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们对于传记文学的历史真实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理解上还存在着争议。传记文学横跨历史与文学,它的历史属性决定其不可虚构,但是它的文学属性则意味着它必须展示历史的细节,而历史的细节往往为时间所淹没,因而它可以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情况下展开想象,以弥补史料的不足。传记文学的真实性还包括叙述的全面性,突出传主性格的真实和精神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和走向不令人乐观,旧时的传记文学、外国的传记文学、当今的传记文学纷纷出版,共同构成了今天传记文学的虚假繁荣。追溯当今传记文学不能真正繁荣的根本原因有三:一、缺“小”选“大”,二、光环效应,三、独立意识缺失,这就需要我们克服缺失,而重建独立意识,重建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传记文学承担着比其他文学更沉重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传记的生命,但传记的最终目的并非对一切历史事实的还原,而是对人物历史命运和性格的真实把握,为了重现复杂的历史生活和人物背景,总体把握传主的精神面貌和性格,传记学创作允许虚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传记文学大国。几千年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但是,相对而言,传记文学的分析评论及理论研究,则显得极其薄弱。集传记文学作家与研究家于一身的四川外语学院郭久麟教授,决心凭自己的努力,填补传记文学研究方面的空白。他经过多年来的潜心研究,继1999年出版《传记文学写作论》之后,又于今年五月在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了40万字的理论专著《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这可以看作是郭久麟献给二十一世纪的珍贵礼物,也是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收获。郭久麟从中学时代就开始热爱传记文学,粉碎“四人帮”以后,…  相似文献   

5.
一种文学的艺术性表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试从传记文学的人物形象塑造、作品的个性、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语言四个方面作一论述,以完成对传记文学这个特殊的文学门类的初浅研究。  相似文献   

6.
《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忠实而又细致地记述了中国传记文学研究从"荒地一片"到新芽遍野,到枝繁叶茂的欣欣向荣的全过程,可说是目前中国年轻学人介入传记文学研究的入门指导书。  相似文献   

7.
白志坚 《集宁师专学报》2002,24(1):24-27,38
前文论述了传记文学的人物塑造和作品的个性,本文再从传记文学的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来论述其艺术性。  相似文献   

8.
马羊录 《甘肃教育》2009,(21):30-30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学习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个性化学习,笔者从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获得一些认识,现列举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人物传记,只用来描画伟大人物的杰出品性,所描绘的人物像博物馆里的蜡像,不能展现鲜活人物的真实个性。基于此,她应时提出了新传记的概念,并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种新传记。在新传记中,她巧妙的平衡事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出能够充分展现传主品性、个性的新传记,这种新的传记正预示着传记文学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0.
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已经揭晓。这次获奖的12部(篇)作品集中体现出近五年来传记文学创作的整体态势,代表了我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新境界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对张大千研究的深入,关于他的人物传记,多达二位数以上。张大千传记热的出现并非偶然。这些传记文学在满足公众对张大千艺术形象想象的热情的同时,能完整地向公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艺术和人生问题,还原出一个真实生动、全面立体的张大千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教育是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现试图从个性化教育的内涵、特征和个性化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要求着手,对实施个性化教育进行一些反思,提出了如下观点:①个性化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②不能简单地把个性教育同兴趣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教育等同;③坚持民主化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④正确处理被动适应与主动超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传记文学以其独特内质和鲜明倾向别树一帜 ,是正在努力倡导科技进步的当今社会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现象。该文对当代科学家传记文学创作进行了一番宏观扫描 ,并横向选取吴崇其的《林巧稚》和林洙的《困惑的大匠·梁思成》做了一番评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语文教育中个性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实施个性化教育应从教师教学个性化和学生学习个性化两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显现个性化,通过对教育教学中个性化存在的特点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个性发展与个性化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个性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这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个性的传统内涵必须突破,超越其“差异”的局限,实现“差异”与“趋同”并重。否则,既不能找到普遍提高教育总体水平的理论依据,也无法摆正因材施教的基本前提。为此,教育必须从人的丰富个性特点出发去进行全面的设计,实现个性化,既深入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又承担起学生社会化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作者结合自己负责的课题《女性名人传记与女中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进行教学实践:一、写传记,不神秘,破除学生对写传记文的畏难情绪,让每个学生树立信心,掌握写传记的基本方法;二、以典范的传记作品引路,领悟传记写人记事的初步技巧;三、从写自传开始,逐步写其他人物小传,在写作中掌握传记艺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较快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茨威格的传记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茨威格因所受的教育和接受的影响等原因,形成了他特有的传记文学主张,其观点主要散见在其作品的“序言”、“前言”和文本中。他认为历史应该是人类进步的历史、文明的历史,而不应该是民族史、战争史。瞬间决定历史、细节决定成败。往往选择失败者或充满悲剧色彩但却保持着崇高精神的人物作传主。主张传记作者要坚持对材料“存疑态度”,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力求精炼。他十分重视传记文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外华人传记文学创作是中华民族传记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世纪取得了很大成就。笔者在撰写《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时,对海外华人传记文学创作给予了专门评述。现选择其中顾维钧、唐德刚、关愚谦的传记文学作品予以评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现代性为主线,回顾了新中国建立六十年来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历程,追述了中国传记文学学会成立十八年来,在推动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繁荣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开展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