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更有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堪称“欧洲师表”,在世界上享有盛誊,是当代世界一个有代表性的“样品”,其经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就业、民生等关系密切,在人才资源、技术技能等方面承担着赋能乡村振兴的责任。对山西职业教育对口帮扶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衔接乡村振兴为“必然”路向,遵循职业教育“升学深造有基础,服务乡村有技能,人人成才有作为”的理念,以形成“以教扶知、扶技、扶心、扶智、扶志、扶业”的发展态势为根本任务,寻找一条山西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外共推、共生共进”的“六三三”实施发展路径,通过实践探索职业教育“省县乡联动”“养训练结合”“校地课链接”的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道法自然”思想对人性的重视与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观念恰恰谋和,它对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有非常重大的肩示。在职业教育中渗入“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就是一切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办事,唯职业教育规律是从。我们要根据职业教育的性质,把握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辅职业教育之自然,引导职业教育往好的方面发展。职业教育应该全面贯彻“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在智力观、人才观、教学观方面加以革新。  相似文献   

4.
应德国卡尔·杜伊斯堡基金会(CDC)的邀请,最近,我们组织职业教育考察团赴德国,对其“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实际考察。通过考察,我们深感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有能力对于不断变化的数量要求和质量要求做出灵活的反应,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人才。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给予我们很多启迪,有不少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1、邓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何谓“双元制”?“双元”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双向”。双元制教育中“双元”即是“理论一实践”、‘…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杨进王百哲一、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之内,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模式多种多样:有“技术”和“职业”之分;有“教育”和“培训”之分;有“正规”、“非正规”和“无固定形式”之分,等等。但是比较流行的模式有4种...  相似文献   

6.
论点     
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究竟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种发展战略,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思考和探索。因为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直接指向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理念,表征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与理想状况的差距.也暗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方法。而这三者恰好构成了其成为一个科学问题的一般结构:问题的指向、疑项和问题解的应答域预设。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有一个“应然”与“实然”问题:有一个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协调问题;有一个地方化与国际化问题;有一个共生与竞争问题。不难判断,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现代本科职业教育的创设为调和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二元”争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在重视“专业”的同时,兼顾了“博雅”。本科职业教育的博雅取向为融通“好”与“有用”独辟蹊径,也打破了职业教育“操手教育”的狭隘认知。其现实路径可从溯本清源的观念消解、制度建构的层次设计、重塑理念的培养模式、实践落地的课程设置四方面入手来实现本科职业教育的博雅取向,以此培养完整和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8.
李光 《职教论坛》2004,(12S):55-57
“技术和职业教育”这一术语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国家组织往往有不同的称谓。传统的提法是“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科文组织一直采用“技术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开始使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柳州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柳州市教育局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自治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近年来,柳州市职业教育又有长足发展,2003年在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一等奖获奖人数第一;2004年柳州市职业院校参加广西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6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7名;4人荣获“柳州市技术能手”称号。柳州市职业教育突飞猛进,名声鹊起,秘诀何在?  相似文献   

10.
去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不久,接着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更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足见党和政府为了提升“中国制造”而显示出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1.
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劳动者的综合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而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做好这篇大文章,也仍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如何实践“三个代表”,发展好职业教育?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提高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最近以来,社会上包括教育战线内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诸多议论,认为职业教育发展过头了,不适应群众希望子女上普通高中、上大学的要求,提出要压缩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也有一些同志看到一些地方职业教育招生数量…  相似文献   

12.
袁新文 《成才之路》2010,(7):I0005-I0005
说起职业教育,人们常常想起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名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可是。在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往往被看成是“洼地”“短板”“软肋”,上职业学校好像矮人一头似的。在今天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指出,对于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思路,提出了办法,令人信心满满:今后上职校不再低人一等!  相似文献   

13.
袁新文 《成才之路》2010,(8):I0006-I0006
说起职业教育,人们常常想起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名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可是.在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往往被看成是“洼地”“短板”“软肋”。上职业学校好像矮人一头似的。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指出.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所评选的优秀教学成果为打造职业教育鲜明类型特色,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动力。基于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内外层逻辑框架与价值意蕴,深入探析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后时代”建设的动力机制,结合广西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后时代”建设的现实困境,为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后时代”建设改革路径指明方向,具体包括:明确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目的指向;构建“后时代”建设高效运行模式;形成成果“后时代”建设监督保障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使城乡劳动力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为此,《纲要》要求,要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和统筹,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由于职业教育“先天发育不良,后天营养不足”,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备受冷落。事实上,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是升学考试的失败者,甚至有个别是“双差生”,带着对自己失望,对前途迷茫,甚至混日子的消极态度走进学校的。  相似文献   

17.
孙玫璐 《职教论坛》2004,(5S):13-15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以“就业”作为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词,在培养目标上要求使受教育者获得就业能力,在教育内容上要求紧紧围绕培养受教育者的就业素质,在评价上以受教育者能否顺利就业、就业率的高低作为最主要指标.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其最主要的功能定位在“使无业者有业”的“就业”上。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思潮,并且先后衰退了。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理解教育和经济的关系,一味幻想依靠职业教育来“建立新教育”及实现“教育救国”,没有考虑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思想和实践脱节,单纯照搬日美职业教育模式等。因此,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思潮的意义要远大于其实际意义。其启示是对职业教育功能应该有更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论“正视职业教育中的升学问题”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一文(以下简称《再思考》在《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1期上发表后,引起不少同志的关注,有着不同的反响。有做进一步阐述的必要。一、职业教育的改革实践必然要求要“正视职业教育中的升学问题”正确认识这个问题,首先应当认识到,时下职业教育的涵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中、高职业教育立交桥”及和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的建立,客观上已使职业教育的涵义从过去的单一为就业培养人才,转变成为就业和升学两个目标培养人才。虽然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  相似文献   

20.
《职业技术教育》2005,(33):58-59
陕西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举措,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一网两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努力增强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