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由实词与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中,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结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同一种语法结构可以表达多种语义结构;多种语法结构可以表达一种语义结构;同一种语法成分,可以有不同的语义指向;同一个句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2.
逻辑语义关系是指由某种表层逻辑结构显现,并通过语言表达而附加出来的意义关系。原文表层逻辑结构和深层逻辑语义的不一致是造成翻译中逻辑转换失误的重要原因。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仔细分析原文内在的逻辑语义关系,再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逻辑形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3.
简论隐性语法关系和语义指向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词语线形组合的一维性和语义表达的多维性致使一个句法结构内部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语法关系: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这两种语法关系所反映出来的实质就是句法语义的双向选择性。因此,一个句法结构也同时并存着两种语义关系:句法意义和搭配意义。语义指向分析则是对以搭配意义为基础的潜在的语义结构的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格语法的结构框架,通过对现代汉语连式的界定,分析了连谓式中V与V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并以此归纳出连谓式的七种语义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5.
传统语法中的主语、宾语、状语等语法关系只是句子表层结构方面的概念,在句子深层结构的分析中要重视施事、受事、受益、时间和处所等概念所表示的句法语义关系。深层结构的句法语义关系经过一定的转换可表现为句子的主语、谓语或宾语等,但与表层结构的句法关系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格语法认为,句子的深层结构由情态和命题组成。以动词为中心来分析句子深层结构格关系的格语法克服了转换生成语法对语义重视不足的缺陷,表明表层结构的主语并不一定是深层结构的施事格,句子深层结构的成分排列不是以句序为顺序,而是以各成分的语义及其与动词的关系为顺序,排列成用业显示其深层结构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同动式论略     
考察N_2+V_1+N_2+V_2句法结构,对其句法格式进行描写,运用变换、语义分析等方法对这类句法结构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等进行分析,描述其语义结构。根据句法结构的语义结构对连动式和兼语式及同动式进行归并,统称为连谓结构。这三种句法结构是连谓结构的三个下位类型,分别称为同体连谓结构、异体连谓结构、同动连谓结构。并讨论了名词的句法接力性对连谓结构长度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7.
“V着V”结构的意义关系及结构中“V”的语义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讨论“V1着V2”构成的动词性短语,分析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同时从V1的语义特征及V1、V2的语义关系着手,分析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认为只有当V1为“留存、催促”等类动词充当时,“V1着V2”是连动式,当V1为“期盼、准备”等类动词充当时,“V1着V2”是动宾式,其他都是状中式。从句法关系来看,“V1着V2”结构中状中式应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8.
在语义平面上研究汉语短语的语义结构,构建语模系统,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不仅仅动核结构是有核心的,名词性短语也是有核心的。我们对具有领有关系的单名核语模进行了下位分类。根据名核与名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分为领属关系、处属关系、时属关系、从属关系、隶属关系、性属关系、分属关系七个小类,并给出了变换式。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好句子的显性关系与陷性关系是语法研究的重要任务这一,显性关系是借助于语法结构而体现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而隐性关系是潜藏在显性关系后的各种语义关系 它们是互为一体,密不可分的,研究中的任何偏颇,都是欠全面的,本文针对隐性义与句法结构关系问题,归纳出汉语中常见的几种句法结构,探讨隐性义(以下简称语义)在法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N的V”短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定心短语,其语义结构具有双重性,分显层和隐层两个层面。“N的V”短语的显层语义结构是名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的V”的定心句法结构形式对语义结构的制约作用和中心语V已经名物化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领属关系和限制关系两类。“N的V”短语的隐层语义结构是动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与V之间的确还保留有施事、受事与动核的语义联系以及“N的V”短语是由上文中的主谓句转化来的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施动关系、准施动关系、受动关系、成动关系、使动关系、系动关系、状动关系等7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