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研究采用中国六个省所有县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层面数据,全面评估了"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改革虽没有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城乡间学校教育财政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现状,但在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配置差距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机制"政策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强化对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责,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现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利用199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计量模型,并运用双重差分等方法对近期三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无论是集权取向的"以县为主"和"新机制"改革,还是分权取向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于缩小义务教育经费的城乡差距均具有显著作用。考虑到义务教育经费供给的政府层级与学校之间的有效互动距离,未来应更加注重分权取向改革,不断提升县级财政的义务教育经费供给能力,同时根据各地财力状况与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实,相机采用集权取向的协同政策以增进分权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2006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度减轻,学校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逐步规范.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县镇学校收入减少、"危改"资金严重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2006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度减轻,学校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逐步规范。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县镇学校收入减少、"危改"资金严重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2006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度减轻,学校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逐步规范。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县镇学校收入减少、“危改”资金严重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较大成就,但同时也遭遇了经费分担机制、预算与资金监管等运行难题;基层学校面临生源流动、资金不足与激励文化缺失等现实矛盾。本文从完善分担机制,严格预算管理,推行公用经费分类拨付标准,深化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引领民办教育发展,健全财务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等方面提出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6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简称"新机制"),在义务教育投入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平。本文采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评估了这一财政改革的实施成效,对其在缩小地区间投入差距的成效进行了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使全国义务教育投入水平出现了整体增长,但西部地区增长率高于非西部地区的显著水平并不高,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在缩小地区间投入方面的成效仍需提高。原因主要在于以"中央大规模增加转移支付"为特征的"新机制",挤出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本身对教育投入的努力,西部地区政府教育偏好的提高并没有因为"新机制"的实施而高于全国水平。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新机制",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以及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激励相容机制,提高"新机制"在缩小地区间投入差距方面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考察了1993-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差距的演变状况,发现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城乡差距比经历了先增加后下降,再上升又持续下降的演变过程。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的公用经费城乡差距十分显著。并分析了财政分权程度、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以及中国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最后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县乡级政府负担着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责任,财政分权对它们的激励和行为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财政支出分权与财政自主性的视角研究了省级和市级政府对县乡级政府的财政分权对于义务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和2000-2006年市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各省内部与各市内部对县乡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分权对义务教育支出均有显著正的影响,但县乡级财政自主性有显著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分工理论"和"控制理论"解释分权的有利影响,使用"激励理论"解释分权的不利影响。结论表明,应当重视县乡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但要区分财政支出分权和财政自主性两种财政分权的差异,且应注意县乡级政府忽视教育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内财政分权的演进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前中国“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下,财政分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内和预算外教育投入有着重大影响。随着县级政府收不抵支现象日益严重,转移支付和预算外财力在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呈现此消彼涨的关系。实行合理的省内财政分权,以完善县自有财力和转移支付的有效拨付使用,是保障农村教育经费及降低预算外依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BOCD项目库中1994-2001年江西省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视角讨论了省内财政制度安排对基础教育供给的影响,发现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不利于县级基础教育的投入,分权导致地方福利损失;转移支付总体影响不明显,但税收返还显著正向增加基础教育供给。本文结论得出的政策含义是对基础教育的供给应当实行适当的集权,省级政府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最主要的教育财政责任承担者。通过上收基础教育事权,尽可能保证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来源,减弱县区基层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程度。有必要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一定系统的改革,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一代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梳理,本文探讨了财政分权改革与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行为问题。研究认为,"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导致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存在"重物轻教"、"重城轻乡"、"重物轻师"等行为偏差,此种状况对教育公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均带来不利影响。改革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民众广泛参与的机制,有助于增强地方政府对民众需求的回应性,规范政府教育支出行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面临资源约束、制度壁垒和环境限制等诸多困境.只有通过不同层面的制度变革,加大对农村教育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才能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一般认为,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机制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在公共财政方面的支出。本文利用博弈论分析地方政府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偏好行为,这种分权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迅速,但没有增加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西方国家通行的两种机制在中国不能发挥作用,地方政府标尺竞争的压力使得财政支出重点放在物质资本投入上,从而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同时,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制降低了地方政府对公办高等教育的激励。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农村经济贫困的重要根源,要改变农村“知识贫困”的面貌,必须从农村义务教育抓起,而教育投入问题始终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举办农村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应当由政府财政支出作为保证。只有采取措施,完善政策,切实强化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才会改变目前的弱势状况,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共词分析法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整体探析发现,国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主题主要可以划分为八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机制研究、税费改革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情况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督管研究、均衡发展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优化研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国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的薄弱区域主要体现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研究、农村教师工资保障研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沿着理论研究、实证分析与方法研究的思路,在系统梳理财政分权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供给效率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在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与研究样本的异质性两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新的"央地关系"下农村中小学教育供给政策的顶层设计、政府绩效考核方向转变能否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供给效率、财政分权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供给效率的影响、财政分权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效果等,是未来研究方向与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受教学科目考试分值高低因素的影响,义务教育科任教师学历配置存在功利性的"高分高配"状态,高分值考试科目的科任教师学历普遍偏高,且这一状态在专任教师学历整体偏低的区域表现尤为显著.义务教育全面育人和义务教育区域差距缩减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对义务教育科任教师学历差异状态进行科学调控,但现阶段关于义务教育科任教师学历的管理、研究和考评均有缺失或尚为空白,须构建完善的科任教师学历评价体系、制定科任教师学历配置标准对其进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