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从事教学工作的人 ,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模仿阶段→独立阶段→熟练阶段。第三阶段是个人事业发展的终极地 ,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境地。有些人是在熟练教学工作之后不断重复教学 ,他们是充满匠气的教书匠 ;还有一些人熟能生巧 ,追求创造 ,并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他们是充满匠心的艺术家。后者之所以是艺术家 ,必定是将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定位在艺术之列。何为“艺术” ?狭义的艺术指“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如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广义讲 ,艺术指富有…  相似文献   

2.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在卡通形象商业插画这种极具时尚意味的现代创作产物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寄托。对于这些情感的分析和把握有助于引导和提升大众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的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是指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他们的创造发明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后者主要是对个人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  相似文献   

4.
杨茜 《甘肃教育》2008,(9):62-62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经过艺术家们的创造,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艺术以声音、色彩、线条、动作、语言文字等各种不同的因素构成不同的形式,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5.
一对话教学的含义对话教学是哲学领域的对话潮流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其内涵包括六个方面,因此也只有从这六个方面分别进行描述,才能使我们对对话教学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存在论意义来看,对话教学的含义有两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对话是教学得以存在的条件,教学是一种对话性存  相似文献   

6.
在艺术创作中,所谓“模特儿”,实际上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形象时,作为艺术概括的对象,即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模特儿”与“原型”这两个概念,人们现在往往互用。一般地说,作家、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典型时,心目中都有“模特儿”,特别是成功的艺术典型的创造更是如此。在我们文艺创作界和理论界,对于作家、艺术家创造艺术典型时要不要以“模特  相似文献   

7.
李允同志撰著的《现代教学艺术创造学》一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着力探讨了现代教学艺术创造的原理及规律 ,构筑并分析了现代教学艺术创造者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并通过对教学艺术家们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创造经验的分析、总结、概括 ,进一步论证了教学艺术创造的规律性和教师本质力量的重要性 ,是一部系统研究现代教学艺术形成与发展的学术专著。通读此书 ,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两个方面。第一 ,这是一部开拓之作。“创造”是该书着力探讨的核心 ,而该书本身也是一项开拓、实用的现代教学艺术研究成果——评《现代教学艺术创造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艺术既是创造性的教学工作,又要求运用语言、文字、音像、造型等方式方法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因此,语文教学艺术也是一种“物态化的审美创造”的特殊形式。语文教学艺术氛围的创造是指笼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气氛和情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应”与“游心”是中国古代哲学两个很独特的认识世界的心理学观念,又被学艺术家赋予审美心理学的意义。它们区别于唯物的“反映”论,强调审美主体外感于物后产生能动的心理反应以至心物互动,或是心可以不受具物具象的制约而“游于”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为人的精神创造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这两个观念在中国乃至世界美学领域,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忠华 《学语文》2009,(4):40-41
审美,是一种发现,一种探索,在审美基础上的文学作品。是一种转化,一种再创造。也就是把生活原型转化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这种转化不是机械的加工,而是艺术家的能动创造。这就要求艺术家有一个艺术视点,即一个省视生活审美转化的立足点。一个作家不能说他只是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不去表现什么,抒发什么,寄托什么。  相似文献   

11.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广义的艺术,通常指造型艺术、语言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实用艺术,如绘画、雕塑、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设计艺术等等。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都须通过艺术家所塑造出的形象体现出来。人类通过自身的各种感觉器官接受这些形象所传达的信息,从而体现出艺术的效用。因此,形象的创造是艺术创造的关键,艺术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创造形象的能力。要解决艺术教学中形象的创造问题,首先是要让学生明白应该创造怎样的形象,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艺术创造出的形象总是随…  相似文献   

12.
审美意识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加强审美意识在油画艺术教育中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力、鉴赏力与接受力,超越现实认知局限,提升创造性想象力和审美情感,形成审美自由心态和观念的重要途径.文章以美术专业的油画教育为研究对象,从油画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油画艺术教育中加强审美意识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否定主义理论出发,分析论证了优秀的艺术作品“以情动人”不仅指情绪上的感染,更在于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这种启迪主要通过艺术家对艺术情感的个体化理解来体现、艺术情感不但来源于现实情感,而且是对现实情感的一种穿越,是艺术家经过本体性否定之后的一种创造。  相似文献   

14.
艺术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艺术传播与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经过作者精心构思、细致制作,最终形成作品必然给接受者艺术享受、艺术感受。实现从艺术家和接受者这两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就必须依靠传播和接受。这种所谓传播与接受,是中学美育的重要活动。传播可以由艺术家来做,也可以由其他人来做。而接受者可以亲自…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上层建筑领域中的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的具有审美属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具有深长的育化作用和审美价值。 从历史的角度看,艺术是作为审美活动的特殊种类出现的,也是历史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原始艺术的最初遗迹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至今,人们由艺术产生的审美需要,又引起一批批新的艺术作品不断出现,随着历史的发展,艺术创作逐渐进入了特殊种类的劳动,现已成为艺术家们的职业活动——即有意识地进行创造美的活动。艺术的这种既是社会生活反映的产物,而且具有审美属性的内涵,构成了马克思的著名论  相似文献   

16.
本体与艺术     
“本体”只是对于虚幻的影像之物的存在,任何一种特殊事物都不可能成为其它特殊事物的本体或影像。艺术在其同客观现实、艺术家、艺术欣赏者构成的“艺术宇宙”中,即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亦非艺术家的表现,同样不为艺术欣赏者的对象化。与其外三种事物一样,艺术是具有自身特殊实在性、独立性和能动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审美意识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形成、发展的并支配着人创造美、欣赏美的活动的思想、观念、意识。它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美的反射和能动反映,是人们所特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广义的审美意识指审美中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包括审美认知、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观点、审美判断、审美情趣、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等,狭义的审美意识即指美感。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典》中注释:艺术是指:①用形象来反映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教学之所以要讲求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可以像美术家、艺术家、文学家和诗人那样进行艺术创造。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缺乏创造性,必然显得单调与枯燥。它的创造不仅仅在于教师以独特的个性来发挥,还在于必须与学生配合才能完成。学生既是这一活动的主体,也是这一活动的受益者。这种艺术创作的成果,不是被人称颂的巨幅画卷,不是流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文艺观与美的本质观,从根本上体现了创造主义的观点。这种创造论,是指两种以上事物的有机结合而产生出另一种全新事物的过程。因为中国古代艺术家认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人的生命精神与一定对象的性质、特点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具体特殊的人的存在状态的表现。而审美作为对于物我分立、主客对峙状态的打破与物我浑融、主客消失、自由状态的建立,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这种物我交流和沟通、契合和共鸣的审美过程,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是把创造直接指向艺术的发生,即指向情与景的有机结合的状态。这正是科学的、彻底的创造主义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问题,现在我国比较有影响和流行的是“主导主体说”合题论。笔者以为目前流行的“主导主体说”有值得质疑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理论本身缺乏内在的(指对教师和学生之间)同一的衡量标准。造成其理论的缺陷。“主导主体说”的基本含义是: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发展的主要因素,学生是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其实,这里引用的“主导”、“主体”是两个不同哲学范畴的概念,它们不能构成同一标准来衡量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地位与作用。“主体”是相对于“客体”,并与之构成一对的哲学认识论范畴的术语。“主体”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一般指有认识、实践等能动行为的载体,具体为能动的认知者(或感觉者、思维者)。“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相对于“主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主体”的行为对象。“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是指认识能动者与被认识者之间的一种认识关系。然而,“主导”与“主体”是有区别的。“主导”是对立论范畴的哲学概念,指矛盾对立双方的主要方面。这里的“主导”即决定性作用的含义。另外,“主导”源于传统教学术语中的“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现代教学论术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