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3年全国象棋团体赛在南京举行,这次比赛布局战术百花齐放,弈出了许多创新变化。甚至过去某些认为“吃亏”的布局变例,经过广大棋手的潜心研究又以新面貌出现,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无疑又会引起棋手们继续探索。本文介绍几局布局,让大家来探索,让实践来做结论。  相似文献   

2.
每次重大比赛,强棋手对布局方面都会做出新的贡献。对一些变例赋予新的内容,发现新着等等。在1989年全国个人赛中人们对仙人指路的一个变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赵国荣战胜胡荣华的一局,更为人们津津称赞。徐天红对阎文清之局虽然阎方错过了许多胜机,但该局的争斗还是相当激烈,予人以深刻的印像。总之,对这个新变例应予以总结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象棋的中局阶段变化繁多,在复杂的局面中经过棋手们的辛勤劳动,使各种布局变化日臻完善。许多棋艺爱好者,特别是一些专业棋手,都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艺苑中姹紫嫣红,绚丽多姿。  相似文献   

4.
“当头炮进七兵攻屏风马”,是利用率最高的布局体系。它激烈、复杂多变,各种风格的棋手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宜于自己选用的变例。 在本次比赛中,以过河车对平炮兑车,先手巡河炮与先手横车攻法较多。  相似文献   

5.
在布局中,发现新着,使旧局翻新并有所改进与发展,才能丰富布局理论。在某一变例中,发现新着,经过实战考验,再升华,理论—实战—升华,是布局演进发展的规律。通常,—般棋艺爱好者也可能发现新着,并能当作“飞刀”用。但其研究往往是粗糙的而不深入。而一些大师及至特级大师,在布局领域中发现新着与分析应用,则比较深入、系统。他们在不同的变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发现与见解。每一着新着的发现,都会引人注目,特别是有些重要变例因为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变例变化的更新,有时甚至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演变。下面就一个五七炮对屏风马的变例谈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象棋艺术的日新月异,布局信息已为广大同好所重视,及时了解优秀棋手在比赛中祭出的布局“导弹”,做为继续运用或者研制“反导弹”的第一手材料,对棋艺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这里试搞几则1985年全国团体赛的布局变例,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棋艺(象棋版)》2006,(11):28-28
此变红方抓住黑方左横车急于过宫,而在阵型上暴露出的空当,采取急送七兵炮打空头的方法猛攻黑阵。这则变例对攻性极强且变化繁多,类似围棋布局中的“大雪崩变例”的特点。如图形势,乍眼看上去红方有空心炮优势,绝大多数教科书在此也都评为炮方大优,实则未必!单提马布局如同散文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在许多局面中都具有似劣实佳的前兆,潜在的反弹力并不弱(男如炮方急进巡河炮、炮方盘头马等变例中,马方阵型也呈现出类似的特点)。此局面,黑方在对攻中的潜力并不比炮方差,有时红方的空心炮在一定程度上反成累赘!  相似文献   

8.
总有业余棋手问我:和高手下棋,总是在布局阶段就“糊里糊涂地走入对方的圈套之中,怎样才能识破高手所设的陷阱?”其实围棋是没有什么陷阱的,对局者比较的只是对各种棋形的熟悉程度。相对布局而言,由于双方对定式、局面的判断与理解不同,会出现一些一厢情愿的变化,而出现  相似文献   

9.
在第四届后肖杯象棋大师精英赛中,参赛的棋手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战中,创造出一些新的变化,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笔者对这些变例进行了研究,把心得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0.
新型篇     
基本图一:黑1-11的下法近来非常流行,其原因是这个布局的内涵较多,变化丰富,所以颇受职业棋手喜爱。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布局。图一:白1托角是这个局面下常用的一手,  相似文献   

11.
鞍山刘岩辉(先胜)盘锦孙艺少年棋手在比赛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对手,制定不同的战略准备,遇到棋力相当的对手,要保留复杂的变化。首先要求棋手走的每一着棋,都不要过早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保持复杂的变例,要使局势不简化,也不要把变化走净,使局势富有一定的弹性。这是今年八月在鞍山举行的辽宁省少年锦标赛上,十二岁组的一盘对局。因为是首轮比赛,而且对手的实力也比较强,赛前我给棋手制定了一套方案。由于离赛前时间相隔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期的布局题材是由河北省河间市东城镇刘会东棋友提供的。这是刘棋友在参加乡镇比赛中使用的一盘陷阱布局。说起布局陷阱,从最早的棋谱《桔中秘》、《梅花潜》中经典的弃子局,到近代各类布局专集中的各式陷阱变例,可谓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对于初级象棋爱好者来说,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先后手布局陷阱,对提高自身棋力水平,增强布局阶段争势能力大有裨益,但笔者要特别强调的是,初级水平的读者朋友若要在实战对局中使用布局陷阱,正确的方法是既要记熟对方"掉进陷阱"后的收网变化,又要做好对方识别"陷阱"后的准备。有鉴于此,建议采用即便对方应对正确,我方也有较大回旋余地的布局陷阱变例。  相似文献   

13.
马炮争雄数百年,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是其中最重要的布局,其经典对局数不胜数。中炮进七兵过河车对屏风马挺7卒炮2平1变例,是屏风马7卒应中炮过河车系列中一冷僻变例,大师对局中比较少见,但是黑方通过抢出右车,贯彻以我为主的战斗思想,开辟了屏风马应战中炮的另一领域,本文将对此布局变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七、八十年代,是中国象棋最兴旺发达的年月。大赛不断,杯赛成风,高手云集切磋,卧薪尝胆备战。无疑,对棋艺的进步与发展,是一种巨大的促进。 其中,在布局方面的发展,尤为迅速。对各种流行布局特别是一些复杂变例,都进行了深入精辟的分析。使许多布局耳目一新,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5.
现代棋艺的发展要求一个棋手不但要有扎实的中局功力和老练的残局技巧,而且还必须研究布局,掌握信息。下面我就谈谈对目前流行的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布局的一点体会,供广大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后手方对抗中炮的布局武器中,以屏风马、反宫马、顺炮、列炮等为正宗,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流行布局。然而,在象棋布局的广阔天地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冷僻的布局体系,它们以其别致的构思和冷僻的战法,在抗击中炮的长期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这一系列布局,我们统称为冷门布局。冷门布局在古谱中少有记载,前辈棋手也极少采用。在象棋布局发展史上,较早出现的是顺炮、列炮(见于明代《橘中秘》)及屏风马(见于清代《梅花谱》)。但建国之后,国运昌,棋运盛,短短几十年内,象棋布局得到了比过去几百年还要快速的发展。原先鲜有人问津的冷门布局,在以胡荣华为代表的众多优秀棋手的探索改良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逐渐发展自成体系,在象棋布局武器库中顽强地占有了一席之地。冷门布局的特点之一是"偏",不像中炮那样正面出击,两翼配合来发动攻击,而是采取防守反击的方针,往往调集子力偏居一隅,伺机从侧翼出击。《象棋指归》一书对此有如下精辟的评述:"以侧翼线为其主力线,深蓄炮力,密布火网,偏功之师,最称猛烈。"因此,这类布局在部署上既有集中优势兵力利于突破的优点,也有子力拥塞阵型失衡的弱点,如何扬长避短是弈者最需重视的问题。冷门布局的特点之二是"冷",即平时不多见,偶露峥嵘。对手如不察,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这同时也表现在战术手段上,往往布局阶段不与中炮方作正面冲突,而是佯顺敌意,以退为进,突施冷箭,打对手措手不及。因为冷门布局上述"偏"和"冷"的特点,使得许多人一来对其不了解,二来对其不重视。更有甚者,将之视为旁门左道而嗤之以鼻,但每每遇到对手施展冷着,先是轻视,后是败北的例子却屡见不鲜。在此笔者需要指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作为一类有着独特攻防规律的布局,它们的客观存在自然有其道理,同样值得以探微寻具之心认真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攻方在多年实战中摸索出一些攻击力较大的变例,很多冷门布局在实战中的失败使其使用率越来越低。为此,文中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每种冷门布局中先对各种主要变化的典型局面作一简单的介绍,再对冷门布局的死门及破解作重点分析。笔者希望通过这样专题性的讲述,能使更多的朋友对其有新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象艺的兴趣,与我们一起陶然于其博大精深之中。  相似文献   

17.
众所用知,在后手方对抗中炮的布局武器中,以屏风马、反宫马、顺炮、列炮等为正宗,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流行布局。然而,在象棋布局的广阔天地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冷僻的布局体系,它们以其别致的构思和冷僻的战法,在抗击中炮的长期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这一系列布局,我们统称为冷门布局。冷门布局在古谱中少有记载,前辈棋手也极少采用。在象棋布局发展史上,较早出现的是顺炮、列炮(见于明代《橘中秘》)及屏风马(见于清代《梅花谱》)。但建国之后,国运昌,棋运盛,短短几十年内,象棋布局得到了比过去几百年还要快速的发展。原先鲜有人问津的冷门布局,在以胡荣华为代表的众多优秀棋手的探索改良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逐渐发展自成体系,在象棋布局武器库中顽强地占有了一席之地。冷门布局的特点之一是"偏",不像中炮那样正面出击,两翼配合来发动攻击,而是采取防守反击的方针,往往调集子力偏居一隅,伺机从侧翼出击。《象棋指归》一书对此有如下精辟的评述:"以侧翼线为其主力线,深蓄炮力,密布火网,偏功之师,最称猛烈。"因此,这类布局在部署上既有集中优势兵力利于突破的优点,也有子力拥塞阵型失衡的弱点,如何扬长避短是弈者最需重视的问题。冷门布局的特点之二是"冷",即平时不多见,偶露峥嵘。对手如不察,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这同时也表现在战术手段上,往往布局阶段不与中炮方作正面冲突,而是佯顺敌意,以退为进,突施冷箭,打对手措手不及。因为冷门布局上述"偏"和"冷"的特点,使得许多人一来对其不了解,二来对其不重视。更有甚者,将之视为旁门左道而嗤之以鼻,但每每遇到对手施展冷着,先是轻视,后是败北的例子却屡见不鲜。在此笔者需要指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作为一类有着独特攻防规律的布局,它们的客观存在自然有其道理,同样值得以探微寻具之心认真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攻方在多年实战中摸索出一些攻击力较大的变例,很多冷门布局在实战中的失败使其使用率越来越低。为此,文中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每种冷门布局中先对各种主要变化的典型局面作一简单的介绍,再对冷门布局的死门及破解作重点分析。笔者希望通过这样专题性的讲述,能使更多的朋友对其有新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象艺的兴趣,与我们一起陶然于其博大精深之中。  相似文献   

18.
红两头蛇正马式以正马过河车攻后补列炮,是红方最早出现的一路下法,发展到今天,各路主要分支变化已经基本定型。近五年来,为了在实战对局中抢得主动权,棋手们对某些热门变例的研究,已经延伸到了中残局阶段,并且常常能  相似文献   

19.
由著名象棋大师刘殿中和象棋教练齐津安合著的象棋致胜法宝丛书是一套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理论高度的象棋谱。其中《象棋快杀速胜》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棋谱。作者从数以万计的名手实战对局中精心筛选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速胜局。所谓快杀速胜就是指一个棋手仅在25个回合内就迅速地战胜了对手,取得了对局的胜利。尤其可贵的是作者从理论的高度对于速胜局进行了分析,造成速胜局从负方来说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误中布局飞刀也就是临场不熟悉某种布局的变例而落入对方所设的陷阱,造成失势、失子而致负。(2)布局违背棋理,如子力…  相似文献   

20.
计算与感觉     
《围棋天地》2013,(2):82-83,111-112
进攻与防守似乎是永远谈不完的话题。同样的局面下,因为每个棋手对局面的理解不同,或者是棋手间的棋风迥异,给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因此,在布局阶段,可以说没有绝对的正解,只能说尽可能地接近正解。遇到这种局面,您会给出什么样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