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鸥外的著名小说《舞女》是以他自身留学德国期间的一段恋爱生活为基础写成的。他在柏林留学期间,与一位德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姑娘热恋,然后他暗示将来要和她结婚,就独自回国了。这位姑娘相信了他的话,乘下一班船追踪来到日本。可是因遭到周围亲友的反对,森鸥外未能和她成婚。这位德国姑娘只好怀着绝望的心情回国。根据这一实事并加上一些虚构成分所写的小说《舞女》的梗概如下:主人公太田丰太郎毕业于某大学法律系,在日本政府某部门工作,颇为上司所器重。后来,他受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每一年的十一月十五日是七五三。所谓七五三是庆祝孩子长到七岁、五岁、三岁的日子。因此,有这年龄的孩子的家庭,大人就要带着孩子到神社去参拜。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穿上为了庆祝这一天做的新衣服。父母感谢神灵保佑,使孩子平安地长到这一岁。同时祈求神明保佑让孩子今后继续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好孩子。还给孩子们买  相似文献   

3.
将阅读当作自己的避难所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原本是个有福的孩子.他的父亲罗伯特·奥蒙德·毛姆是一位名声显赫的律师,时任英国驻法使馆的法律顾问.毛姆就出生在巴黎的英国使馆里.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末,当哥哥们陆续被送往外地读书后,他便成了父母怀中的小宝贝儿. 然而,毛姆的好日子没有维持多久.刚过8岁,他...  相似文献   

4.
我的外祖父,1879年出生于一个有着13个孩子的贫穷家庭。他九岁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整个家庭随之四分五裂。孩子们被分送给亲戚们抚养。外祖父被一个单身叔叔领去。他的叔叔让他到田地里干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上过学,他干的是成年人干的活儿,每天工作12至14个小时。  相似文献   

5.
一段经历     
赵宇 《大理文化》2004,(4):20-21
二十九岁那年,我离开双江,离开妻儿,离开熟识的人们,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一方热土,去一个半生不熟的地方--大理.原因很简单,父母的根在大理,退休回大理祖籍.叶落归根.我是长子,得紧跟父母,自然想办法调动.大理虽然是父母的故乡,于我却遥远而朦胧,毕竟在过去随父母回老家探亲,都是匆匆一瞥.  相似文献   

6.
米尔克在刘洋面前吹牛,不断地炫耀自己有一辆摩托车,那是他过生日时,父亲送的礼物。在德国,孩子过生日时,可向父母要求任何礼物,只要不超过家庭的承受力,父母一般都会予以满足。德国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电话、电视、电脑,甚至汽车,尽管家里有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往往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不与爸爸妈妈会用。特别是孩子满了16岁时,标志着孩子已成熟,作父母的送汽车的可能性最大。刘洋对此颇感新奇,不过,他并没有丝毫的羡慕。尽管他的父母无法为他提供更多的物质享受,但却给了他良好的受教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她的孩子刚刚出世几天,各方面的压力就开始纷至沓来。一位朋友送给她一本名叫《怎样使你的孩子变得更聪明》的书,另一位朋友给她的孩子带来一套“数字卡片”。她的姨母打电话,询问她有没有给孩子报名入一所有名的私人幼儿园,并大声责备道,“你不该再浪费时间了,要知道进那所幼儿园是通向哈佛大学的第一步。”这样的事情对教育家玛丽·休·米勒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了。米勒以前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她现在经常撰写有关父母  相似文献   

8.
失败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权失败。多数的父母竭尽全力要么防止孩子失败,要么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失败。父母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标准。例如某个母亲会把孩子手忙脚乱摆放的桌子说成是“完美无缺”,即使桌子不平,摇摇晃晃。还有一种方法是推卸责任。比如孩子的某门课程不及格,家长会认为他的老师不公平或者愚蠢。上述做法所产生的问题是:会使孩子对现实世界的生活毫无准备。年轻人应该明白:没有哪个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也没有常胜将军。参加一场比赛,即使不能获胜,也可能得到快乐。一个孩子没有受到邀请去参加晚会,没…  相似文献   

9.
去年,日本广岛大学吉田公平教授、福冈女子大学难波征男教授分别增予《阳明先生遗言录)《稽山承语》影本。二书同为王阳明语录,而国内馆藏无存。《遗言录》所载近十分之四未收入诸本《传习录》,《稽山承语》所录则全未收入《传习录》,故此二本对阳明学研究,颇有价值。另一方面,《遗言录》的出现,引出了《传习录》史的许多问题,须加进一步研究。本文专论《遗言录》与《传习录》  相似文献   

10.
<正>电影《迦百农》(Capernaum,又译《何以为家》)把镜头对准黎巴嫩的难民,真实地记录了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貌。印度作家泰戈尔说过,"愉快和痛苦都使人受到教育"。然而,在电影《迦百农》里,小主人公扎因的成长之路痛苦太多,快乐太少,厚重的痛苦远远超出了一个12岁男孩儿的承受力,以至于他的小小内心早早生出了"生即是死"的念头,于是将父母告上法庭,原因是父母生了他。这种充满悖论色彩的情节彰显了影片的后现代意味。影片以一个小男孩儿的视角审视难民营的生活,经历着艰难生活的扎因对自己和难民营所有孩子的出生、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先后娶过两个妻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斯大林的三个孩子虽然来自同一个上层家庭,但各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却完全不同。这里,我们只介绍斯大林两个儿子的不同经历。长子雅可夫·朱加什维利斯大林的长子雅可夫·朱加什维利生于1907年,他是斯大林同第一个妻子所生的孩子。大家知道,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1903年,24岁的斯大林同一位格鲁吉亚的青年女子结了婚,她就是雅可夫的母亲叶卡捷琳娜·斯瓦尼德捷。叶卡捷琳娜是一位文化素养不高的女性,对政治不感兴趣,笃信宗教,这正好与斯大林相反。但是,她却  相似文献   

12.
乔伊娜走了。当她的丈夫在清晨发现她已经停止呼吸时,乔伊娜像往常一样躺在那里,面容安详,没有一丝痛苦的表情。38岁,风华正茂,我们不知道乔伊娜会不会感到遗憾,但我们知道,乔伊娜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丰富多彩、绚丽斑斓。乔伊娜1959年生于美国洛杉矶,家里共11个孩子,她排行第七,父亲是电工,母亲是教师,在她6岁时,父母离婚,孩子们跟着母亲生活。从那时候起,她开始练习跑步,由于父母离异,家里孩子又多,生活之艰苦可想而知,有的时候家中没有别的可吃,一天到晚都是吃麦片。1978年乔伊娜高中毕业,她到加州一所…  相似文献   

13.
正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随父母走南闯北,我对家乡的概念很是模糊。对我来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故乡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位于河北省房山县(今北京房山区)的老家,我十几岁的时候跟随父母去过一次。记得我们几个孩子和父母从京城坐汽车出发,途中还专门参观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去过周口店,方知我的老家房山县镇江营  相似文献   

14.
古代长江流域的“超级大国”──楚国张正明(我应日本勉诚社邀约,撰为此篇,其日文本为阿部进先生所译,刊登在《日中文化研究》第7号"长江文明特集"上。今将其汉文本删繁就简,并将标题做了相应的修改,奉请《中华文化论坛》的编者和读者指教。──作者)伯特兰·罗...  相似文献   

15.
正2005年,因编辑《日本读本小说名著选》,笔者对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风民俗有了兴趣。十多年后,曾与笔者一起编辑该书的韩玉霞女士又责编了一部《江户风俗绘本》,让笔者大开眼界,对日本的过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是一个社会安定、工商业兴盛的时期,是日本明治维新全盘西化到来之前的最后的传统时代。那个时代,迥异于走上近代化之路后的状态,日本还停留在幕府统治下,一派传统气息,而江户幕府(即德川幕府),成为  相似文献   

16.
我15岁时的一天下午,在翻看家里的旧照片时,偶然看见一张三个男孩的合影。这张照片是我父亲,岁左右时照的,照片中另一个男孩是他们的弟弟特雷西,还有一个男孩看上去好像还要小一些,但是我不认识。母亲告诉我:“他就是梅尔罗斯,你父亲的弟弟,他从*-岁就住在一所特殊学校里。”母亲告诉我:父亲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长子,实际上是他将梅尔罗斯带大的。梅尔罗斯天生弱智,连话都说不清楚,去卫生间、系鞋带,等等都需要帮助,而这些照顾弟弟的工作就落到父亲的肩上。有时叔叔因无法理解,无法应付这个世界而感到十分沮丧,便躺在地上,…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旅顺博物馆代表团在日本访问期间,刘广堂馆长与龙谷大学校长上山大峻共同签署了《中国旅顺博物馆与日本龙谷大学关于合作开展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佛经残片综合研究协议书》。这是该馆对外文高级军官俱乐部。1905年日本殖民统治旅大后改建为博物馆,初名“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1918年改称“关东都督府博物馆”;1919年4月更名为“关东厅博物馆”;1934年易名“旅顺博物馆”;1945年8月,前苏联红军进化交流又一重大项目成功合作的标志。旅顺博物馆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旅顺口区中心,系大连市属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也是全国建馆较早、…  相似文献   

18.
高旭 《华夏文化》2021,(4):63-64
在《淮南子》学史上,韩国和日本一样,是亚洲地区中国之外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整体而言,韩国学界的《淮南子》研究要逊色于日本,其产生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及论著较少,但韩国学者对《淮南子》思想文化内涵的学术认识深度值得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或可称之为"异国知音".  相似文献   

19.
自由的象征:对阮籍长啸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子烨 《寻根》2009,(2):9-18
往岁读王摩诘的绝句《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以为啸可能是幽人逸士兴致勃发之际的狂呼大叫。及读岳武穆((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又以为啸无非是抒发英雄豪气的长叹之声。近年稍窥中古之学,于啸之问题方略有解会,始知畴昔所想乃谬误之极。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的声乐艺术,而在中古士林尤为风行。它与彼时之文人生活契合无间,犹如丹葩之耀于芳林,白云之衬于青天,别有风致。  相似文献   

20.
当代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学──读《杂考小集》周振甫读了李固阳先生的《杂考小集》,觉得是本好书。好在什么地方?好在教给我们一种读书的方去。这就是,读书的时候不要粗心大意,要从人们未注意处发现问题,发现后深入思考;这种思考不能停留在本文以内,要从与本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