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初德国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凯兴斯泰纳较早地意识到德国教育的顽疾和公民教育的薄弱,逐步形成了劳作教育思想体系。凯兴斯泰纳提倡重新发掘人的价值,通过劳作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即要培养与“个体人”相对应的“国家人”。他认为,劳作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以德为本、性格塑造,课程结构是在做中教、从做中学,教育模式是以生为本、以导为方。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理论为新兴的德国指明了一条人才培养之路——通过劳作教育塑造国家共同体意识,明确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可为我国完善劳动育人体系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蒋莉 《职教论坛》2004,(1):62-6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西欧新教育改革的浪潮,在德国出现了以劳作学校的办学精神改造公立学校,对学生实施"劳作教育"、"公民教育"的教育改革主张与实验.这种国家本位色彩浓厚的教育改革思想符合一战前德国的国家民族主义倾向,对于当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极为有利,从而在德国境内很快得以传播,并跨越国境、流行于欧亚部分国家,致使"劳作教育"成为当时最"醒目"的字眼,劳作教育思想成为20世纪初职业教育思想的主流.本文拟对以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Gerog Kerschensteiner,1854-1932)的劳作教育理论为核心的"劳作教育思潮"略做简述.  相似文献   

3.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新教育运动中,乔治·凯兴斯泰纳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是19世纪后期在欧美各国开始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凯兴斯泰纳的主要教育思想是公民教育思想,他注重强调国家利益至上,主张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在实践上,他倡导通过设立劳作学校来实现国家教育的目的,对劳作学校的创立和运作做了有益尝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作教育思想,适应了当时德国生产力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劳作学校”出现于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探索和改革中。它是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国民学校中,在不偏废普通文化知识传授和人文素养精神陶冶的基础上,渗透劳作教育的内容,把与生活有关的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的手工技巧纳入不同年级学生的课堂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学校培养目标,最终达到强化职业教育,以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宋戈 《中国德育》2010,(8):37-39
和谐社会是以法治为前提的社会。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及其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因素,实施公民法治理念教育刻不容缓。实施公民法治理念教育的现实途径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在公民法治理念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整体合力,营造良好的公民法治理念教育环境;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将公民意识和法治理念融入公民生活。  相似文献   

6.
扬州大学附属小学(暨扬州市汶河实验小学)通过对公民教育实践项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将公民教育活动从局部的探讨,上升到公民教育整体论视野的高度,使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下面笔者就谈谈扬大附小实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公民教育理论研究的策源地,也是公民教育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而美国大学生公民教育作为美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和时代性特征。通过对美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现路径的分析,可以从中吸收借鉴美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经验,对中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于玲玲 《成人教育》2014,34(10):18-24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袁公为,对公民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形成了自己对公民教育的独到思考与认知:世界近代的公民教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广义的公民教育概念;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为公民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从学校到社会,从小学到中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知识教学到行为训练的系统的公民教育实施方法。袁公为公民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将公民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学界共识。这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更具有科学性,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关于公民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公民教育的性质、内容和实施方式等,近期学界已有很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试从公民教育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地位和价值方面进行多角度的阐释,以其有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体而言,当代公民教育的政治价值主要体现为:公民教育对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形成的规范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凯兴斯泰纳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德国职业教育运动的主要倡导人和实践者。其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公民教育思想和劳作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范式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资格作为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以其特有的理论活力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丰富和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自由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错综复杂,理论内容相互交织.自由教育中的公民教育强调以“自由”的方式培养理性自由的公民;公民教育中的自由教育强调培育公民如何“自由”地选择和追求一种善好的生活.作为自由人的公民,是两种教育理念在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中再次融合的重要根基.  相似文献   

13.
王领琴 《中国德育》2010,(12):55-57
2006年,海门市启动区域推进公民教育的行动。区域公民教育行动试图把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行为习惯,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以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项目为突破口,分年段贯穿公民教育的主题,探索区域推进公民教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艳 《历史教学问题》2004,(4):99-99,92
培养健全公民是各国教育的核心问题,2 0 0 1年7月颁布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1 0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2 0 0 2年2月,“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启动,全国各地学校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我做合格小公民”的主题活动。学校作为制度化的公共教育机构是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作为内涵丰富的人文科学,对实施公民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西方国家向来都把历史作为实施公…  相似文献   

15.
2000年,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将公民教育作为国家法定科目正式引入中小学,其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教育政策忽视了广泛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二是公民教育在学校实施层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蒋建荣 《教育》2012,(12):42-43
在实施公民教育过程中,班级作为一所学校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最佳形式和最基本的单位。为此,在班级文化的创建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来进行规划和操作。  相似文献   

17.
正公民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海峡两岸都受到了很高程度的重视。如何进行公民教育、通过怎样的途径进行公民教育,以及如何创新公民教育的形式以确保其效果真正落到实处等,已成为海峡两岸共同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展和教育思想的不断进步,创新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形式在我国大陆地区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施公民教育的路径也在不断完善和充实当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台湾地区作为在中小学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公民教育作为国家法定学科正式在英国中学实施,同时,英国政府和社会组织不断跟进公民教育实施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2007年发布的《课程检视:身份与多样性》报告就是对公民教育课程的一次修正。作为对多元文化英国社会存在的问题的回应,此次课程改革是在英国国内政治力量的推动下而进行的。新的课程修正案不仅拓展了公民教育内容,增加了身份与多样性教育,同时提出了整合多元文化社会和传授统一价值观的有效策略。自此之后,学校公民教育承担了通过多样性和统一价值观教育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任务,以促进更为和谐的英国社会生成。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政治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教育途径和方法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融入其他课程的公民教育,将公民教育作为高校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媒体进行有关公民教育,开展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研讨会、讲座.需要从理论、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找出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和改进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20.
韩芳 《江西教育》2012,(36):14-15
社会科课程是世界许多国家实施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课程。澳大利亚社会科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作为公民教育课程的引进、公民教育目的的弱化、公民教育目的的重新确立和不断完善四个阶段;与之对应,澳大利亚公民教育也历经了发展、荒废、复兴和全面发展的路程。澳大利亚社会科课程与公民教育的嬗变例证了社会科课程与公民教育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