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一、前言纵观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主要存在着以下弊端:(一)从体育教学的目标来看,教师把要教的内容以及学生要学的内容固定死了,盲目地围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3.
定向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本文从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优势和实施方略等方面作了探讨,促进其在高校中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玉洪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3):102-10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了云南省普通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现状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虽然目前定向运动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但是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开设定向运动课程是可行的.它不仅能拓展高校体育课程的空间,优化教学资源,而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已经被绝大多数师生认可.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定向运动在我们的周围已逐渐发展起来,它独具一格的运动器具、多变的运动场地,营造出积极的运动氛围,充分展示了现代人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是一项独特的运动项目。将定向运动列入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育院校开设运动处方课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处方作为指导运动训练与体育锻练的科学依据。在现行的课程结构中,运动处方课程必须纳入其中,通过此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运动训练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水平,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与指导体育锻练,对开发其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定向运动课程集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和知识技能于一体,具有体能训练、智能开发和意志品质培养的多重功能,在海南推广实施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柯洪焱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7):132-133
本文通过文献法,调查问卷,数理统计分析广州地区高校定向课程开设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定向课程开设现状虽不尽如意人,但广州地区高校在该课程开设上具有很大潜力,资源和环境优势。该课程不仅拓宽高校体育项目,丰富教学资源,而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在广州地区定向运动发展的非常好,但在高校内开设定向课程的却很少。 相似文献
9.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旨在了解山东省高校定向运动教学的开展现状和影响定向运动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发现山东省高校的定向运动场地和器材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师资力量薄弱,制图难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许松青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5):94-96
在分析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结合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对我国目前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方式进行了思考,并从机构设置、人员组成、设施安排及经费来源等方面作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以莆田学院为例,分析新办地方性本科院校存在校园功能区划模糊、校舍功能配置不均衡、综合利用率低,以及受制于学校办学财力的瓶颈等问题。提出抓住发展良好契机,准确定位,科学规划,迎难而上,搞好校园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定向运动作为一项新型的运动项目,它以趣味性、挑战性和回归自然性等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参与这项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已得到普及。通过对我校定向运动体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及和其他体育基础课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定向运动课更具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而且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态机能、奔跑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学生的识图能力、独立思考、解决困难能力得到锻炼。开展定向运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莆田学院2002级海外班为例,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应着力探索和形成办学特色。介绍了莆田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创办的海外合作班的教学特色、办学成效、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认为应当进一步吸引侨资,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推动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第12届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上莆田学院公体男子篮球队与不同对手的6场比赛技术统计数据,分析莆田学院公体男篮在比赛中主要几项技战术运用情况与效果,找出与强队存在的差距,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刘健鹏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6):192-193
体育课学案是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由师生共同设计的适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案。采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学案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案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指出"中国梦"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好声音和最强音。从价值认知形成、价值情感培养、价值意志强化、价值行为实践等四维路径,阐述其有助于推进"中国梦"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结合莆田学院实践,进一步探讨四维路径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