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伤逝》是鲁迅作品中一篇比较特别的小说,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并且依托丰富、多样的艺术性使二者达到一种近乎完美的结合。从小说叙事话语的多义性、叙事情感的丰富性和叙事视角的独特性诸角度对这篇小说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2.
生活、人物、情感的“还原”──刘震云小说简论曹书文读刘震云的小说,时常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体验到一种生活的质感和韵味。虽然我们接触别的新写实小说也多有这种印象式的感悟,但都没有在刘震云的作品中感受的其切、传神。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他写出了生活...  相似文献   

3.
格非是先锋小说作家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作品在突破小说传统叙事模式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在短篇小说《青黄》中,格非娴熟驾驭内聚焦叙事方式,为小说设置了一连串的悬念,并利用读对聚焦人物眼光的高度认同,形成全跌宕起伏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他还运用对情节的“解构”、“错时”、“阐释空缺”等叙事技巧开掘作品深层的主题意义,体现了对传统的突破,也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4.
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自维多利亚时代问世至今一直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两处:王尔德在小说中的自我角色定位和自我道德剖析。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并结合王尔德的相关史料,指出作家虽然在公众面前故意模糊他投射到作品中的自我角色、刻意显露他蕴涵在作品中的道德批判,实则于无意识中隐匿了两个白日梦。借助这一维度,文本的深层寓意即是,迫于时代的伦理禁锢,王尔德只能把其同性恋者的身份寄于道林并对他的生活方式予以暗中认同,因此,该小说在表面上对读者做出的妥协实际掩藏了王尔德对于维多利亚道德观的彻底颠覆。尽管王尔德在作品中成功地隐匿了自己的白日梦,实现了"艺术对生活的模仿",但当他试图实践"生活对艺术的模仿"时,却使其白日梦昭然若揭,从而导致了与道林相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5.
爱伦·坡的哥特小说《黑猫》和《泄密的心》在继承了英国哥特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哥特式小说的美学内涵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坡的小说中,由于叙事视角的变化,使作品在更多的层面上呈现出情节的丰富和人物的多变;对纠缠于极端矛盾中的人物内心的深层挖掘,又使作品专注于对心理状态和心智之间的相互转变的探索;在达到一种"效果或印象的统一"的同时,更使作品隐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  相似文献   

6.
菲华作家柯清淡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层的化底蕴,生动表现了海外游子从漂泊、彷徨到怀乡、寻根的情感历程。在艺术上也有着娴熟的技巧,且思想性和艺术性水乳交融,我们读他的作品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7.
作品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印证了文学即"人学"的道理。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是弗拉基莫夫生活在西德期间创作完成的,小说的创作与作家的自由思想和个人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在这部作品中,弗拉基莫夫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尤其体现在他对战争的反思、对个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良心的拷问。弗拉基莫笔下的人道主义是对以往战争文学中人道主义的一次新发展。小说中所触及到人的尊严、个体的生命价值、是否可以用"俄罗斯价值来拯救俄罗斯"尖锐而又敏感的问题被弗拉基莫夫提升到了人道主义层面,作家反思战争的悲剧,关注战争下的人物命运和心理状态,深层思考个体生命价值是作家对战争深刻而有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沙汀在30年代是左翼坛一位杰出的青年作家。他的小说所具有的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风格,首先得益于他早年丰富而独特的生活经历;中外现实主义讽刺学传统的熏陶;及其对生活敏锐而理智的洞察。其次,他善于从人们习焉不察的生活中看出常中之异,因而在其小说中讽刺的鞭子虽然抽打在各色各类社会渣滓身上,但批判的锋芒却是直接或间接指向当时的社会——那些鬼魅们赖以横行的旧世界,由此提醒人们要更多地对造成畸形人性的整个社会、历史进行长久的思考。另外,出现在他小说中那些可憎可恶,却又仍不失可笑可鄙的形象系列;富有心理内涵、既独特典型又保持着生活本来面目的艺术细节;风趣幽默、富有乡土气息的艺术语言等;都使他小说的讽刺艺术具有一种质地沉实,醇厚老辣的凝拙之美、一种充满诗意和喜剧色彩的简朴之美,从而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鲁迅所开创的中国现代讽刺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9.
胡宏宏  潘明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5):61-62,180
英国作家王尔德是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出艺术优于生活,要用艺术改造生活,用唯美的艺术来创造唯美的生活,但是在他作品的结尾总是有一种强烈的悲观绝望的心理表现出来。从分析一些王尔德著名的小说、戏剧和童话入手,探讨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绝望心理以及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孙犁在小说创作中习惯于回避现实矛盾和美化现实生活,而童年生活是其回避现实的潜在心理归宿。从孙犁小说的男女人物关系模式中可以发现,孙犁对童年的迷恋其实源于他潜意识中匿藏的一种母性崇拜心理,这种母性崇拜心理在作品中还被延伸与泛化成了一种大地崇拜心理。  相似文献   

11.
史蒂芬金在其系列小说黑暗塔中建造起一个神秘怪诞的世界之余,也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永不言败,积极抗争的人生态度。他在作品中对人的存在与命运的密切关注正契合了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中关于选择、行动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本文着力对小说第二部《三张牌》中的两个人物进行分析,透过行动表象探讨内在动机,揭示出人的自我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明嘉靖年间松江著名学者、诗人徐献忠生平有二事素来为人误解与忽视:其一,被罢奉化令,并非因沈恺之挤兑,乃替彭城某官私谒长吏触禁被劾所致;其二,他与岘山逸老社有密切关系。献忠的诗学著作《唐诗品》、《唐诗玉水集》、《乐府原》及《六朝声偶集》等或未梓、或流布不广,本文对诸书特点及编刻情况一并予以考订。  相似文献   

13.
激发和唤醒沉睡的意识——再读海明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评论家倾向于将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认为"迷惘"就是其小说的核心思想,并伴随其人生历程.这里试图从柯林·威尔森的人本主义的视角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通过对海明威笔下的具有代表性的主人公形象的细致分析,结合其本人的经历,就会发现海明威作品的核心并非"迷惘",他运用战争、斗牛和爱情的基本主题去呼唤抗争意识,唤醒人们沉睡的精神和意志,证实自己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因为文化环境的影响,海明威与基督宗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出于时代和个人经历等原因,海明威对基督宗教表现出矛盾复杂的情感取向,既在理性上怀疑反叛基督宗教又在情感上企图从中获得安慰和救助。另一方面基督宗教对海明威的生活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命名、宗教话语及宗教意象的引用等表面层次,而且更深层地表现在人生观和作品主题的形成、对友善仁爱和平的赞美和渴望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精神探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老舍和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贫民的出身对老舍日后的生活、文学创作的倾向和整个人生观都有决定的作用。他早、中期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是“隐蔽的”旗人,被文学史研究者称之为“隐式满族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是他首次全面反映满族人在清末时的全景式生活的作品,堪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硕果。他在作协分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期间所做的两次重要报告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其基本精神和组织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6.
著名国际报告文学作家、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中国人民的真挚朋友埃德加.斯诺在其诸多报告文学作品中,将强烈的生命意念和崇高的人类关怀作为深入社会、观察人生、思考未来以及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由此折射出他敢于追求真理、献身正义事业、追求民主平等、诚实、正直、客观的伟大品格。尤其是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中国最广大的底层民众生存的热切关注显示出较多的人民信念。循此思路,可以更好地把握斯诺精神的内在生命质态,并预求能为转型期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学角度,对创作主体司马迁一生四个重要发展阶段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系统分析,展示出他从一个率真少年到忧愤老人的心路历程。这将为深入系统研究司马迁的创作提供重要的心理依据,从而也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从发生学角度考察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秉承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赵翼创作了大量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的诗篇.在为民生而歌哭的同时,表现出浓厚的理性色彩和用世苦心.这些诗歌一方面对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进行了揭露,一方面对人民的苦难生活深予同情,并试图找出矛盾的根源.从中也可以窥探乾嘉文人的感伤心态。  相似文献   

19.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冯梦龙“三言”中具有独特美学风貌的名篇。从生命美学阅读策略的维度来审视,道德纲常并不能去除人的原欲,人性人情的宽容还原感性生命的本真。而冯梦龙之所以能突破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尊重生命,抒发性情,在文本中折射出生命美学之光,在于其情本论的可贵美学建树。  相似文献   

20.
胡学文的小说表面上讲述的只是农村或小城市中小人物的故事.但透过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人生世相,展示出一个个令人震惊的人类灵魂世界与独具的生命价值:农村妇女的忍让、艰辛、善良与高贵;底层人物对命运的抗争与人情的失落;尴尬生活中世俗人物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