实的已知事物。然而,客观世界从内容形式(时空)都是无限的,构成它的具体事物又是无限多样和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且每一具体事物本身还是多样性的统一,多种规定的综合。所以,人类的认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不能穷尽世界。否认人类认识能够穷尽世界不等于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实质是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不相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自教育现象产生以来,教育就是一种非单方面的行为,具体说来,它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结合的行为。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一直有一种误解,那就是教育是学校的事。校外的人这样认为,校内也有人持这种观点。很明显,这是对教育本质以及内涵把握不够造成的。家长有了这种认识不利于孩子成长,教师有了这种认识同样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