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报编辑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卡特尔 16种人格因素量表 (16PF) ,对河南省 4 0多所高校学报的 2 8名男编辑、2 1名女编辑进行测验 ,结果发现 :男性学报编辑在世故性、实验性、乐群性、敏感性、幻想性和忧虑性等人格特征方面与常模存在差异 ,女性学报编辑在有恒性、世故性、稳定性、幻想性等人格特征方面与常模存在差异 ,编辑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无论是男编辑或是女编辑 ,在人格特征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传统社会男性是丧葬活动的主角,特别是男性子嗣承担着主办父母丧葬的重任,唐代社会也不例外。但据唐代墓志资料显示,因家中无子或者是男性子嗣早夭或男性子嗣幼小或因子游宦在外等情况造成家中男性子嗣无法主丧父母时,女儿成为了父母丧葬责任的承担者。唐代在为人女身份下的在室女、出嫁女、嗣女们主办父母丧葬的行为虽然违反父权社会的常态,唐人对此所持的态度也略有不同,但是这种现象基本上是被当时社会所认可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观”的成因。伍尔夫认识到性别身份是由社会造成的,是可以质疑和改变的,所以她认为女性写作应当致力于探索女性自身的生存体验,而不要用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评判女性。她十分赞赏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所信奉的“双性同体”的性道德观,她希望在男性的自我实现和女性的自我毁灭之间谋得平衡。  相似文献   

4.
贾军芹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52-54,122
二战后,日本文学界出现了大批女性作家.她们创作出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这在历来为男性所主导的文坛掀起了巨浪.作品中女主人公从对命运的悲从到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及后来自立于社会的生命过程,也是日本几代女性在经济上、精神上、乃至性方面的解放历程.  相似文献   

5.
简析男性词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读男性词时不难发现有很多描写女性各种情态、情怀的“闺语词“及“代言词“,从这些词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们所散发出的女性情调、意象及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之为“苦闷的象征“,是男性“臣妾意识“的表现.男性词人除了借女性角色宣泄苦闷,还将其作为娱乐玩赏的对象,并借女性的身份抒发自己的情爱感受.  相似文献   

6.
在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卡森·麦卡勒斯刻画了一个颇具男性特质的生活在美国南方小镇的女性形象。原本女主人公能干且富有,受到镇上人们的敬畏;后来她爱上自己的表哥,变得柔顺且忍让,却被自己的爱人背叛,失去财富和斗志,成为一只可怜虫。女主人公兼具男性和女性特质,但当两种特质开始融合的时候,她却被整个社会所背叛和抛弃。由此可以看出,两性同体在男权社会中只是女性的一种美好的理想,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迈步走进21世纪,文明的进程史无前例地拓展了女性的空间,两性平等的呼声成为时代的强音,公司中的白领女性日渐增多。同时,很多女大学毕业生现在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备战新一轮的求职之役了。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除了与男性员工面临同样的工作压力外,她们还会面临许多由于性别所带来的问题。为了使女性能够与男性平等发展,真正实现职业中的男女平等,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同时,女大学毕业生在日常工作中应掌握一定的技巧。一、树立强烈的自信自卑是工作中最大的敌人,所以女大学毕业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树立强烈的自信。从整个国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对《作女》主人公卓尔形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卓尔的“作”状态、卓尔与男性角色的关系等角度,揭示了卓尔形象所表现出的新女性意识,从而对现代城市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07,(Z5)
白羊座男性:Charles、Mark、Bill、Vincent、William、Joseph、James、Henry、Gary、Martin女性:Malcolm、Joan、Niki、Betty、Linda、Whitney、Lily金牛座  相似文献   

10.
生态女权主义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性和紧密联系,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等同于人类对自然的压迫。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通过《菊花》一文,以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女主人公伊莉莎的菊花情结展示了自然和女性的认同性;同时,通过男主人公亨利和赶车补锅人对菊花和伊莉莎的态度,揭示了在男性统治的世界里,自然和女性所遭受的歧视和压迫,以此来呼吁人们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关注。  相似文献   

11.
《劳燕》是华裔女作家张翎所著的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小说。作者将小说命名为《劳燕》就是取自小说的女主人公"姚归燕",但是作者独具匠心地将小说女主人公的放在小说的幕后,采用陌生化的叙述视角来讲述关于"姚归燕"的故事,让与小说女主人相关的三个男性分别登场讲述他们与小说女主人公发生的故事。本文将主要从三位男性视角的叙述下来看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谁是弱性?     
男性在起步时是领先的:男性和女性的受孕比例是115:100。但此后便开始走下坡路。·男性胎儿的流产和死胎危险性更大。·男性出生人数IL女性稍多(大约是105比100),但如果早产,则男孩死亡率更高:男孩为22%,女孩则为15%。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对威廉·华兹华斯的作品《孤独的割麦女》进行解读,揭示了该诗所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指出诗人在该诗中通过书写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和谐关系、女性与男性话语的对抗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性与女性平等共处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道真仡佬族头面部体质特征,比较男女是否存在差异。用肉眼观察了道真隆兴镇浣溪村仡佬族成年人62人(男、女各31人)的头面部形态特征11项。结果显示:肤色男性多为深褐色、女性多为浅色;发色男性多数为黑色、女性多为黑褐色;男、女前发际多为尖型;男、女上眼睑大多数有皱褶;男、女鼻梁形状大部分为直型;鼻尖男性水平较多、女性上翘较多;唇厚度男性中唇较多、女性薄唇较多;上唇厚度男、女大部分呈正唇;耳垂形状男、女多为方形,颧部突出度男、女多为扁平型,颏部男性直型最多、女性后倾斜型较多。结果男、女大部分观察项目结果相同。同时道真浣溪村仡佬族具有本地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磊 《学语文》2012,(2):47-48
母系社会的解体宣告了女性成为生产的配角,男性跃居经济的中心,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那种"女本男末"的母系社会繁衍体系被以男性为主导的婚姻关系所取代,最初的婚姻就在氏族内部产生,近亲繁衍的弊端被发现后,氏族之间的通婚成为社会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女大学生的内隐性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女大学生性教育提出建议。方法:对355名女大学生进行内隐性态度的内隐联想实验(IAT)和问卷调查。结论:女大学生的内隐性态度是有双重标准的内隐性刻板态度,女性的性是被动、消极、利他的,男性的性是主动、积极、自私的;女大学生内隐性态度具有跨群体一致性;童年期(0-16岁间)的性虐待经历显著加强女大学生的内隐性刻板态度。建议:提升现有性教育效果,应在两个层面解构双重标准内隐性刻板态度,即"第一,解构二元对立逻辑基础的内隐性刻板态度为性教育原则;第二,在性教育技术层面应发展女大学生的性自我同情态度,超越内隐性刻板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谭恩美作为最成功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其作品主要是关注华人女性,华人男性只是其中无足轻重的点缀性的角色,但是这些少之又少的男性几乎都为负面角色,他们或者歹毒邪恶、自私自利,或者平庸无能、幼稚可笑,或者体弱多病、英年早逝,或者碌碌无为、不求上进.本文主要依据谭恩美最畅销的小说《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来归纳整理分析其笔下的华人男性形象,以便更好理解作品及其相关的历史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历史上不乏女性作者,但文学史里却难觅其踪。这既是儒家男尊女卑的反映,也是男性主导历史、对女性愚化的结果。女性文学作品具有男性作品所不可替代的价值,男性笔下的中国妇女形象也有待于从女性角度去重新解构。要想全面构建中国文学史,就必须客观地确立女性作者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达到此目的可从5个方面人手:用女权主义理论审视中国文学史、整理古代女作者作品、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考察女作者、诗史互证和对作品的“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的分析,审视其作者强烈的女性思想,其中心就是要求女性"成为自己",要"一年有500英镑的收入"和"自己的一间屋".只有这样,女性才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不同于男性、不依附于男性而又与男性、与整个世界和谐相处的自己,才能够达到一种"双性同体"理想的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两部西方女权主义电影文本《钢琴课》和《女钢琴师》的比较分析,探寻了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心路历程。在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中,艺术给女性带上“性面具”。使她们兼具坚硬与颓废的双性气质。女性身体沦为满足男性视觉愉悦的客体,女性主体意识进一步迷失。对性与自然的违逆,必将使女权主义处于更大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