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十八大将就业提高到民生之本的高度,更提到要推动社会实现高质量就业,大学生作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来出现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如何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相比外部因素,大学生个人的就业动机、范围选择、目标期望、就业方式等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导因素,对大学生顺利就业起关键作用。本文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进一步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提升求职竞争力成为理性选择。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认为:第一,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二,家庭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并没有显著正相关,家庭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三,社会所属阶层与社会资本正相关,社会所属阶层对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四,性格外倾性与社会资本正相关,性格外倾性对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五,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在地区、学历、专业、政治面貌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来自于城市的、学历较高的、专业为社科类的、具有党员身份的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考量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心理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进而研究总结出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优化对策,从而充分挖掘社会实践在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教育者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挫折教育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然而,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重要因素,教育者利用社会学知识促进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非常必要。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挫折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供需矛盾、就业市场成熟度、社会风气因素,为此,就要结合社会力量,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人才、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挫折,提高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型,如“双重嵌入”、“运作空间”、“差序格局”,以解释社会资本影响的运作机理,厘清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机会获得、就业选择的关系,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就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愿景而言,应重在营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就政策措施而言,应重在开发和利用公共就业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今大学生越来越多,所以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变得越来越不理想,就业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对于大学生就业存在排斥的现象,使得大学生不能够较好的就业。本文将详述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排斥的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高校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探究高校就业教育和大学生社会资本的相关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大学生通过高校就业教育所积累的社会资本在促进其就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尚需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教育体系尚需进一步创新,以便为大学生开发和积累就业社会资本开辟路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社会转型发展期的社会结构性风险,由此造成的社会阶层固化引起的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排斥,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针对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风险,应该采取由多主体参与的综合性治理举措,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营造市场公平竞争氛围,调动大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就业促进政策和就业能力提升相互配合,克服社会结构性风险对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排斥,提高大学生抵御就业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匹配度较低,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现象级社会问题。透视教育价值取向游离、就业机会缩减、大学生就业焦虑、应届生“慢就业”等大学生就业内卷的外部表象,可知其成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驱使下形成的就业内卷、大学生就业思维局限下产生的就业依赖、社会层面就业结构矛盾突出等方面。缓解大学生就业内卷化的趋势,需要大学生增强个人综合能力、明确就业目标,高校积极开展相关教学、培训等活动推动校企合作,优化社会层面就业环境,形成大学生、高校、社会三方解决就业问题的合力,促进内在因素的变革,切实推动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被投资和利用的社会资源,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有着积极的意义,发挥着减少就业信息不对称、降低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以及推动自主创业等作用。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本人、高校以及政府都应该认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和拓展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社会资本,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所面临的基本矛盾是:广大高校毕业生日益增长的职业指导需要与力量分散、功效有限的职业指导供给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路径是:加大职业指导力度,整合力量,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针对高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要做好创新人才培养、人职匹配、预防性职业指导、职业咨询和精细化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12.
蚁族作为高校毕业生的一部分,其生存与发展理应得到高校的重视与关心。蚁族问题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紧密相连既体现于部分大学生毕业即成蚁族的现实,又体现于蚁族问题对在校大学生就业认识与选择的深刻影响。科学应对蚁族问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首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主观上避免蚁族群体的产生;其次,要以毕业生为本,及时更新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再次,可以创建高校后大学时期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尽可能地为蚁族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最后,还可以通过在蚁域创建社区服务站、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险、优化蚁族保障房申请政策等措施,进一步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3.
引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理性的择业心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难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是大学生自己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振奋精神,同时也需要学校加强就业教育和就业咨询服务,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杨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1):99-100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本文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通过教育改革、转变观念、心理调适以及有针对性地予以就业指导等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有社会原因、高校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为有效解决这一社会性问题,政府应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体制保障;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用人机制,积极吸纳毕业生就业;学校要以人为本,加大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力度,实现人才培养的最优化;学生则要注重真才实学,树立理性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现状的调查,分析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探索针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指导是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指导,既有利于推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又有利于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出路大体上可分为直接就业型、自主创业型、努力升学型。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指导仍存在困境,尤其是存在许多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相适应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工作的实行。因此,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指导工作,应着力强化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出路的意识,全面构建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支撑体系,以及努力搞好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众多高校相继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并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学生必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挑战.毕节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外塑形象,内强能力”为指引,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和完善课程、师资、教风、学风建设,大力提升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知识与能力,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学校应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师生通力合作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新渠道,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缩小城乡人力资源素质差距有重要意义,而大学课程教学对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起着重要引导作用。大学课程设置单一、涉农教育缺失、重理论轻实践、大学教育与农村创业教育严重脱节等是大学生不愿农村创业的重要原因。高校应该创新课程教学机制,拓宽课程设置内容,建立课程教育与农村创业教育的连接渠道,培养学生农村创业意识。学校、政府、企业应建立联动机制,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个重要的课题。高校共青团应当从党中央重要指示为指导思想,通过团员教育、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学习择业就业技巧,提高竞争能力,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