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这对小学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时而把偏旁称作部首,时而把部首称作偏旁,对学生的识字极为不利。其实偏旁和部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什么是偏旁?偏旁这个名称自古有之,古人就有把字的左半部称为“偏”,右半部称为“旁”的说法。新版《辞海》中说:“旧称汉字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左右上下统称偏旁。例如,日和月是‘明’字的偏旁;立和日是‘音’字的偏旁。”可见,偏旁是组成合体字的基…  相似文献   

2.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巧用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识字量,开拓学生的视野,为阅读及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是摆在低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 1.部件识字法.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做“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活动,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本领.如在识“青”字后,让学生加上偏旁,组成尽可能多的字,有的学生加上“日”旁,组成“晴”字;有的学生加上“目”旁,组成“睛”字;有的学生加上“讠”旁,组成“请”字;有的学生加上“氵”旁,组成“清”字;还有的学生加上“忄”旁,组成“情”字……通过组字,使学生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一、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忌概念混淆。偏旁和部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的概念。在小学的识字课上,时而有人把偏旁统称作部首,时而有人把部首称作偏旁部首,两者经常混淆不清。什么是偏旁?偏旁这个名称自古有之(不晚于五代)。古人就有把字的左半部称为“偏”,右半部叫做“旁”的说法。新版《辞海》说:“旧称汉字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  相似文献   

4.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我在教学中把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注意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同时注重将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把学过的汉字放在阅读和习作训练中并加以运用. 一、字的音、形、义的教学与字、词、句的教学相结合 我要求学生掌握两种内容:一是汉语拼音;二是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即24种笔画名称,7种笔顺规则,78个偏旁部首,8种结构方法.同时,我按照形近、形声、同音等带字的方法,让学生区别和掌握字形.如"洗"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氵"旁,写时左窄右宽;"固"字是全包围结构,写时要先写里面,后关门.根据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说明"才"字与人的手有关,如:打、拍、擦、把……"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如:林、柱、村、树……"氵"旁的字与水有关,如:澡、清、酒……"忄"旁的字与人的心有关,如:慌、忙、快……"目"字旁的字与人的眼睛有关,如:眉、眼、瞅……某些字在作偏旁时书写发生了变化,我又教给他们新的书写方法.如"舟"字作偏旁时,中间的一横右边不出头;"木"字作偏旁时,右边的一捺应写成一点.  相似文献   

5.
许多同学对汉字的偏旁和部首区分不清,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偏旁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古代把合体字左边的组成部分称为“偏”,右边的组成部分称为“旁”,合称“偏旁”。后来把一个字的上下、左右、内外各个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如“城“”资“”国”字中的“土”“成“”次“”贝“”口“”玉”,都可以称为偏旁。汉字的偏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名称和读音。一般左称“旁”,如(木)木字旁;右称“边”,如(欠)欠字边;上称“头”,如()竹字头;下称“底”,如(皿)皿字底;外称“框”,如(门)门字框。部首是字典、词…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汉字祖先》是我校自主开发的配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关识字教学的语文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树立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汉字构形规律对识字的重要性。汉字的形义关系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教学设计中,尝试运用“溯源——对照”的方式认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依据“分解——组合”法科学而灵活地析解指事、会意字;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做到“教一个得一串”,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在教学中,注意形与义的有机结合,凸显字理教学的特色,更好地为学生掌握汉字特点、识记汉字字形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偏旁溯源,系统识字1.理解偏旁形音义小学阶段的识字目标为3000个汉字,这些汉字包含着200多个偏旁。这些偏旁中有的形音义一致,如氵、艹、口、土、扌,但绝大多数偏旁的形音义是不统一的,如阝、页、厂、彳。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偏旁的  相似文献   

8.
<正>形近字是第一学段识字的难点,尤其是相似的偏旁部首,学生更容易混淆,如:"衤、礻""冫、氵""亻、彳"等等。在作业中,经常有学生将形近偏旁写错,如:将"初""被"等字写成示字旁,将"祖""礼"等字写成衣字旁。本课旨在寻求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衤、礻"的来历,依据造字规律形象地分辨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同时亲近汉字文化,增强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从而举一反三分清其他相似的偏旁和相似偏旁的字。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介】 《识字3》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集中识字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属于形近偏旁比较识字。根据汉字形象直观、系统性强的特点,教材巧妙地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实物图——古文字——今文字(偏旁)”的演变图表,  相似文献   

10.
偏旁和部首     
丁丁和冬冬为偏旁和部首的关系争吵起来了,一个说部首是偏旁,一个说部首不是偏旁。到底部首是不是偏旁?它们又是什么关系呢?一、什么是偏旁和部首。偏旁是指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湖”字,左边的“氵”,右边的“胡”,都是偏旁;再如“国”字,外面的“国”,里面的“玉”也都是偏旁。部首是什么呢?按照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分,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位,称为部首。如上面例举的“湖”字的“氵”、“国”字的“国”,都是部首,而“胡”和“玉”就不是部首了。二、偏旁和部首的关系。偏旁和部首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总…  相似文献   

11.
<正>说到形声字,同学们已经不陌生了。下面请看这六个字:饱、泡、跑、抱、袍、炮(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这六个字都是形声字,而且还是形近字,都是左右结构。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这六个字左边的偏旁表意,右边的偏旁表音。这六个字右边的偏旁都是“包”,韵母都是“ao”,声母不是“b”就是“p”,读音相近。因此,  相似文献   

12.
《识字8》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的一组词串识字教学内容,属于特殊偏旁教学。教材中有两张偏旁演变图表,阴行词串。课文通过“实物图——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清楚地揭示汉字形与义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第一张图中的鸟可以用“鸟”、“隹”这两个偏旁来表示,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张图中的月亮、肉都用“月”这一偏旁表示,说明不同的事物可以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相似文献   

13.
汉字从结构上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结构严密,分拆不开,大多是象形字和指事字,如人、中等。合体字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字结合而成的,基本上是会意字和形声字,如“明”由“日”和“月”合成,“秩”由“禾”和“失”合成。偏旁,是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旧称汉字中合体的字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上左右上下统称偏旁,如“柏”字的“木”和“白”,“岗”字的“山”和“冈”。汉字的偏旁中,有些本身就是一  相似文献   

14.
该课要求会写的字有6个,其中“球、玩”“跳、桃”“桃、树”3对有共同的偏旁。师生们如果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偏旁的形音义、在构字中的作用以及形体变化,就能举一反三,成系统地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识字效率,减少错别字。  相似文献   

15.
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规律性,汉字教学也有规律可循。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多注意研究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尽快闯过识字关,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记清笔画,熟悉偏旁。笔画和偏旁是组成汉字的重要成份。在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教学生记清常用的二十几种笔画名称和写法,在分析字形时能清楚地说明哪个字是由哪些笔画组成。汉字大部分是合体字,它由一个偏旁和一个或几个独体字构成,这时的笔画一般都有变化,教师要把变化规律告诉学生。如“木”、“土”变成“o”、“1”。学…  相似文献   

16.
《词串识字8》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的一组识字教学内容,属于特殊偏旁教学。教材中有一张偏旁演变图表,两行词串。课文通过“实物图——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清楚地揭示了汉字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学生借此可以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图中的鸟同时对应“鸟字旁”和“隹字旁”,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相似文献   

17.
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自己获得知识远胜于死记硬背,识字教学中,有了思考与发现,学过的东西不仅记得牢,还可以从中摸索汉字的构字规律,如形近字对比,加偏旁,去偏旁,增减笔画,同音字,学新忆旧,拆部件等,像学“跟”字,学生通过一连串对比,可引出“根,很,狠,恨”等许多字,然后,发挥想像,  相似文献   

18.
教学总目标:1郾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郾比较“礻、衤”,“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3郾看图读熟词语,能借助图画来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4郾培养识字能力,感受识字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匀称,能够区别形近偏旁。教学难点:能比较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能够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郾比较“礻、衤”这一组易于混淆的偏旁。3郾看图读熟词语,能借…  相似文献   

19.
李莹 《江西教育》2004,(13):73-73
一、探索识字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按照汉字规律识字。我们都知道汉字中形声字居多。例如以“青”为声旁可以组成“请、情、晴、清、蜻、睛、精”等字。这样学生可以结合汉字的规律,换偏旁识字。又如.教师可以揭示汉字的会意字、指事字的构字规律.如“采”.上部为“”,意指“手”,下部为“木”,可以想象为果树。手在果树上摘取就为“采”。  相似文献   

20.
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时形近的偏旁辨别不清,便是原因之一。如哪些字是由“朿”,哪些字是由“束”加上别的偏旁构成的,学生往往辨别不清,因此写起这些字来,不是多一横,就是少一横,教师常常为此而煞费苦心,但收效甚微。我的做法是在这两个形近偏旁中,找出其中的一个,考证一下它的本义,看看由它组成的字与本义的关系,如“朿”,《辞海》解作“木芒”,由“朿”作偏旁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