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理念】《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国标本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一详一略的两件具体事例,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向我们展现了林肯的伟大形象——永不忘本、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为了让林肯的伟大形象凸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走近林肯""感悟林肯""赞颂林肯"系列对话活动,旨在依托文本语言传承林肯的美德。  相似文献   

2.
文本解读 《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展现了林肯自信、潇洒、宽容、仁爱、正义的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林肯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鞋匠的儿子》,文章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曾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的故事。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人"的嘲讽时,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从而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相似文献   

4.
《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写入的文章,课文在事例中抓住了对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让人物的人格魅力充分展示在了我们的面前.文章写了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卑微,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以精彩的演讲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爱戴.接着写了林肯就任总统后不久南方发动分裂战争,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结束分裂,维护了国家统一.两个事例联系紧密,正是因为这位出身卑微的总统充满爱心、提倡平等,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才会领导人民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正>【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带有浓郁辩论色彩的文章,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持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课文语言平实真挚,多处采用对比,极富感染力。纵观全文,故事情节简单,内容通俗易懂,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情节内容,更应着眼于林肯朴实真诚、富有张力的语言表达特色,引导学生在品读中赏析语言、构建语言。  相似文献   

6.
《鞋匠的儿子》(苏教版国标本小语第十一册)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着自己的智慧,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课文展示了林肯宽容谦虚、自信智慧的人格魅力。针对一位议员贬低鞋匠的看法,林肯摆明自己的观点:鞋匠也是了不起的,鞋匠同样可以冠之于“伟大”一词;他不认为鞋匠卑微,反而因自己的父亲是鞋匠而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7.
(注:课文为苏教版第11册第21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林肯的三段演讲,明白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态度变化的原因。3.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8.
《(宽容)、序言》是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药》是第四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一篇是散文诗式的序言,一篇是揭示现实的小说,看起来是毫无关联的两篇文章,我却从中读出了许多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第十一册课文《鞋匠的儿子》赞颂了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林肯。文中林肯面对一个用他的出身羞辱他的参议员.沉着镇定地发表了自己对出身、对职业、对人的平等的看法.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林肯。然而细细地解读文本.笔者却看到了作者在自觉不自觉中为我们画下的一道东西文化的鸿沟。  相似文献   

10.
《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体部分是人物的对话。怎样设身处地地理解对话情境以及林肯演说内容背后彰显的人格魅力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本课时,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蛇与庄稼》是九义教材人教版五年制小语第八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事例充分,说服力强,结构严谨,文字精炼的说理性课文。  相似文献   

12.
语文第8册第1、2组共安排了8篇课文、两个《基础训练》和一篇读写例话。8篇课文中,有的侧重于描写景物,寄寓作者的情怀;有的侧重于表现人物,展示人物的优秀品质。《中国石》是一篇讲读课文,写了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和战士们精心保管“中国石”,作者以此来抒发边防战士热爱祖国的情怀。《旅行家树》是一篇阅读课文,是借物抒情的好文章。作者借“旅行家树”在不同环境中的具体事例来赞美其为人类造福的崇高品质。写人的文章,作者围绕一件件具体事例,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来赞扬热心助人、默  相似文献   

13.
课文分析 《说勤奋》是一篇苏教版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说理性课文之一。课文通过古今两位名人(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哪些事例,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一、小组合作,理清层次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回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三个方法,然后结合这一内容出示以下两道小组学习题: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并理解意思。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那些事例。让学生由四人小组齐读课文,合作解疑。当学生很快找出中心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及“我跟母…  相似文献   

15.
《詹天佑》是一篇通过具体事例写人的课文。课文中叙事写人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读来真切、生动、感人。学了这篇课文不难认识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这篇讲读课文,我打算用三课时教学。具体设想和安排是: 第一课时,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读  相似文献   

16.
《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收录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参议院演说之前遭受参议员们的挑衅和侮辱,对此,林肯真诚应对,不但不逃避父亲是鞋匠这一事实,而且以父亲的鞋匠身份为荣,更以父亲的辛勤劳动为荣。就这样,林肯凭借出色的演讲,让羞辱、刁难他的参议员们心服口服、甘拜下风,使“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 《说勤奋》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这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议论文。课文以“勤奋”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司马光、童第周勤奋成才,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篇课文观点鲜明,说理透辟,语言凝练,行文简洁,是篇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理念】《学会合作》是苏教版六下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文体是演讲稿,为说理性文章。课文以"合作"为话题,先讲了合作的重要性,接着列举"乐团演奏"和"逃生实验"两个事例来说明如何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最后指出学会合作的意义。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本文举的两个事例作用不同,缺一不可。第二个事例中巧借外国专家之口说实验在其他地方从未  相似文献   

19.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二年级着重培养说明能力。初中语文第四册为此安排了两个说明文单元,这两个单元都是重点单元。列入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并附有知识短文《说明的方法》。上述四篇课文在内容上可分两种类型。前两篇介绍地理知识,后两篇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前者着重用打比方、举事例和归类法,讲清科学道理,启发读者树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后者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整体,合理组建教学框架。为此,英语教师要注意研究和探讨课堂结构,教材内容要合理编排,灵活巧妙重组课文,并开展弹性教学。如简单的课文两课合并教学,某一单元中几课内容重组处理,某一课文中几部分内容打乱顺序、自由调整归纳等等。如高一第一册第42课、第50课均介绍了美国人民非常爱戴或喜爱的人物,一位是林肯总统,另一位是乡村歌手。我对这两篇课文的处理方法如下:一上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