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鹤琴在创办和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研究儿童心理和师范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人们有过诸多研究和阐述。本文试图从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视角,来认识和把握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其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一、陈鹤琴教育思想溯源陈鹤琴教育思想孕育、产生的时期,国际新教育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产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这一欧美反传统教育思潮,在美国又称“进步教育”,时间跨度大约是1876年至1957年,其中1896年至1926年被认为是“进步主义时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解析入手,阐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联结。从课程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其中课程创新包括国学课的创新和思政课的创新,实践创新包括辅导员工作创新和学生活动创新,得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符合“文化自信”政策的举措、意义深远、势在必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陈鹤琴(1892—1982)是中国近现代名教育家,幼儿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活教育”理论的创立。建国以来,教育界对陈鹤琴教育思想展开了持久、深入的研究和争鸣,形成了学术探讨的一个热点,椎动了各阶段教育理论的建设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收到了“重新发现陈鹤琴”之功。陈鹤琴研究离不开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指导,关键是“从总体上探讨教育研究中对象与方法的关系及适宜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大伟 《江苏高教》2012,(2):133-134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不竭之源。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系,探讨当前结合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鹤琴教学法形成于20世纪20—40年代,是这一时期中国教学法理论的突出代表,对当时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世界上也有独到的地位。陈鹤琴教学法针砭传统旧教育,融入了同时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以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加以创新。其理论精神对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2008,(6):64-64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和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大型人物传记《陈鹤琴传》首发活动于4月24日上午在南通大学隆重举行。正在南通参加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的代表约120名代表参加首发活动。活动开始时,首先由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南通市教育局领导致辞。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长唐淑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陈鹤琴先生在创建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幼儿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7.
徐文 《现代教学》2010,(9):F0002-F0002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建于1928年,由中国当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80多年来,学校以兼容开放的教育精神、不畏创新的教育勇气以及优异卓越的教育成效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近年来,学校继续追寻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文化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语境审视下,重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者。本文从儿童观、教育观以及“活教育”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将陈鹤琴的思想与同时期的教育家做了比较。以窥陈鹤琴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家对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陈鹤琴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对幼儿园课程的思考和实践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说明其形成与发展是符合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反映了儿童的幸福要求、人文精神、儿童发展和教育创新的要求,也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息息相通。因此我们要继续学习,认真探索,结合实际,充分挖掘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一生致力教育事业,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五四"时期,陈独秀希望通过发展教育来追求国民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提倡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认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五四"之后,陈独秀发现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陈独秀已跳出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他的教育观不是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教育,而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升华。陈独秀的教育观可归结为彰显时代特征的教育观、继承与升华传统的教育观、革故鼎新的教育观三个方面。陈独秀对教育的探索,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他所提出的这些思想主张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史学界对早期维新思想家陈炽的研究侧重于其政治观、经济观及生平等方面,而对他的教育观则关注不多。教育是陈炽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主张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坚守中国文化传统。他在实业教育、慈善教育、女子教育、华侨教育等方面提出许多合乎时代的主张,为中国教育近代化作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陈望道是我国早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教育家,在长期的新闻教育实践中,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富有创见的新闻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是他留给我国新闻教育界的一笔宝贵财富,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思想对于进一步改进我国目前的新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宝泉及其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泉是清末民初的教育家 ,他把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 ,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在国民教育、师范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与李建勋、周学章曾被并称为河北省教育三杰。加强对这一类人物的思想的挖掘和研究 ,是教育史学界应该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精华与核心,也是他经过长期研究、实践的经验总结。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他富有创造性的儿童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陈垣以会通中西文化,造就众多英才而享誉海内外。他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模式。其高等教育思想以国学为根基,汲取西方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在办学宗旨上以育人为本,传承中华文化;认同却不圉于西方学科理念,重视国学教育与研究;主张博学与专门互补,寓教学于研究之中。其正直的教育品格、无私奉献的教育家精神,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大家风范,永远激励着学人。  相似文献   

17.
《中华教育界》作为近代中国教育期刊中刊行时间长、影响较大的刊物之一,它不论是在西方各种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引入,还是在教育实验、教育思潮的推进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过积极影响.1924年7月至1926年11月间,陈启天担任《中华教育界》主编,以“教育改造国家”为其办刊宗旨,借助师友的援引、同学的相互砥砺、同道的呼应、同乡与同事的鼎力支持,集结了一大批提倡教育救国的教育界人士.他们在陈启天的引领下,思想之间形成了相互交融之势,使得《中华教育界》成为宣传国家主义教育的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为幼儿园孩子们写了39篇童话,除一篇是自己创作之外,其他均为改写自中外著名寓言和故事。与原作相比,陈先生童话笔触更细腻,情节更丰富,更富有童真童趣,充分再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陈鹤琴童话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点:抑恶扬善,教育愉快化;增长知识,内容中国化;激发兴趣,语言儿童化;重编寓言,体裁变童话。  相似文献   

19.
陈宝泉是中国近代名的教育家,曾长期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陈宝泉其长期的师范教育实践中探索出的独特师范教育进行办法,其中不乏独特见解。其富有个性的师范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在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占主流的背景下,他在教育实践中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粹,即“为学与做人同属一事”,这是对知识(专业或学问)至上论的反动。在他看来,教育实际上是德育,更为确切地说应是“中国人”的教育,而新亚书院时期,是他实施这种教育的最重要时期。他认为培养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要进行使命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挫折教育、事业教育、师道教育。他的大学德育思想对克服当前大学德育中的弊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