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陌生化”是使事物奇特化的艺术手法。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不断给予受众持续的新鲜感,延长或改变他们对人物和情节的自动感知,在细细地咀嚼和品味中,形成渐进的审美效应。将“陌生化”艺术手法运用到以神话为题材的国产电视动画中,把握住动画叙事中的奇特程度与理解范畴,便会与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理念同频共振。本文通过“陌生化叙事”与“讲好中国故事”两个角度对我国神话题材电视动画的叙事策略进行探寻,以便为形成以抒写家国情怀、讴歌精神力量、提升审美价值为方向的神话题材叙事的新业态和叙事新亮点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使神话叙事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
宋思洋 《今传媒》2020,(4):114-115
《烈火英雄》和《勇往直前》都是消防题材类的灾难电影,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在题材选择和内涵体现上都具有深刻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同时两部影片在灾难场景的设置与呈现以及英雄形象的塑造与表达上,均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本文即从视听手段和英雄人物塑造两方面出发,分析对比这两部影片的类型实现与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韩卫娟 《视听》2021,(5):26-27
故事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人们通过不同的故事讲述方式来传播文化、引导价值观念.《故事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该节目让影视经典照耀现实,运用全新方式演绎经典故事、传递节目情怀和价值理念.本文从内容和节目表现方法上分析该电视节目的叙事策略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医故事》创新传播传统文化的经验方式和叙事策略,以期对国漫的创作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国漫《中医故事》为例,从动画的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叙事结构与叙事语言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其叙事策略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出《中医故事》在叙事中注重主题的民族性、结构的创新性、声画的国风化和受众的全龄化。并为国漫发展提出建议:挖掘特色题材,坚持内容创新;加强监督引导,树立价值导向;打造品牌IP,延伸价值效益;利用传媒平台,拓宽宣传渠道。【结论】动画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产品,逐渐成为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开辟了弘扬民族文化和树立文化自信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传播媒介,虽然不同的影片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和表达途径,但在叙事结构上都拥有一些最基本的相同性,因此对于样本影片的叙事考察成为探讨影片实现美军形象塑造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普罗普的31种叙事功能理论,结合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样本影片做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影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我们这十年》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体记忆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分别从高度、深度、广度三个角度切入,研究其在全媒体时代主题立意、单元剧架构、现实主义创作、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等方面的传播策略,呈现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成果,对讲好、传播好中国故事和凝聚社会共识的集体记忆重构具有良好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故事即导演与观众沟通的工具。因此,叙事是一部电影最为核心的任务。从叙事美学的视角(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叙事空间)出发,对几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叙事手法与技巧上与华莱坞"作者电影"一脉相承,其超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逼仄的叙事空间与反常规的叙事结构相得益彰,在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下给观众更深层次的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8.
灾难题材电视剧的科学价值观及价值体系的审美性建构,决定了灾难题材电视剧的伦理正义.其建构方式,从人物的刻画而言,往往通过正面主人公的品质和性格及行动的力量,以及正面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得以体现;从情节的叙述来看,则表现在灾难发生之初、灾难发展中、灾难发展的高潮和结束等环节价值主体与价值观的多元化、价值观导向的无序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文安  肖懿 《声屏世界》2021,(11):29-31
《故事里的中国》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利用媒介融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内容的编排与挖掘,重述经典文艺作品和新时代人物故事,采用跨场景舞台演绎与多角度深入挖掘相结合的方式,用新方式新思路新创意,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间形成联动来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0.
作为展现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的重要文本,冬奥题材纪录片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发挥着重要叙事作用。本文以央视精品系列纪录片《大约在冬季》为分析案例,就主题立意、叙事创作、视听表达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述,以期为同类题材纪录片探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十七年"时期为党的政策宣传、团结各民族人们做出过卓越贡献,并在之后的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均有不错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面临市场偏好改变、表现形式单一等困境的同时,也因新媒体的发展而在宣传策略方面获得一些新机遇.尤其是在卖点、渠道、互动三方面发力,可在新环境下获得不错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中国与美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有了新的飞跃.文章通过比较中美战争电影新作《金陵十三钗》与《战马》,对两国战争片中的主题表现、主角构成、戏剧冲突、声画表现及美学风格的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中国战争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成功的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引起了很大的好评,不得不说"好声音"中的"好故事"是一个亮点,打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因此,笔者在本文中着眼于将《中国好声音》看做是一个由不同的叙事文本组合而成的嵌套式结构的大文本,并对其中的选手故事进行叙事学分析。以其叙事素材为入口,来考察这些素材中的每个事件元素并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于电视节目研究领域、对业界的节目制作以及受众欣赏水平的提升等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央视推出了一档兼备艺术观赏性与文学思想性的电视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成绩与社会赞誉。节目精选并改编了一些广为流传的经典影视、文学作品,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带观众重温历史记忆、感受民族精神,完成了一次"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叙事实践。本文从节目定位、题材选择、叙事主题、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分析《故事里的中国》国家叙事策略,以期为电视文化类节目"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付晓晓 《新闻世界》2014,(7):266-269
中国大陆主流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常采用英雄叙事的话语策略,塑造关于灾难的特定话语。不同历史时期的灾难话语因具体社会情境而变化,与意识形态密切勾连。在依附于意识形态的总体逻辑之下,灾难报道的英雄叙事可以起到遮蔽社会失序状态、动员社会大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唐山大地震》与国产灾难电影美学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作为1976年唐山地震的34周年纪念之作,颠覆了以往重走历史事件题材电彩的宏大模式,在国产灾难电影美学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它的成功将给国产灾难电影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刘立华  毛浩然 《当代传播》2011,(5):31-33,36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中国有必要加强其他国家或是不同的文化对中国表述的研究。本研究以话语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以《纽约时报》的相关案例为语料,旨在解读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话语模式和策略以及该现象的话语修辞动因。研究发现,西方媒体在呈现中国故事时往往突出细节,喜好运用个体故事和声音来呈现宏观叙事,在建构两元对立凸显矛盾和冲突的同时也往往使用"伪平衡"的声音扩展策略。从宏观角度来看,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呈现出一种互动的特征,同时也凸显了其辩论和讽刺的传统,这一传统又与西方的宗教历史话语模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杨文斌 《今传媒》2021,29(4):104-106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由此,以城市为核心的人文题材纪录片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城市人文题材纪录片以城市为记录载体,以人物为主要的记录对象,以人民生活为主要记录的形式,通过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展现城市的开放与包容。本文主要从城市人文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城市人文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以故事化的方式,从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对城市人文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与创新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郑荣 《采.写.编》2023,(3):160-162
历史纪录片将镜头对准过往的人、事、情,其“纪实性”与“再现性”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故事,“影像性”与“共情性”创造出雅俗共赏的魅力,从而决定了历史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文章系统总结出了历史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特征,提出了当前历史纪录片存在的问题,继而从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提出了历史纪录片叙事策略,从崭新视角审视历史纪录片创作与传播价值,为此类纪录片更好地策划和创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和我的家乡》是2020年国庆档热播的电影,同时它也在医疗医保、科技兴农、乡村支教、乡村自然环境治事,丰富而全面地书写了一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美好图景;采用缀合式团块的叙事结构,用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共情;并采用了以谎言作为线索,以冲突推动发展的戏剧化叙事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