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湘琼  邓罗平 《体育科技》2022,(3):108-110+113
文化自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主题,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积极构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治理的必要要求。文章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从课程论的角度分析当前传统体育文化引入体育课程的困境,认为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评价体系方面,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提高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目标地位,提高体育文化课程的比重、内容,构建针对体育文化的专门课型,提高体育文化的内在价值,丰富课程评价的方法,创新课程评价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面对全球化浪潮,面对21世纪,如何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并将其融入到世界体育文化之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是维持现代体育生态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键之点。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全球化与发展民族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全球化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立足之根本;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必须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予以很好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土壤,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思想,面对社会的发展、现代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才能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更好地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潘志国 《体育学刊》2012,(5):127-129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形式多样、独具魅力的传统体育项目,每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和样本,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了文化迷思和路径依赖,失去了自我价值的肯定。随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旨趣、内源性动力和文化自觉的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正在寻求文化突围,精英群体和国家力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寻根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具有传统性与民族性有机统一、注重伦理教化和内心嗲养、较强的大众性与民俗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等方面的特性。应当正确看待全球化给传统体育文化所带来的双重影响.强化民族特色.积极弘扬壮大,以在全球化浪潮中占据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丰富和充实的,因而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文化构建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的建构要以自己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同时,也不能自我封闭,拒绝外来文化.我们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就是根据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对传统体育文化和外来体育文化进行分析,对其中文化元素进行抉择,或采借、或抗拒、或保持、或抛弃,新文化就是对各种文化元素的抉择和重组的结果.对于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本文认为,在体育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征程上,我们在承认传统的同时,要力避守旧.应该承认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程中的革新和改良,认可它是建立在多样化基础上的发展.这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文化学视角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冲突的成因和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在人类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实质是体育价值体系的冲突;冲突的后果表现为对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对民族认同的冲击以及体育文化霸权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体育文化的全球化既是奥林匹克等西方强势文化的发展进程,也是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独立发展的过程;当代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是奥林匹克的全球化,多样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特征;21世纪的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应是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共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以文化全球化发展理论为依据,在分析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所面临的体育与文化发展的问题后,提出: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出发正确定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內涵;对民族传统体育两重性应建立正确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坚持变与不变统一原则;坚持民族传统体育发过程中的多元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明魁 《山东体育科技》2004,26(3):62-63,68
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显著特点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民族性的影响及发展状况。同时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只有立足自我,进一步整理和提取其精髓,才能应对全球化,为自身的发展找到一个有力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问题是当今社会瞩目的焦点,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该何去何从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文章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长远发展,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再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全球化影响下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1)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契机主要表现在:后工业社会即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社会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人文危机"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专家学者对人文奥运理论缺陷的清醒认识;全球化时代世界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呼唤.2)发展要与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遵循以人为本、大众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原则、加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的创新、加强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创自主的传统体育文化品牌、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力度、加强媒体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是全球化语境下走向一种中国本土化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时代主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价值,在国家层面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在民族层面利于培养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民族团结,并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包括群体传承和家庭传承,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通过与西方体育进行比较,寻找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着力点;通过体育全球化对武术文化的影响,探讨在文化大变革的今天,武术文化如何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积极地融入体育全球化进程,创造武术文化的新特色,从而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论述了体育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体育全球化对我国民族体育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提出了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体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悖论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其结果却并非唯一。在全球化的博弈中,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文化身份变得模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出现危机。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保持民族体育文化的品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传承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让更多学生了解和参与到这些传统体育中来。基于此,本文将从文化传承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入手,详细分析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网络的进步以及文化全球化的到来,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构想,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其特点向着竞技化、休闲化、现代化和多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并在未来的变革中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化视阈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从地域文化视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特征、地域分布、与区域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旨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